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七城门和皇城四门

北京的外七城门是指东城墙上的7座城门,分别是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和永定门。

广渠门是北京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广渠门是老北京城门中比较简朴的一个,建于1555年的明代嘉靖年间,主要包括广渠门城楼、箭楼和瓮城,与北京外城西侧广安门相对称。

关于广渠门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根据“广”的释义,推测“广渠”的意思应是宽广的大渠,可能寓意着“通畅顺达”。

二是“广”和“渠”都有“大”的意思,是同义词,因此“广渠门”可能是当时北京城规模宏大的一座城门,所以才取了“广渠门”的名字。

广渠门门楼低矮,仅一层,廊面阔5间,单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瓮城呈弧形。箭楼为单檐歇山顶,正面及两侧各辟箭窗二层,正面每层7孔,两侧每层各3孔,共26孔,箭楼下开拱形门洞。

广渠门的瓮城很有特点,一般城池的瓮城作为战备要地,里面没有建筑物和居民,而广渠门的瓮城里面有几家店铺。

在瓮城里面两侧各有四五家店铺,形成一条小型商业街,很像一座微型小城。路南有一家中药铺、一家纸店,还有一家山货店。四周均是城墙,前边有箭楼的城门,后边有城楼的城门,城门关闭后,异常幽静。

广安门为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与广渠门相对。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城台通高26米。

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长34米,南北宽39米,瓮城墙基宽7米、顶宽6米。箭楼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6.6米,高7.8米,连城台通高16.6米。

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7孔,东西每层3孔。北侧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系冰月楼下城台正中对着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广安门,明代称广宁门,清道光年间为避清宣宗旻宁之名讳改为彰义门。规制与广渠门相同,1766年以该门为南方各省进京的主要通路,所以提高城门的规格,仿永定门城楼加以改建。

当年在外城,有着两条用石板铺砌的道路,一条是连通永定门与正阳门,为皇帝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而铺设的御道。

另外一条则是由城外通往广安门的道路。由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的城址都在广安门地区,所以自古广安门大街便是外省进出的门户。

由于广安门是各省陆路进京的必经之路,因此广安门内的彰仪门大街在清代时期是比较繁华的,有“一进彰仪门,银子碰倒人”的说法。

雍正年间,因为皇帝打算在河北修建皇陵,雍正帝下令从广安门到宛平城修筑石板路。广安门到小井村的路段长1500丈,共花费白银八万两,平均每尺长的道路用去白银五两三钱三分,因此有“一尺道路五两三”的说法。这条道路的修通对广安门地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路修好了,交通的便利也为外城增添了生机和活力。那时广安门外最常看见的景象,就是“拉骆驼跑城儿”。

左安门是北京外城南侧3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面。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3间,通宽16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

箭楼为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宽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这座偏远的东垣城门建于1553年,也就是北京外城建成的时间。这里的路,南至西南城角,北接开阔田野,地里一部分种粮食和蔬菜,一部分长满芦苇。

据《北京街巷图志》记载,同样是城市干道,在南城,右安门内的道路相对于左安门内的更加笔直、宽阔,其原因在于右安门内的道路在辽金时代是城市干道。

左安门一带则一直是村野,其内的道路在明嘉靖年间修筑外城时才形成,而且没有经过很好的规划,故而道路的形状保存了乡野气息。

说起左安门,不能不提一下萧太后河。澶渊之盟后,宋辽相和,辽便在北京东郊开萧太后河,所以早在左安门建立之前,这条河便存在了。

在这条河未断流之前,这一带居民多以行船或打鱼为生,后来河道淤塞才改为务农。

辽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开凿的这条河为北京东南郊的发展发挥了不小作用。这条河改善了水路交通,促成这个地区商业的迅猛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加强运输事业管理,辽甚至专门设“转运使”一职。

而东垣一带本就属地势低洼的易涝区,故开凿后不仅用以运输,而且利于农业生产,使河两岸农业年年丰收。

但这条河最显赫的贡献无疑是促进了东垣地区的百业俱兴,为北京逐渐成为首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条河,那么后来的左安门地区可能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了。

右安门又名“南西门”,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门之一,于1562年建成。古时候北京右安门的命名不是根据“左西右东”的属性,而是从内廷也就是紫禁城的角度来测定的方位。

因此,位于故宫西南边的叫做右安门,而东南边的就叫做左安门了。它体现着君临天下的大一统观念。

右安门原是一门一楼。右安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瓮城呈半圆形,箭楼为单檐歇山小式,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三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右安门是北京外城南城墙三门中最西边的一个。右安门由于正对内城的宣武门,在建成之初叫做“宣武外门”,后才改称右安门。右安门位于宣武、丰台交界处,是北京城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中心。

