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华殿为首的两翼各殿

1521年,明朝的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这位皇帝是单传,他死时又没有留下子嗣,为此,他的母亲张太后与首辅杨廷和经过商议,决定让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位。

这位朱厚熜此时只有15岁,住在湖广的安陆,也就是后来的湖北钟祥地区。

朱厚熜接到张太后的懿旨,立即从湖北赶到北京城。由于他尚未登基,大臣们便要求他从东安门进入紫禁城,并在外朝三大殿的东翼殿堂文华殿内居住。

朱厚熜住进文华殿以后,感到非常地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文华殿一直是明朝太子们居住的地方,而朱厚熜是来紫禁城里做皇帝的,他对这样的安排当然不能满意。

朱厚熜一生气,便拒绝登基,坐上皇帝的宝座。这可急坏了太后和大臣们,因为他们是商议了很久才决定立朱厚熜继承皇位的,更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

于是,大家在这位倔强的少年面前败下阵来,终于同意等朱厚熜正式登基后,便可从文华殿内搬出。

这年农历5月27日,朱厚熜正式登基,年号嘉靖,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

在这位皇帝登基的第二天,他便正式进入奉天殿内居住,享受皇帝的规格。

1536年,朱厚熜将文化殿改为皇帝的便殿,用于自己学习时使用。

这座文华殿后来在明末年间毁于战火,至清康熙年才重建起来,故宫内现存的文华殿便是康熙时期流传下来的古迹。

此殿于故宫外朝中轴线的东部,与西面的武英殿形成呼应,一文一武,东西辅翼,护卫着朝廷的外朝三大殿殿区。

故宫内现存的文华殿区是由文华门、前后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一个独立院落,这里已经辟为故宫博物院陶瓷馆,曾举办过大量陶瓷专题展览。

文华殿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

后殿为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

文华殿在建筑布局上,是三大殿的右翼,在功能上,则是外朝三大殿的补充。文华殿前有文华门,后有主敬殿,东西向有配殿。东侧还有跨院称传心殿,是“经筵”前祭祀孔子的地方。院内有一井名叫大庖井,井水甘甜,名冠京华。

明清两朝,每岁春秋仲月,都要在文华殿举行经筵之礼。清代以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等人充当经筵讲官,满汉各8人。每年以满汉各两人分讲“经”、“书”,皇帝本人则撰写御论,阐发心得,礼毕,赐茶赐座。明清两朝殿试阅卷也在文华殿进行。

明代设有“文华殿大学士”一职,以辅导太子读书。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

当然,作为故宫外朝三大殿的两翼建筑,不仅仅只有文华殿建筑群,在三大殿的东翼还有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翼除了武英殿,还有内务府等建筑。

其中,文渊阁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文渊阁坐北面南,阁制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构置。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6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

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简洁素雅。黑色琉璃瓦顶,绿色琉璃瓦剪边,喻义黑色主水,以水压火,以保护阁内收藏的书籍。

阁的前廊设回纹栏杆,檐下倒挂楣子,加之绿色檐柱,清新悦目的苏式彩画,更具园林建筑风格。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桥,石桥和池子四周栏板都雕有水生动物图案,灵秀精美。

阁后湖石堆砌成山,势如屏障,其间植以松柏,历时200余年,苍劲挺拔,郁郁葱葱。

阁的东侧建有一座碑亭,盔顶黄琉璃瓦,造型独特。亭内立石碑一通,正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背面刻有文渊阁赐宴御制诗。

故宫内现存的文渊阁是皇家收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

《四库全书》是一部汇集历代典籍精粹、囊括传统文化精华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丛书,乾隆帝专门为建造在宫廷禁地和皇家园囿的4座藏书阁命名。

除宫中的文渊阁沿袭明代之称外,另三部分别藏于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四阁又称“北四阁”。后又抄三部藏于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称“南三阁”。也就是说,以文渊阁为代表的内廷四阁之名,皆取法天一阁,体现了以水克火的理念。

外朝三大殿的东翼建筑南三所位于外朝东路文华殿东北,为一组殿宇的总称。在明朝时,这一带有端敬殿、端本宫,为太子所居。

其中原有殿名“撷芳殿”,清康熙年间太子胤礽之宫人于此居住。1746年,在撷芳殿原址兴建3座院落,作为皇子居所。

因其位在宁寿宫以南,故又称“南三所”,也称“阿哥所”或“所儿”,嘉庆朝以后多以“撷芳殿”代称整组建筑。

清代的皇子们,只有在幼年的时候可以居住在东西六宫享受父母之爱。到了10岁,就要迁出后宫,暂居紫禁城内廷两翼的毓庆宫或更为偏远的“南三所”,受封亲王后便彻底迁出紫禁城,到父皇赏赐的王府居住。

南三所共用宫门一座,面阔3间,进深一间,绿琉璃瓦歇山顶,当中开门,内外设有慢道。门内有一东西窄长的小广场,广场北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三所,每所皆为前后三进。

