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洛阳中的坚实城门

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在此定都,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我国的四大古都,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历代帝王在这里都修筑了牢固的城门,以保卫国都固若金汤。

丽景门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最早始建于隋代,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景门,北曰宣辉门。丽景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

自从代表夏、商、周三朝王权的九鼎置于洛阳后,这个古代称为“天中”的洛阳,就成为历朝历代必争之地,英雄、枭雄竞相表演。

隋唐时代,丽景门内是朝廷诸省、府、卫、堂、馆、局、台、寺的办公场所,另有内坊,左、右春坊等供官员居住。丽景门内右侧为大社,是百官及万民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由隋唐至宋,各代所设的官衙名称不尽相同,但所设的省、府、台、卫等大抵如此。

据《河洛民风》记载:

丽景门长期以来是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的地方,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富贵吉祥,合家平安。

这说明丽景门的兴盛繁荣、经久不衰是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

丽景门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城门楼共分4层,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丽景桥和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

丽景门的规模之宏大在河南古建筑中居于首位,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是为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

丽京门城楼内设有天后宫、九龙殿、贤良庙、观音阁和城隍庙等大型号宫殿。武则天等功绩卓著的皇帝都有在九龙殿内供奉。

丽京桥桥柱上的汉白玉古狮形态各异,扶揽凭吊,河水轻轻在桥下流淌,进入瓮城,抬眼望去,巍巍古庙立于箭楼之上,登城拾级而上,来到最高层的景点。

南北两侧,有象征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十三根描金龙柱,似一排昂首而立的勇士守卫着城楼,沿着雕梁画栋的弧形长廊,这里曾是历代进行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灵祈福纳祥之处。

在九龙殿内,面西为对洛阳历史有重大影响的9位商尊之像,面东为浮雕九龙壁,其形源自故宫的九龙壁,彩龙飞舞,栩栩如生,这是一座二层庙宇,踏着木梯而上,二层名为“归良庙”,同塑有“福、禄、寿”三神,位中之尊为武圣关羽,被奉为财神,每逢阴历初一和十五,香雾缭绕,好不热闹。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位于隋唐城中轴线上。605年,隋炀帝营建东都,次年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

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定鼎门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是我国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

定鼎门以城门楼为中心,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有东西飞廊、东西阙楼以及左右马道等,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高28.6米,东西长161米,两侧辅以200米的城墙。

盛唐时定鼎门为3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古代实行“左入右出”,3个门道中东门道用于进城,西门道用于出城,中门道为帝王专用的御道,3个门道的宽度均为5.8米。

门扉是安装在门道中部的,东门道北端被古洛渠破坏,门道的东西两侧各对称布有15方地栿石,对称分布,用于安装大型排叉柱。排叉柱一半包在隔墙里面,一半明露并涂有红漆。

排叉柱的下面有榫,安放在地栿石的榫窝内,增强柱子的稳定性,同时起到支撑城门的承重作用。地栿石彼此之间留有间隙,砌青砖为壁,其外抹有白灰墙皮,墙皮外装饰有红色颜料。

中门道,破坏最为严重,仅存三方的地栿石,在地栿石下面铺有整砖和残砖,砖块下面有河卵石,河卵石下面还有坚实的夯土层。

西门道,保存有地栿石、门砧石、立颊石、车道石、撞石和路土等,门砧石上面居中有安嵌立颊石的凹槽和安嵌门臼的臼窝,立颊石上面有安装门框的长方形凹槽,侧面凿有镶嵌门限的凹槽。

车道石保存着车辆反复碾压所留下来的痕迹,地栿石的外侧有撞石,用于防止车辆撞击城门而设置。城墙外侧有5层包砖,包边砖均为斜面,砖缝很小,砌筑十分考究。

每块砖都比现在的砖要大很多,重量在3.3千克至3.4千克斤之间,有着很严格的要求。砖在隋唐时期非常珍贵和稀少,只有皇家才能享有包砖的待遇,不仅美观而且可以有效保护墙体。

飞廊约长33米,是连接城门楼和阙楼的通道,相当于走廊的作用,由于在外侧看上去又像城门楼的翅膀一样,所以后人起名为飞廊。

隋唐时期流行两种飞廊形式,一种平面呈曲尺形,一种平面呈长方形。曲尺形飞廊见于宫城正门应天门和长安大明宫含元殿遗址,长方形飞廊仅见于定鼎门。

飞廊的北侧分别有东西马道,是用于登城门楼的,古时将军可以骑着马直接登上城楼,战备时也可方便士兵们运输粮草和一些战备品。后来仅存有基础的部分,残约21米,宽4.7米,坡度在20度左右。

阙楼是用于瞭望和守卫的,南北两侧均比飞廊突出2.8米,作为外郭城正门定鼎门的双阙与主城门楼呈一字形对称平行分布。而作为隋唐宫城正门应天门的双阙则分别向南凸出,呈“凹”字形,与定鼎门形成鲜明对比。

西涵道是穿南城墙而过、连接城内外水系的涵道。长度为3.1米,由大块青石砌成,中间一条菱形的分水梭石,将涵道分为二,每条水道宽0.8米。底部石面上发现16个菱形榫眼,用于安装铁栅栏,主要作用是防止人们顺水道出城入城。

[旁注]

九鼎 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我国的代名词,九鼎也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和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武则天(624年~705年),山西文水人,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后来,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逝世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九龙壁 影壁的一种,即建筑物大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俗称照墙、照壁。影壁是由“隐蔽”演变而成。门内为“隐”、门外为“避”,以后就惯称影壁。

排叉柱 指城门洞内两侧壁密集排列的立柱。城门洞不采用发卷的方法,而是在夯土的门道两侧沿边密排柱础。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枋,从而构成城门洞间架结构。在门洞两侧边竖立的柱子称为“排叉柱”。

榫眼 榫卯由榫与卯构成,卯俗称“榫眼”。榫枘相接处为容纳枘而凿出的窟窿,即器物咬合的凹下部分。也指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阅读链接]

洛阳附近的荆州古城,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城。古城之城墙由土城和砖城互相依托而成,城墙高9米宽约10米,周长11.3千米,是依照明代旧基修复而成的。

环绕城墙的护城河最宽处60余米,最窄处10余米,蜿蜒曲折与城墙融为一体,构成水城、砖城、土城三道防线。

古城原有6座城门,即大东门、小东门、南门、西门、大北门和小北门,原来每座城门包括城楼、箭楼和瓮城,现在只有大北门和大东门有城楼,其他城楼均已毁。

除小东门外,每座城门均有配套的桥梁跨过护城河,便于车马行人通行。小东门是没有桥梁道路,而设有码头的“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