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南端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东便门是北京保存下来的城门之一,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

1564年,嘉靖皇帝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进攻,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就下令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东端修建了东便门。

在当时的形势下,统治者最强烈的愿望是安宁,安宁压倒一切。

东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过木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2.2米。

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两层,弱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

面阔3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为拱券顶,内侧为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0.5米。

北京城东南角楼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简称角楼。原北京有内外城之分,内城建筑较早,为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据明代的《英宗实录》记载:

正统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4年竣工。

东便门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开箭窗144个。角楼内立金柱20根,整座楼建筑面积为793平方米。加之相连的南城墙,总占地面积约3654平方米。

关于东便门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取其直意,便于南北方向的出入和为了工程简便,而不是大兴土木。

二是东便门的位置偏居北京城的东侧,并且是内城和外城的结合部位。因此,这座城门可因其所处位置,用“偏”来命名,称为别称“东偏门”。但由于“便”和“偏”的发音相近,时间一长就把“东偏门”读作“东便门”了。

西便门是北京外城西南角城门,位于北京城墙西南端角楼旁边,主要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1564年,因蒙古骑兵数次南侵,加之城外关厢居民日渐增多,在京城四周修筑外城。

后因财力不济,只修了环抱南郊的一段,设永定门等5门,使京师城垣呈“凸”字形。后与外城东北、西北两隅与内城连接处附近各辟一朝北的城门,规制较简陋,门楼通高仅11米,分别称东便门、西便门。

后来,嘉靖皇帝又下令补修了外城及其7门,西便门增筑径长31米的半圆形瓮城,加固其东侧内外城连接处的城墙垛口,疏浚城门外的护城河道,同时在城门以东修筑一座3孔水门,使玉泉山在附近顺利分流注入通惠河。清代又在瓮城上修筑宽9米、高4.7米的小型箭楼。

西便门城楼通高10.5米,其他形制、尺寸与东便门相同。为单层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中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1.2米。

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30米,南北长7.5米。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北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3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为拱券顶,内侧为过木方门连城台通高10.5米,门楼通高仅11米。

永定门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老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共跨越了明、清两代。

1403年,正值明代的永乐元年,在南京称帝的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将自己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升格为“北京”。

1407年,朱棣下令在北京兴建皇宫,整修城墙,预备迁都。后来为了扩展皇宫前方的空间,将原在长安街一线的南面城墙南移1000米,在正阳门一线重建。

1421年的元旦,朱棣宣布正式迁都至北京。这时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呈正方形,只有9座城门。城市中轴线南起正阳门,贯穿皇宫,北抵钟楼。

明初国势强盛,永乐皇帝对蒙古部族采取攻势,曾5次率军北征,问题尚不凸显。后来明代的实力衰落,多次被蒙古军队兵临城下,至嘉靖年间,遂有官员建议在北京城外围增建一圈周长约40千米的外城,以策安全。因资金不足,在严嵩的建议下改变了设计方案。

1564年北京外城建成之后,正门命名为“永定门”,寓意“永远安定”。但是在当时只是修建了城门楼,后来又补建了瓮城。

永定门城楼的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34.04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瓮城墙顶宽6米。

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大协调。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2.8米,进深一间6.7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8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3孔,北铡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首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永定门上面的石匾是仿照明代石匾原样雕制的。1644年,清朝建都北京之后,曾将北京各城门上用汉文题写的明代匾额撤下,改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的匾额。

明代原配的永定门石匾长2米,高0.78米,厚0.28米,楷书的“永定门”3字沉雄苍劲,保存完好,是明嘉靖时期始建永定门时的原件。在后来的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的“永定门”3字,就是仿照这块石匾雕刻的。

直到1750年,永定门增建箭楼,重建瓮城。1766年,乾隆皇帝下令对永定门城楼进行重修,加高城台和城楼层顶,采用重檐歇山三滴水的楼阁式建筑,使用灰筒瓦、绿剪边,装饰以琉璃瓦脊兽。

此时永定门已成外城之最大城门又增建了箭楼,增建外城起因是为了加强北京防卫,至此,永定门工程才算全部完成。

后来,永定门城楼又重修过一次,并提高了其规制,加高城台、城楼层顶,采用了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并装饰了琉璃瓦脊兽,以雄伟姿态矗立于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南端。

皇城四门指的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这四扇门是为城里的文武百官进出宫廷用的。

天安门始建于1417年,历时3年之后完成。最初建成的时候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1457年牌楼毁于雷火,8年后的1465年重建为面阔5间、进深3间的门楼。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1688年,康熙皇帝下令对天安门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

天安门造型典雅,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它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巍峨城楼,东西面阔9楹,南北进深5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

