固若金汤——明清城墙

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是由墙体和其他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明城墙是明代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思想指导下建成的。

城墙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建造,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墙顶可以跑车、操练,非常坚固。

明清城墙比较著名且保存完整的有江苏南京古城墙、陕西西安古城墙、湖北荆州古城墙和辽宁兴城古城墙等处。

集城池建造大全的南京城墙

在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属吴国,相传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在此建立冶铁作坊,铸造兵器,取名冶城。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遂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

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长只有1000米多,占地面积也只有60000多平方米,称作“越台”,这是南京有军事城堡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时的南京也被人称为“金陵”或者“石头城”。

211年,孙权将其统治中心从镇江迁至秣陵,并改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在清凉山麓金陵邑的旧址上兴建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从这时开始,石头城—直是南京的代称之一。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迁都建业,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封建王朝的都城。其后,继东吴在南京建都的有东晋、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达300多年。

六朝的建康都城大体依东吴旧制。南京以前唯有土墙篱门,480年改立砖墙。全城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置宫城,南部置中央和地方各级衙署。宫城以北为皇家苑囿,居民则大多住在南城以外,以秦淮河和青溪两岸最为稠密。

元代末年,朱元璋要大展宏图,就必须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当时叫做“集庆”的南京城就进入了他的视线。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用“高筑墙”的政策建造坚固的城池,稳固应天府的根据地。

自1360年至元灭亡期间,朱元璋在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开始占绝对优势。在此背景下,为建立新王朝、登基皇位,朱元璋在应天府城池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规划,并于1366年开始大规模建造城池。南京明城墙600多年的风雨历史由此开始。

明代对南京城墙的修建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几大板块。宫城,俗称紫禁城,为都城核心,偏于南京京城的东隅,有御河环绕。

1366年,朱元璋下令兴建应天府宫城,经宰相刘伯温勘测,宫城位置适合建在钟山“龙头”之前,因为此处有“帝王之气”,这一带正是南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去世所埋的燕雀湖所在地,于是,朱元璋便下令填湖来做宫城的基地。

朱元璋调集几十万民工填湖,由于湖广势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所以在南京的民间有“迁三山填燕雀”的传说。

据传,当年由于湖水盈满,填湖工程进展缓慢,朱元璋很焦急,多次来湖边微服访察,后采用了一个名为“田得满”的老农“移三山,填燕雀”的计策,才填平了燕雀湖。

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后,为了避免地基下沉,朱元璋又命人在城墙下部铺垫巨石,在宫殿下面打木桩,并铺砌砖石结构的大型下水道以稳固地基。尽管如此,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宫城还是出现了地基下沉的现象。

在当时,帝王宫城建设,一般是就南低北高的地势而建,取意为步步升高,一代更比一代强,江山可以万代相传。

明宫城下沉后,呈南高北低态势,依阴阳家之言,这是绝后和丧败亡国的征兆。这令朱元璋追悔莫及,但此时他已经年老力衰,虽有迁都的愿望,却已力不从心了,只好在一篇《祀灶文》中哀叹说:

兴废有命,唯有听天。

南京宫城建成后,南北长达2500米,东西宽达2000米,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前朝三大殿和后庭六宫两部分。在宫城城墙上开筑城门有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

皇城是护卫宫城的最近的一道城墙。城墙上开筑城门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和北安门。

皇城的外围,还筑有一道都城的城墙以加强防卫。这部分都城的东南角,在通济门附近与宋元时期的旧金陵城相接。

皇城兴修完毕后,朱元璋就着手向北拓宽都城。但是,在开始时他还拿不定主意,究竟是沿着玄武湖南岸的覆舟山和鸡笼山麓的六朝建康城北墙向西筑,还是沿着玄武湖的西岸向北筑。

起先,他是倾向于利用建康城北墙向西延伸到鼓楼和清凉山一带的。鸡鸣寺后俗称为六朝“台城”的一段城墙,已在明代进行过加固和改筑,并在鸡笼山的北麓中断。如果按照这一方案,明初的都城就只有留下来的2/3大小。

事实证明,朱元璋后来废弃了这一方案,而沿湖向北筑城,这可能是更多地考虑了巩固江防的需要。

但是,这个方案的工程量很大,沿线都是山冈丘陵地带和人烟稀少的地方。于是,建造者先通过秦淮河的入江孔道,将建筑材料从水路运到汉西门和龙江关一带,再分段建筑,并且充分利用了沿线的黄土丘陵,以增加城墙的高度。