南三所的形制完全相同:南端有琉璃门一座,前殿面阔三间,中殿、后殿皆面阔5间,绿琉璃瓦硬山顶。殿前都有东西配殿各3间,中殿前有井亭一座。

此外,还有耳房、顺山房、值房、膳房、净房等殿宇。整个南三所共有房200余间。后来,三所又各添盖后罩房一座,黑琉璃瓦顶。

南三所位在紫禁城东部,按阴阳五行之说,东方属木,青色,主生长,故屋顶多覆绿琉璃瓦,并安排皇子在此居住。

同时,依封建礼制,南三所建筑的屋顶皆为单檐硬山顶或歇山顶,形制较皇帝所用的殿宇等级稍逊。

南三所建成后,嘉庆皇帝颙琰曾于乾隆四十年至六十年在中所居住,乾隆六十年受封太子后移居毓庆宫。嘉庆年间,皇子幼年时先住在毓庆宫,成婚后移居南三所。

此后,道光皇帝、咸丰皇帝都曾在此居住。宣统年间,这里曾作为摄政王载沣的起居所。

南三所不是某一建筑的名称,而是清宫皇子固定住所的俗称,还包括乾东五所、乾西五所几处。一般来说,皇子成婚封爵之后就要开府,迁出阿哥所,但也有成婚封爵之后仍留在“阿哥所”居住的。

乾东五所在乾清宫之东、千婴门之北。实际上是5座南向的院落,自西向东分别称东头所东二所、东三所、东四所、东五所。此区域在明代时就成为皇子的居住之处。乾、嘉、道三朝的多数皇子都居于此。

乾西五所位于乾清宫之西、百子门之北。与乾东五所一样也称“头所”、“二所”等。雍正以前的皇子多居于此。乾隆即位后,这里因是“潜龙邸”,乾西五所升格为重华宫、建福宫、敬胜斋等,不再居住皇子。

总的说来,外朝三大殿的东翼建筑南三所实质上就是锻炼皇子尽早自立的地方,具有育人功能。

故宫外朝三大殿的西翼武英殿是外朝中的一个偏殿,位于外朝午门以西,与文华殿相对称,体制相同。不同之处是内金水河从武英殿门前东流,文华殿则从殿后文渊阁前东流。两殿额名似是文华谈文、武英论武,而实际并不如此。

明代初年皇帝曾以武英殿作为斋戒之所,皇后也曾在此接受命妇的朝贺。但更多的时间是在这里从事文化活动。如皇帝经常召集内阁中书衔的官员中能写善画者在这里编书绘画。

现存的武英殿建筑群落成于明永乐年间,占地约1200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60余间,6500多平方米。建筑群为前后两重,由武英门、武英殿、敬思殿、凝道殿、焕章殿、恒寿斋、浴德堂诸殿堂以及左右廊房63楹组成。

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

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凝道殿、焕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间。院落东北有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

同时,武英殿在清代时,还是宫廷的修书之所,是皇室文化事业的核心。在这里修书、编书、校书最多时有上千人。

现存的武英殿正殿书画馆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我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为了感受经典,分享我国书画艺术的美轮美奂,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武英殿东西配房的典籍馆,用大量古籍善本、相关器物、书画等,多角度展现了清宫廷藏书、读书、编书、书籍装潢方面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在武英殿展出的书画作品有《洛神赋图》、《平复帖》、《游春图》、《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新岁展庆贴》、《诗送四十九侄帖》等。

外朝三大殿的西翼内务府是清朝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为清代时特有,始设于顺治初年。故宫内现存的内务府建筑群已不复存在。

[旁注]

三交六椀 是清代宫殿建筑门窗槅心花纹装饰之一。由3根棂子交叉相接,相交点以竹或木钉固定装饰成花心。正交法各夹角均为60度,斜交法中线偏30度相交,可以组成圆形、菱形、三角形等多种图案,形式非常丰富,是我国古建筑外檐装修中的高等级形式。

穿廊 指将两座建筑物从中间联系起来的廊房。它是厅堂和居室房间的补充,起着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我国古代北京官府中四合字的通廊常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受,就是因为运用了穿廊的格局。

倒挂楣子 是用于有廊建筑外侧或游廊柱间上部的一种装修,主要起装饰作用。均透空,使建筑立面层次更为丰富。有倒挂楣和坐凳楣子。倒挂楣子安装于檐枋下,楣子下面两端须加透雕的花牙子。坐凳楣子安装于靠近地面部位,楣子上加坐凳板,供人小坐休憩。

耳房 指正房或厢房两侧连着的小房间,这两个小房间不论是进深或是高度都偏小,如同挂在正房两侧的两只耳朵,故称耳房。如果每侧一间耳房,两侧共两间即称三正两耳。如果每侧两间,两侧共四间耳房则称三正四耳。小型四合院多为三正两耳,中型四合院为三正四耳。

朱厚照(1491年~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16年。他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非议。有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也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皇帝。总之,武宗富有戏剧性的一生是难以用只言片语概括的。

胤礽(1674年~1725年),清圣祖玄烨第七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很小便夭折,所以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他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皇太子。历经两立两废,最终以幽死禁宫收场,被追封为亲王。

[阅读链接]

在清代,论嫡庶,生下来的如果是男孩,刚坠地,即由保姆把持交给奶妈之手。配与保姆、乳母、针线上人、浆洗上人、灯火上人、锅灶上人。直至断奶,增加谙达,教授语言、饮食、行走等礼节。

6岁时,随众站班当差,教之上学,黎明即起,穿衣戴帽进入乾清门,混杂在诸王队列中,在御前站立;12岁教授满语;14岁教授弓矢骑射;16岁至18岁该结婚了,如果父皇在位,则住在青宫,俗称“阿哥所”。若父皇驾崩,即与他的亲生母亲分府而居,如果其母亲是皇后则例外对待。

为此,清代的皇子们很多都是在南三所内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