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门窗。城楼基座周围有汉白玉栏杆、栏板,雕刻着莲花宝瓶图案。城楼内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红漆巨柱排列整齐,柱顶上有藻井与梁枋,绘着金龙吉祥彩画和团龙图案。地面铺的全是金砖,面积约2000平方米。屋顶的正脊与垂脊上装饰着螭吻、仙人、走兽。

下层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下部是1.6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城台的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长达百级供上下城楼用的梯道,俗称马道。

还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高8.82米,宽5.25米,只有皇帝才可以从这里出入。

城楼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飞架7座汉白玉雕栏石桥,中间一座最宽阔的称“御路桥”。专为皇帝而设,御路桥两旁有宗室亲王过往的“王公桥”,王公桥左右的“品级桥”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员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员和兵弁、夫役只能走“公生桥”。公生桥架在太庙和社稷坛门前。

5座内金水桥除有类似严格的等级规定外,还表示“万方来朝”之意。金水河两岸有两对威风凛凛的石狮及两座连同须弥座高为9.57米的华表。石狮是明代永乐年间原物。

华表上满刻着盘龙与云朵,巨柱顶端加上了云板、承露盘并蹲坐着石兽,此兽有注视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们把前华表上两只背北面南的石兽叫“望君归”,把后华表上两只背南面北的石兽称“望君出”。

明清时期,天安门至大清门之间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几万平方米的T字形宫廷广场,其东、西两侧还各设一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朝廷主要的机构六部及各院即设在此处,可以说这里是朝廷统治机构的中枢。

当时,皇帝们一般都在天安门颁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颁诏”。每逢遇有新皇帝登基和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和皇帝父母进宫,都要启用天安门。

皇帝平时一般不走天安门。只有每年去祭天、祭地、祭五谷时,才由此门出入。

另外,皇帝御驾亲征或大将出征,都得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以求马到成功,胜利凯旋,同时显示威风。天安门还是“金殿传胪”的场所。每逢殿试后的两天,皇帝召见、传呼新中进士们的姓名,这叫“传胪”。

考中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插上金花,身披红绸,骑马游街,以谢皇恩。天安门唯独皇帝可以出入,而且只能出入喜事。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

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始建于1420年的明代永乐年间,1503年重修,1652年,顺治皇帝下令重建此门,并易名为地安门。

地安门为砖木结构的宫门式建筑,面阔7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

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门内大道两侧有米粮库、油漆作、花炮作等机构。地安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燕翅楼一座,为二层楼,原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的公署。

据记载,地安门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地安门是皇城的北门,凡为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时也出地安门。

这个时候的地安门为禁地,普通百姓是不得随便出入的。清朝推崇古制前朝后市,地安门商贸活动比较活跃,市场繁荣。

早年,地安门外竖有一通石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如果有谁跃马扬鞭而过,则被视为欺君之罪。

在当时,地安门内还设置有许多为皇家服务的衙门,诸如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火药局、司苑局,还有钟鼓司、供用库、蜡库、帘子库、兵器库、皮房、纸房和安乐堂等。

东安门是清朝北京皇城的东门,是皇城的4个大门之一,东皇城墙始建于1420年,原在玉河以西,河在墙外,1432年东移,将玉河包入墙内。墙为南北走向,正对紫禁城东华门设东安门,为七间三门黄琉璃单檐歇山顶。

门内为跨玉河之石拱桥,因官员们上朝陛见,皆由东安门进宫,所以俗称此桥为望恩桥或皇恩桥。桥西原为永乐时之东安门,宣德时改为三座门式,通称东安里门。望恩桥上砌有障墙,将两门连为一体。

相传,东安门上的门钉并非我国传统建筑规制中的九九八十一颗,而是八行九列共七十二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当时,人们普遍认为“9”是阳数的极数,因而被称为极阳数。超过9,只是零的增加,因此古代常以“9”来突出帝王之位的崇高和神圣。

像紫禁城中的房屋为9999间,重要的大殿面阔9间,角楼的建筑结构城九梁十八柱,七十二道脊,外东路南侧的九龙壁,皇宫大门的门钉依建筑等级规定为纵横各九路等,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紫禁城的4个城门中,午门、神武门、西华门的门钉均为纵九横九,只有东边的东华门门钉为纵九横八。

对此,就引发出了许多解释。一种认为清朝从顺治帝到隆裕太后,帝后逝世,都是从东华门送殡,进东华门迎灵,按人死为鬼的说法,所以又将东华门称为“鬼门”和“阴门”。

清代从东华门出灵的原因,据说是明末思宗朱由检在李自成进攻北京时,就是从此门逃到煤山自杀的,后来他的灵柩又停在东华门外数日,无人埋葬。

因此,清入关后就认为东华门是个很不吉利的门,于是决定由此门出灵柩,并将门钉减至阴数72个,即为纵九横八。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东华门门钉纵九横八的格局自明代起就是这样的,并非到了清代才有改变。事实上,东华门门钉的设计却与古代的堪舆理论有关,是古人文化心理在紫禁城设计中,采取的逢凶化吉和趋吉避凶的体现。