最后分别自神策门向南,自鸡鸣寺后向北筑“后湖城”,充分利用了六朝时的“十里长堤”,从而完成了应天府城的全部工程。

这座作为明代初年都城之用的应天府城,是明代我国最大的一座城池。即使与同一时期普天下范围内的大城相比,也是首屈一指的。

传说,朱元璋建筑好应天府城以后,就带着他的儿子们登上钟山观察都城的形势。他们发现宫城离钟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宫很容易被击中,而且还有一些其他重要制高点,也对城防非常不利。于是,朱元璋又于1390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应天府城外围的黄土丘陵筑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并开设城门16座,所以俗称“土城头”。它的周长号称90千米,实际上只有60千米左右,各段砖筑的部分加起来计20千米。

外郭呈菱形,最北城门为观音门,最东为麒麟门,最南为夹岗门,西边的外郭城墙未合围,留下南北两豁口分别延伸至长江边。

从东郊的麒麟门起,向北经过仙鹤门、姚坊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直到江边的外金川门。从麒麟门往南,经过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凤台门、大小安德门、大小驯象门、江东门和栅栏门,也止于江边,其中外金川门和栅栏门是明代晚期所开的。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南京有“外城门十八”。

明代南京城墙经历6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仍旧昂然屹立,忠诚的守护着这座城市。它不仅是我国古都中保护最为完好的古代城墙,也是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墙。

有人形容南京明城墙是“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南京明城墙的四重城墙结构在世上独一无二,不仅如此,其城门和墙体的建造、防排水与护城河的设计也显示了非同一般的智慧。

城门是衔接城市内外的交通要道和观瞻之所在,也是古代城墙攻防战中的焦点。为此,朱元璋等人在南京京城城门营建中,煞费苦心地数次对城门进行修葺、增筑改制,以壮其势、瞻其观。

明初建城时,南京城共开城门13座,包括正阳门、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江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盆川门、神策门、太平门和朝阳门。每座城门均有相当规模的城楼,并有数道木城门和千斤闸。

门址位置依据城墙形制不求对称,依门而设的瓮城有内、外之分,瓮城的大小、形状也不一样。

瓮城,古称闉,又称月城、曲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外的附属建筑。多数为半圆形,少数呈矩形、方形等。外瓮城城门取向不一,形成相对独立的护卫城门的设施。

瓮城是我国古代冷兵器时代长期战争实践的产物,是我国古代城墙建造工程的一大发展,也是护卫城门建筑形式中一种成熟的建筑设施。

南京城墙的内瓮城,一反我国传统瓮城建造的旧制,将前人把瓮城设置在城门内的设想,大胆用于实践,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内瓮城的形制,为明初南京城墙首创。

由于内瓮城设置在城门的里边,就有条件设置瓮洞,即藏兵洞,将城门守御这一明显的薄弱部位,变成防御作战中的强点,这是外瓮城所无法做到的。

南京城墙城门的顺序是:

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

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三山门、聚宝门和通济门,均为内瓮城,规模与气势均超过其他诸门,尤以聚宝门内瓮城为最。仅藏兵洞就达27个,第一道城门左、右各3个,城门上的楼基中设7个,均坐南朝北,以城基中洞为最大,面积达310平方米。

东西礓下面各设坐西向东和坐东向西的藏兵洞7个。这些藏兵洞平时用作储藏守城器械和军用物资,战时藏兵,可藏兵3000余人。

通济门的内瓮城,也是非常壮观的,特别是呈船形的通济门内瓮城,在增强城门防御能力的同时,又融入了强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某种愿望。

正阳门、朝阳门和太平门,分别位于环绕皇宫的南、东、北三面京城城墙上。其中,正阳门为皇宫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是外国使臣赴京朝觐入城必经之正门,而太平门外玄武湖之滨,则为1384年朱元璋设置的主宰刑杀大权“三法司”之所在。

神策门,是当前所知的南京城墙唯一的传统形制的外瓮城。有趣的是神策门外瓮城与聚宝门内瓮城几乎在城市同一条南北中轴线上,这一南一北,一大一小,一内一外的不同形制的瓮城。这也是明南京城墙建造中继承与创新的例证之一。

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和定淮门四门,位于南京城墙的西北角,濒临长江,是抵御江北进犯南京城的重要门户。

