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艺术杰作——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陪都宫殿或留都宫殿等。它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1625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1636年,后经康熙、乾隆皇帝不断地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共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屋宇500余间,占地面积达60000平方米的格局面貌。

这是清王朝亲手缔造的第一座大气庄严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其浓郁的满族民族风格和我国东北地方特色,都是北京明清故宫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满汉民族建筑艺术融合得尽善尽美的范例,沈阳故宫既是我国最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也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世界文化遗产。

努尔哈赤建造皇宫

沈阳故宫作为清王朝初始时期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世上仅存的我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谁设计并建造了沈阳故宫?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历史上至今已有各种版本,虽各有依据,但至今没人能够确认。

历史把我们带回到1621年。这一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率女真族部队占领了辽宁省的沈阳和辽阳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政权,由新宾县迁都于辽阳,并在辽阳建立了东京城。

这对于当时的后金政权来说,无异于是一个重大的喜讯。因为有了自家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就算是与当时的明朝政府抗衡也不是没有可能,就算是不抢夺大明的江山,也可以跟大明朝的皇帝谈谈议和条件,至少可以用马匹、皮草之类的当地特产换一些粮食或者衣服之类的生活用品。

侯振举作为一个已经归顺努尔哈赤旗下的一分子,为汗王努尔哈赤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而感到高兴。

侯振举是山西省介休县人,因为善于烧制陶瓷制品而深受汗王努尔哈赤的喜爱。为了表示衷心,侯振举精心烧制了一批琉璃制品,专程进献给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虽贵为汗王,但是却也没见过这些精美的琉璃碗、琉璃盘,他高兴地说:“你进献来的这些琉璃碗、盘是非常好的东西,是对我们的发展有好处的东西。这些东西比金银还值钱。金银有什么用,饿了也不能当饭吃,冷了也不能当衣服穿。还是你这个工匠烧制的东西有用,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宝贝。来人啊,给侯振举升官,赏银20两。”

侯振举一下子成了努尔哈赤眼中的红人,他再接再厉,继续为汗王努尔哈赤敬献琉璃碗、琉璃盘以及绿釉烧制的瓦和盆。

1622年,侯振举负责的缸窑岭琉璃窑被努尔哈赤封为“御窑”。由此,侯振举的民窑便更名为皇瓦窑,成了汗王御用官窑。

1625年春天,努尔哈赤突然决定把都城从辽阳迁往沈阳。并且,他们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这项不可思议的任务。

努尔哈赤为何如此“仓促迁都”?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些说法。

传说,努尔哈赤深信“传统风水学”,他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3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的王气。

但是,3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

努尔哈赤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

又因为浑河古称沈水,风水中有关阴阳的规定为: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南边为阴、北边为阳,因为这座城位于沈水北面,所以根据风水学说法,又把这座城命名为“沈阳”。

沈阳是明朝的辽东重镇。在努尔哈赤选沈阳作为新都城的时候,它已经在女真人的掌握之中。沈阳地势较平坦,人也不多,是中等城市,主要是地理位置优越,有着重要的军事根据地的作用。

所以除了风水原因之外,沈阳的战略地位,在努尔哈赤看来也是必须选择为都城的一个因素。

长城之南,北京城里有明朝皇宫紫禁城,努尔哈赤看着眼红,因为自己贵为汗王,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大型宫殿,这样于颜面上也说不过去。于是他决定自己也在沈阳城内修建一所属于自己的皇宫紫禁城。

当努尔哈赤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人就是曾经给自己进献琉璃缸、绿釉碗的侯振举。侯振举是能工巧匠,他烧制的琉璃制品天下一绝,于是侯振举就作为沈阳故宫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同众多工匠一起开始努力地工作起来。

可惜努尔哈赤寿禄不够长,刚决定盖房子,就撒手人寰,1626年的秋天,努尔哈赤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死因也成为历史上的一大谜案。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成为汗王的继承人。皇太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继续修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修建共用11年时间才完成。

沈阳故宫建成于1636年,至1644年农历八月年仅6岁的福临决定迁都北京,这座昔日皇家宫殿才成为陪都的宫殿。

[旁注]

女真族 我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直至17世纪初建州女真满洲部逐渐强大,其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至皇太极时统一女真各部,改女真族号为满洲,后来满洲人又容纳了蒙古、汉、朝鲜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满族。

后金 建立于1616年,也叫后金汗国,是出身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满洲建立的王朝,为清朝的前身。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金”或“大金”。史学界一般统称为“后金”,与12世纪时的金相区别。

御窑 解释有两种,一种是指常见官窑之中质量上乘的作品,过去烧造官窑通常一个品种上百件,完美无瑕的是皇室御用。百余件官窑作品中品相前十名的是御窑。另一种御窑的解释是官窑中极为特殊的品种,比如说常见的乾隆赏瓶。官窑里的特殊御窑,有可能在一朝当中只做一件。

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1559年出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后是金政权的建立者,清朝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努尔哈赤制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国策。对“开国元勋”,给予特别礼遇和优待,赐给大量人畜财帛,任为高官,封授爵职,联姻婚娶,荣辱与共。

皇太极(1592年~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侧福晋叶赫那拉氏。1626年,继位后金可汗,改年号为天聪,史称“天聪汗”。他是第一位当大清皇帝的人,这是他个人权势的升华,也是他父亲努尔哈赤创建后金国以来的划时代的飞跃。

[阅读链接]

侯振举到底是不是沈阳故宫的真正设计建造者是有争议的。因为在当时的时代,工匠之类的人是属于下等人,并不会被收录到历史文献中。

不过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曾经下令为侯振举的后人修家谱。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侯振举这一家绝对不是寻常百姓可比拟的。

之所以说侯振举是沈阳故宫的设计者,也是因为侯振举给沈阳故宫提供了琉璃瓦。他曾经参与施工,或许当时的后金政权还没有想过盖个房子还需要什么设计,因为我们现在看沈阳故宫的样式,几乎和当地的房子式样类似,只不过是红墙黄瓦、描金镶宝,多加了些修饰罢了。或许根本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