西安门始建于1417年,与北京皇城的大明门、天安门和地安门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东安门和西安门则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东安门同紫禁城东华门相对,西安门同紫禁城西华门不相对。

明代的紫禁城西面有西苑、太液池和金元时期建造的苑囿,其中有大片的水面,所以自西华门无法向西直线行进,只好在皇城西墙中段偏北处设西安门,由北海与中海间的陆地通道通行。

西安门没有城台,门基是青白石,红墙,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西安门面阔7间,进深3间。中间的明间以及左、右次间为门,各有一对红漆金钉门扇,左、右稍间及末间为值房。

[旁注]

嘉靖 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之一新。嘉靖皇帝死后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名讳 出现在我国古代的一种语言现象。遇到君主或尊长者时,不但不能直呼其名,而且在书写的时候也不能使用这些字,于是只能用改字、改音或减少字的笔画等方法予以回避,也称避名讳。名讳最初的本意是尊重长者、老者和贤者。

先农坛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春时东耕于藉田,魏时,先农为国六神之一。藉天祭先农,唐前为帝社,祭坛曰藉田坛,垂拱年后改为先农坛。至此祭祀先农正式定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礼制,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

澶渊之盟 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380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转运使 古代官名。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首见于唐。714年置水陆转运使,掌洛阳、长安间食粮运输事务。代宗后,常由宰相兼领,有时与盐铁使并为一职,称盐铁转运使,并于诸道分置巡院,五代废巡院。元、明有都转运盐使,清有都转盐运使,专管盐务。

内廷 即内朝。对外廷而言。明代内廷指由内臣,即太监组成的一个相对于文官外朝的完整对应机构,比如司礼监对应内阁。清代内廷指乾清门内,皇帝召见臣下,处理政务之所。军机处,南书房等重要机构均设于此。

元旦 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我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始为农历一月初一,并延用。后来,元旦在我国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等。

三滴水 滴水是古建筑瓦作术语名称,俗称滴子,筒板瓦屋面瓦件之一。底瓦垄的檐头瓦,比普通板瓦多一个如意形的“滴唇”,用以防止雨水的回流。三滴水是指古建筑三层檐屋顶形式建筑的名称。多用于歇山式楼阁建筑。

楷书 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

脊兽 是我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其中正脊上安放吻兽或望兽,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

康熙(1654年~1722年),即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九五《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孔颖达疏:“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

藻井 我国古代殿堂室内顶棚的一种独特做法。古人穴居时,常在穴洞顶部开洞以纳光、通风、上下出入。出现房屋后,仍保留这一形式。其外形像个凹进的井,“井”加上藻文饰样,所以称为“藻井”。

华表 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为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

殿试 为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和“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上三旗 清代由皇帝直接统辖的三个旗。满洲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清军入关前,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由皇太极亲自统领,是皇帝的亲兵,身份高贵,条件待遇优厚,称为“上三旗”。其余五旗,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白旗、镶蓝旗,称为“下五旗”,由亲王、贝勒、贝子掌管,驻守京师各地。

石碑 把功绩勒于石土,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一般以文字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龟趺,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拱桥 我国的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是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外形都是曲的,所以古时常称为曲桥。在古文献中,还用“囷”、“窌”、“窦”、“瓮”等字来表示拱。

堪舆 堪为地突之意,代表“地形”之词。舆为“承舆”即为研究地形地物之意,着重在地貌的描述。《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本有仰观天象,并俯察山川水利之意,后世以之专称看风水的人为“堪舆家”。

[阅读链接]

北京皇城还有其他四座大门,分别是大明门、端门、东三座门和西三座门。大明门为砖石结构宫门式建筑,基础为汉白玉须弥座,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面阔五楹,正中辟三门阙,汉白玉门槛。

1644年清顺治元年改名为大清门。门上镶嵌汉白玉石匾,上有青金石琢磨的“大清门”3字,背面为“大明门”3字。

端门规制与天安门相同,端门可以算作午门的外门,相当于周礼天子五门之制里的雉门或库门。

东三座门,又称长安左门,规制与大明门相似。明清殿试后在此门外发榜,因此又称“青龙门”或“龙门”。西三座门,又称长安右门,规制与大明门相似。明清时在此门内的西千步廊勾决死刑犯人,因此又被称为“白虎门”或“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