1402年,燕王朱棣率“靖难之师”渡江南下,如果不是李景隆、谷王在城内策应,打开金川门迎燕师入京,恐怕朱棣当时也难以顺利进城、很快就能登基称帝。

清凉门、石城门均置内瓮城单座。

坚固而形制各异的城门,是南京城墙绚丽多彩的一章,也是当年建造者设计思想的生动体现。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在充分满足城门防御能力的前提下,极力追求城门建造艺术上与恢弘雄伟、形制独特的南京城墙主体协调,达到浑然一体、相映成趣的效果。

城墙最本质的原生价值之一,在于具备冷兵器时代的军事防御功能。城墙最初由土垒、土石混筑、砖石砌筑其表皮,发展到南京明城墙大规模采用砖石构造,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与兵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者们在无数次实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南京明城墙在军事防御功能上,针对当时的攻城器械和火兵器,结合南京地区地形、地貌,无论在城墙的高度、厚度、基础、建材、城墙关键部位的设防,其城防建筑体系,都达到了我国城墙建筑较完美的程度。

南京地处雨水丰沛的江南,丘岗连绵,河湾如织,湖泊池塘星罗棋布。城墙择址的地段或山石嶙峋,或低洼松软,或平坦如砥。为防止高大的城墙下陷、开裂、倾倒,建造者根据工程的要求,采取了不同的科学处理方式。

有的顺山势而建,城墙与山体岩石连接成整体。有的深挖基础至原生土,上铺巨石为基,挖不到原生土的低洼地段,还打下10余米长的木桩,上面铺设圆木井字形木排,借以达到转嫁城墙压力的作用。

用于南京城墙最大的条石,每块重达500余千克,城砖每块一般重10余千克,层层叠叠垒砌成高达12米至24米、底宽8米至27米、顶宽3米至18米的墙体,其重量可想而知。如此沉重的负荷,城墙能够依然屹立,与牢固的基础密不可分。

南京明城墙在砌筑中,对不同地段采取了不同质地墙体的处理方法和特殊的黏合材料。有的地段用石灰岩和花岗岩的条石作为城基、勒脚和部分城墙内外壁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段全部用城砖垒砌。

还有的地段以条石、城砖砌筑墙面,中间填以片石、城砖、黄土混合夯筑等。黏合墙体的材料十分坚固,以至留下了用糯米汁加石灰等灰浆建造的说法。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墙自身防水、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水和排水两部分。

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土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多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

城区的防水和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和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三道,前后两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

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三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中洞可通船,下层通水。

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环绕南京明城墙的护城河,是南京明城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城河的水源,来自秦淮河、清溪、金川河以及玄武湖、前湖和琵琶湖等,经对城墙外侧河道疏浚、开挖,引导河水入濠而成。宽阔的护城河水面,衬映高大坚固的南京城墙,使进犯之敌望而生畏。

明南京城门外护城河的桥梁,是人流车马往来的要道口,故大多以坚硬的石质材料为主要构件。例如石城门外的石城桥、三山门外的三山桥、聚宝门外的聚宝桥、通济门外的九龙桥、正阳门外的夔角桥、朝阳门外的平桥等。

明初建造在相关河道上的著名桥梁中,最大的石拱桥是上方桥,即七桥瓮,由于这座桥是拱卫京城的门户,以至成为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

在明初建造的桥梁中,明初称为“大通桥”,民间又俗称“赛工桥”或“赛公桥”,后来又称为赛虹桥。桥梁与南京明城墙的建造,传说故事最多。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历经洪武一朝。在城墙的结构、瓮城的创新、护城河水源的利用、水关涵闸及桥梁的设计建造等诸多方面,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是元末明初劳动人民用心血筑成的一座丰碑。

南京城墙在建筑上颇有特色,它不仅以格局奇特引人注目,而且其坚固的墙身,不规则的形状,以及高质量的城砖和城砖铭文的文化等都显示了明代建设者的非凡智慧。

一是格局罕见的城都。我国历代君王建都,都习惯取用方形,明城却违背古制,呈不规则形,依山形地势而成。它利用南唐都城南面和西面的城墙拓宽加高,并向东、西延伸,依山据水,转而合拢。

关于南京城墙的形状,有宝葫芦形、宫扇形、粽子形等说法,甚至还有人说像朱元璋的脸。实际上,我国古代都城的营造都讲究风水,他们是通过法象天地和宇宙中心论来突出皇权的神圣、正统和神秘。

