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明故宫不复存在

南京皇宫由于是在明朝修建起来的,所以人们又习惯称它为明故宫,这座宫殿经历了600多年的历史演变,到现在为止,宫殿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些令人无限感伤的断壁残垣。

那么,如此富丽堂皇的皇宫建筑,又是怎样走向衰败、破落以至毁灭的呢?此事还要从明朝的第三任皇帝说起。

1402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当上了皇帝,由于他在当上皇帝之前,一直住在北京,为此,在他当上皇帝的10多年后,他便迁都到北京,此后,南京故宫便不再使用,只是作为留都宫殿,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

事实上,在朱棣当上皇帝前,南京故宫就曾发生了一次兵变,由于战火,此时的南京故宫已经有了一些损坏。

另一方面,由于朱棣要迁都北京,所以他又派人在北京修建了一座宫殿。他修宫殿就修宫殿吧,可是,为了使北京的宫殿看上去比南京宫殿更加壮观,这位皇帝又派人在南京故宫内拆卸下许多巨型的石材,劳师动众地运往北京。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南京故宫当然就显得凌乱不堪了。虽然在以后的明朝,南京还是陪都,但今非昔比了,皇家不在这里,皇宫当然也就无人精心看管。

1449年农历六月,天降雷雨,南京故宫内的谨身殿、华盖殿等宫殿因被雷电击中起火,火灾导致两殿损毁严重。

1485年,南京城罕见大风拔起太庙树,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门兽吻”。

1522年的初秋,一场暴风雨来临,洪水暴涨起来,南京故宫的一些寝殿和城墙难以幸免,都纷纷坍塌。

1644年,福王朱由嵩在此即位,一度建立南明政权。此时的明故宫内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南京太庙也早已被焚毁,朱由嵩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兴建了奉天门,慈禧殿等建筑。

清灭南明后,改南京为江宁,将明皇城改为八旗驻防城,设置将军衙门和都统衙门于明故宫中。

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到达江宁,见到残破不堪的南京故宫大为感慨,作《过金陵论》一文写道:

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残壁矣!顷过其城市,闾阎巷陌未改旧观,而宫阙无一存者,睹此兴怀,能不有吴宫花草、晋代衣冠之叹耶!

由此可见,此时的明故宫已经是“宫阙无一存者”,变得相当荒凉了。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之战,使明故宫又经受了一次较大的破坏,除了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外,只剩下一片残垣碎瓦、蛇鼠出没的废墟。

后来,人们又在此地新建了中山东路和逸仙桥。这样一来,明故宫遗址被从中分为南北两部分,仅存午朝门与地下石柱础等少量遗迹了。

明故宫虽然被毁了,但它的历史地位不可磨灭。

[旁注]

陪都 是指因政治地理原因或其他政治军事形势的原因,朝廷或国家在正式首都之外选择特定地理位置所建立的辅助性首都。陪都现象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但是比较正规的陪都始于西周。设置陪都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都统衙门 都统是八旗组织中一旗的最高军政长官。1615年设置,并各设两个辅佐官。1660年定汉名为“都统”,满洲、蒙古、汉军旗各一人,共24人。分掌各该旗之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以及选官序爵、操演训练等军政事务。都统衙门就是都统办公的地方。

太平天国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国”。1872年,最后一支打着太平天国旗号作战的太平军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至此消亡。

石柱础 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结构构件,它主要有:第一、承受由柱子传来的屋顶荷载,并将其传达到地基上;第二,隔绝地基的潮气,防止木柱受潮腐烂;第三,根据柱间板壁的安装要求不同,柱础形态做相应的变化及处理。

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1402年夺位登基,改年号为永乐。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编撰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东北少数民族。郑和下西洋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

[阅读链接]

新中国成后,荒寂多年的明故宫遗址又重获新生。南京刚一解放,国家领导人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征求保护意见。

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明朝皇宫遗址,应该予以保护,因此决定将明故宫仅存的约350个石柱础就地深埋,埋入路北侧中轴线及其两侧;将中山东路北侧约60万平方米的地辟为南京军区教练场进行保护。

1956年10月,明故宫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的明故宫遗址公园,不仅有大量的精美石刻遗迹,供人们从中遥想当年这座皇宫的辉煌,另外,随着陆续恢复的东华门、西安门遗址公园,更能让人们从中感受到明初皇气初成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