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古老历史的西安城墙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代,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长安命名为“大兴城”。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命著名建筑家宇文恺开始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

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

唐王朝建立后,隋代的大兴城再次改名为长安城,并仍以那里为首都。

654年,唐高宗委派工部尚书闫玄德负责,在春秋两季,先后修建唐城外部城墙和东、西、南三面的9座城门及城楼。外部城墙周长36.7千米,其宽9米至12米,高5米多。

在这时,长安城全城面积84平方千米,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全城划分109个坊和东、西两市。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城,成为当时普天之下最大的都城。

唐末,使长安城受到毁灭的,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朱温不仅使皇帝百官和士民百姓迁徙,还拆毁长安的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拆下的木材都由渭河和黄河顺水而下,运到洛阳,使唐城沦为废墟。

之后,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改建长安城,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但对城墙并未扩大或改修。

以后历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两代,长安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墙规模却没有改变。直到元代时期,西安城称为奉元城,为西北边境的一座重镇。

1369年,明代大将军徐达率军从山西渡河入陕,占领奉元城。不久,明朝改奉元为西安府,意为“西方长治久安”,这就是西安得名的开始。

从此,西安城也开始了在明时期的统治,拉开了明王朝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西安的地位。在建都地点未确定以前,朝臣也多次建议利用关中形势建都西安。朱元璋特别派皇子巡视西安察看建都之事。后来,朱元璋又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

当时,明代的筑城风气非常盛行,现在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在民间尚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

由于西安在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

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西安城墙。从1370年至1378年,历经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

修好的西安城墙,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13。

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米,南墙长3441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千米多,墙高12米,顶宽12米至14米,底宽15米至18米。城墙四角各有角墙一座,城墙外有城壕。

城门有4座,东面长乐门,西面安定门,南面永宁门,北面安远门。每门城楼三重,闸楼、箭楼、正楼。正楼高32米,长40米,为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

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0.8米和0.45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和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整个西安城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城门、闸楼、箭楼、正楼、马面、敌楼、垛墙、角楼和马道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的防御体系,为古城的防护穿上了层层甲衣。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消灭敌人。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是通往西安城的第一道重要关口。

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

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镇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

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要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

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

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0.2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重达3.2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0.2米,厚0.2米的铁条用来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

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西安城墙现在的西安城墙共有城门18个,除明代在东、西、南、北有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外,还有勿幕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中山门、尚德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等,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盛衰。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正楼。

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或“谯楼”。象征门阙,兼用作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

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

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第二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

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环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

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墩台,俗称“马面”。

西安城墙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之所以称为马面,据说是明代将城墙修筑的这种结构,形象地认为是由98匹马组成的军阵,98座墩台犹如昂首挺立的骏马,所以将马头的位置叫做马面。

马面上面的建筑就是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备物资。两个马面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

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西安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瞭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1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

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在这四个角楼中,唯独西南角的角楼是圆形的,其他三个角都是直角,这就又成了西安城墙的一大特色。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种说法是,西南城角处于地震带上,只要角台被人修成方形的,就会出现问题,最后没办法只能保留圆形。

另一种说法是,朱元璋自从接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扫灭群雄统一全国之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令谋臣刘基和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的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图修造。

刘基和姚广孝两人领命后,反复商讨,多次修改,最后按照传统形式画成矩形图案,不料朱元璋看罢觉得不妥,便说:“自古筑城虽有一定规矩,但根据我的经验,凡事切莫墨守成规。《礼记》云:‘规矩试设,不可欺以方圆’。我看还是改动一下为好。”

说罢,便提起笔,将矩形图案一角抹去。于是,由皇帝御笔改动的城池图式诏示天下,据说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此式。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初规划西安城墙时,4个角均呈直角,但后来处理墙基时,于西南角意外地发现了古唐城遗址,遗址呈半圆形,为了省时省工,于是便利用了原地基。

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以小雁塔等唐代建筑物为坐标,结合唐长安城坊大小,街道宽窄,推算出西安城与唐长安城的位置毫无关系。

还有一种说法,我国传统建筑受八卦和风水要求的影响,建筑物之间不能过于对称。如衙门、庙宇和居民住宅,前门不得与后门对称,前后门垂直中轴线必须错开一定的距离。正是这种“不对称性”对建筑物的要求,决定了西安城墙的四个角必须有一个不是直角。

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同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没有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共建有登城马道11处,登城马道底部道口的门是朱漆的,俗称“大红门”。

在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为防敌人奸细混入城墙守卫部队中,登城马道戒备严密,不许闲杂人等靠近逗留。等到军中禁夜炮响后,铁门便紧锁了。

此外,西安城墙的排水系统也是非常科学的,原城墙顶部外沿高而中间低,由两边外侧向中线倾斜6度,每隔40米至60米,在内侧开一排水口,水口下接一个附贴在内城墙上的竖排水槽,槽底吐水口下设滴水池。

即使是下暴雨,雨水也能汇集于城头中线,并从水口沿水槽迅速排下。同时,城头地面向中线倾斜也具有安全感。

明代西安城墙曾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以悠久的历史,伟岸的雄姿,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八方游客,也为我国历史专家们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又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

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也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他指挥建设者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米至60米,则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这些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西安城墙自明代重建以来,由于经历了朝代更迭及战火的蹂躏,从清代起,城墙四周陆续辟券门、豁口多处。为了保护这座城墙,之后又完善了城墙上的排水系统,逐步恢复了敌楼和垛口。

引黑河水经曲江池和兴东湖入护城河,像一条银链围绕着城墙。护城河两岸植树后形成环城林带。花草遍布城墙之下,不仅为古城增添了无限风光,也让古城墙重新焕发了生机。

西安城墙蕴含着哲学、建筑、规划、风水、地理、军事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包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是古老历史的活的见证。

[旁注]

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并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我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而被命名为丝绸之路。

工部 为我国古代官署名。周代属冬官事,秦汉属少府。曹魏自少府分置水部曹,隶尚书台,掌水利工程,兼领航运之政。晋置屯田曹、起部曹,掌农垦和水利事业。隋朝将前述诸曹合并置为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沿用北周工部的名称,列为尚书省六部之一。

节度使 古代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都指挥使 古代官名。官末有行在都指挥处置使,为临时差使。元置各军都指挥使与兵马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等官。明置卫所于各地,以都指挥使司为常设统率机构,简称都司,长官都指挥使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属朝廷五军都督府。

歇山顶 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称歇山顶,是我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铁蒺藜 我国古代一种军用的铁质尖刺的撒布障碍物,也称蒺藜。它有4根伸出的铁刺,长数寸,凡着地约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本植物“蒺藜”,故名。在古代战争中,将铁蒺藜撒布在地,用以迟滞敌军行动。有的铁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绳串联,以便敷设和收取,我国在战国时期已使用铁蒺藜。

弩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发射时,先将弓弦向后拉,挂在钩上,把弩箭放在矢道上,瞄准目标后,扣下悬刀,牙就缩下,牙钩住的弓弦就弹出,箭矢疾射而出。

《礼记》 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八卦 起源于人文始祖伏羲,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

巡抚 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负责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巡抚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

[阅读链接]

关于西安城墙西南角的角楼是圆形的,其他4个角都是直角的原因,在当地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明代城墙修建之前,西安有位王姓老太太,满头白发,却一直都遭受儿子和儿媳的折磨,最终饿死在街头。

当地的父母官得知此事之后,就下令在西安城墙西南角台附近,将老太太的儿子和儿媳问斩,以儆效尤。大家认为两人无德不孝,方形代表着堂堂正正做人,所以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将此角楼改变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