南京明城墙的整体布局为天象的“南斗星”与“北斗星”聚合形。因为北斗为七星,南斗为六星,所以南京有13个城门。

如宫城依紫微垣布局,紫微星是天帝所在,其后有华盖星,宫城最重要的上朝的奉天殿后也有华盖殿,宫城的金水走向和银河完全一致。

皇城依太微垣布局,太微垣主要由十星构成,皇城亦在御道两侧设吏、户、礼、兵、工五部和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端门星是太微垣南门,皇城亦同样设端门。

都城按天市垣布局,最典型的例子是刑部不和其他五部同在皇城内,而是和大理寺、都察院一起放在皇城以北的太平门外,对应天市垣的贯索星,即天牢。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说:“我要夜观天象,如果有流星经过贯索星,就表明有冤案,我就要处罚你们。”

南京明城墙在南斗位置的建筑材料是青条石,而北斗位置却是城砖,城砖又被称为官砖,老百姓是不能随意买卖和使用的。

就连当时富甲一方的沈万三捐修的城墙也只是在南斗方位,也不能使用官砖。青条石和官砖的使用把北斗和南斗清楚地区分了出来,也把南京明城墙的格局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二是坚固雄伟的墙身。南京城墙的墙身结构分为墙基、墙身、雉堞三个层次。大部分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作基础,上面再用规整统一的巨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内外壁之间常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许多重要地段则内外两壁从顶到底全部用大块条石砌筑,或两壁用条石砌筑,中间全用砖砌。

整个墙体取梯形堆砌,下宽上窄,以保持平衡稳定;城砖砌筑每层犬牙状接榫相咬,增加内部拉力;城墙基础底部,一般深入地面以下两米至五米,底脚宽于城墙两米,以保证城墙基牢固。

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夹浆”,即用石灰、糯米汁、高果汁或加桐油掺和而成的黏状体,这种“夹浆”凝固后黏着力很强,能保持墙身经久不坏。

城墙的墙顶用砖铺成地面并砌成雉堞,并安置石刻的泄水槽以排出雨水。墙基部分间隔设置排水洞,以排除城墙内侧的积水。

在城墙砌筑水平上,南京明城墙达到了我国古代筑城史的最高水平,墙体厚高且坚固,巍然屹立的明城墙一直守护着南京的主城区。

三是最高质量的城砖。南京城墙所用巨砖,一般长0.4米,宽0.2米,厚0.1米,实物标本则有略大或略小于该尺寸的,这是制作中的误差。每块砖重为10千克至20千克。砖分瓷土砖和黄土砖两种,后者占绝大部分。

南京明城墙所用如此巨量的城砖,究竟依靠哪些区域烧制并提供?据考证,南京明城墙所用城砖,分别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广袤地区,其中包括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近两千个单位承担组织人力制坯和烧造。

为了确保建造南京京师城墙的城砖烧造质量,朝廷要求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军队卫、所的士卒,以及县以下里、甲的基层组织负责人,直至造砖人夫、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姓名,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

这种严酷的“责任制”,保证了南京明城墙建造过程中的高质量,城墙上的墙砖依然扣之清脆有声。

四是城砖铭文的文化。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由于城砖来自各地,故其城砖材质的土性也呈多样性,如有黏土、沙土、高岭土等。

这些城砖大多数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城砖铭文的书写者,大体可分“书斋式”与“民间式”两类。前者属官府内的官吏文人、乡间的秀才,也许只要没有写错,就不会有杀头之虑的缘故,其字体流畅工整,点、撇、勾、捺极具文人气息。

后者属于粗通文墨、甚至没用笔写过字的工匠,当砖坯出模后,只是拣了身边的一根小树枝,在砖的一侧小心翼翼留下所在县、甲以及自己的名字,稚拙的字体上透出几许村野之气。

城砖铭文的字体,篆体、隶体、魏体、楷体、行体各体皆备,蕴含着淡淡的金石味。其中有一种书体最具神韵,在我国书法字典上,也难找到它的归属,却一笔一画不扭不颤,那是来自民间的书法艺术。

从铭文技法上,又可分为模印、章印和刻画三种形式。其中,铭文的双线模印由于字体的笔画较细,故对制砖泥土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南京明城墙的城砖铭文,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有些填补了史料的不足。为我国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南京城砖产地的分布,我国汉字在明初的简化字与异体字,我国民间的书法、篆刻艺术,我国姓氏文化在明初的演变以及明初实行的责任制等,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城砖铭文的研究,还能发现不少明以前烧制的城砖和一定数量明以后的为修葺城墙而烧制的清代城砖,为我们认识南京城墙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实物佐证。

明代南京城集我国古代城池建设之大成,其平面布局突破我国都城方正的传统,从军事防御出发,因地制宜,使城墙穿插在自然山水之间,雄伟、古朴,迤逦曲折,蜿蜒起伏,形似蛟龙,山水城林,相得益彰。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骄傲,也是普天之下城池建筑史上的雄伟奇观。

[旁注]

谋士 指设谋献计的人。古时的谋士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常以“门客”、“军师”、“幕僚”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庙号太祖,谥号大皇帝。

苑囿 划定一定范围的,具有生产、游赏等功能的皇家专属领地。先秦时多称“囿”,汉多称为“苑”。“苑囿”合称也较为常见。先秦及汉代苑囿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主,兼有游赏功能,多依托湿地等生产力较高的自然环境,其物产主要供给祭祀活动及宾客宴请,是我国园林的初始形态。

宰相 我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阴阳家 流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学派,齐人邹衍是其代表人物。大体而言,邹衍的阴阳家思想表现在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试图进一步的发展,用来建构宇宙图式,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明朝的开国皇帝。1368年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我国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冷兵器 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冷兵器按材质分为石、骨、青铜等兵器,按用途分为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进攻性兵器又可分为格斗、远射和卫体3类,按作战方式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结构形制分为短兵器和长兵器等。

中轴线 我国古代大型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我国是唯一一个在建造建筑物的时候讲求中轴线的国家,而且成就最为突出。

三法司 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明代刑部替代大理寺掌管主要的审判业务。大理寺成为慎刑机关,主要管理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平反。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

攻城器械 用来越过城墙和城堡的其他防卫者,让攻击部队的优越兵力,可以在最小的伤亡情况下攻击防卫者。除了简单的云梯之外,中古时代最常被使用的攻城装备,包括抛石机、投石机、攻城塔、冲撞车和大盾牌等。

夯筑“夯”是指靠人力用工具将土或其他粒状材料一层层砸密实的建筑方法。“夯筑”是我国古代建造房屋基础、墙和台基时的主要技术。

兵家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爆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凡论述军事的兵家著作,称为兵书。

铭文 铜器研究中的术语。本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的文字。

太微垣 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以五帝座为中枢,共含20个星座,正星78颗,增星100颗。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例如左执法即廷尉,右执法即御史大夫等。

雉堞 由、垛墙和垛墙之间形成的垛口组成。雉堞一般为夯土所筑。明代以后,普遍开始在夯土的城墙外面包砖,此时的雉堞是砖砌而成。而石城的雉堞则是石砌而成。雉堞是城池防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不同的城池在雉堞的结构上有所差别。

营缮司 官署名。明清两代设有营缮司,隶属工部。掌缮治皇家宫廷、陵寝、坛庙、宫府、城垣、仓库、廨宇、营房。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

秀才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初在选拔人才方面对贤者的一种美称。最先有秀才之名的,是战国时期的贾生。后来也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模印 用一块印花模子,刻出基本花纹,趁陶模胎尚未全干时,用印模在上面打印出一个个花纹,一般都打印成规整的四方连续图案。在春秋中晚期和战国时期,盛行的蟠虺、蟠螭纹,都采用此法印铸。以后一直影响到两汉,汉代砖刻大多也应用模印法制作。

[阅读链接]

在南京城墙中有一段百余丈长的城墙,传说这是朱元璋的一位宠臣负责督造的。这位大臣不把造城墙的事放在心上。眼看到最后期限只剩十来天,时间根本来不及了。

这位大臣急坏了,想出一个主意,用大毛竹把这百余丈地方搭成一个大栅栏,筑在城外一道宽阔的河边上。

完工的期限到了,朱元璋带着文武大臣从聚宝门一路巡查,由于河道太宽,谁都没有发现问题。大臣刘基还夸赞道:“皇上,城外挖一道护城河,这个办法太好了!应该命令城外都挖,与这里连接,出入城门要过桥,岂不更加安全!”

朱元璋一时高兴,赏赐了那个宠臣。可事隔不久,事情败露,朱元璋大发雷霆,以欺君之罪杀了那宠臣等一帮人,重新补筑了那段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