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为母亲始建慈宁宫

1521年农历五月的最后一天,是嘉靖帝登基后的第三天。在这一天,嘉靖帝下旨将自己的母亲蒋氏从湖北接到了北京。

原来,嘉靖帝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早在两年前就已去世了,他的哥哥也在早年夭折。所以,在当上皇帝前,嘉靖一直和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

嘉靖帝是一个孝顺的皇帝,当他当上皇帝以后,他当然也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当上皇太后。可是,现在的皇宫中还住着那位张太后呢,嘉靖帝的母亲来了,又应该住在哪里呢?

在这种情况下,嘉靖帝决定为自己的母亲在紫禁城内重修修建一座漂亮的宫殿。

不过,由于这时明英宗刚登基不久,支持他的大臣又不多,所以他的这项计划直至10多年后才得以实现。

1536年,明英宗终于派人为自己的母亲在紫禁城的内廷西部,修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宫殿,此殿便是后来的慈宁宫。

这座宫殿是在紫禁城原来的仁寿宫故址上建成的,位于故宫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此宫殿修成后,在明万历年间遭到雷火被毁,现存的建筑是清顺治年间重修的。

现存的慈宁宫建筑群由慈宁门、慈宁宫、大佛堂、徽音左门和徽音右门等组成,建筑群大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

慈宁门位于广场北侧,内有高台甬道与正殿慈宁宫相通。院内东西两侧为廊庑,折向南与慈宁门相接,北向直抵后寝殿,即大佛堂之东西耳房。前院东西庑正中各开一门,东曰徽音左门,西曰徽音右门。

正殿慈宁宫居中,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此殿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

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东西两山设卡墙,各开垂花门,可通后院。

再说明英宗为母亲修成慈宁宫后,他的母亲蒋太后在此宫殿内住了两年便过世了。此后,慈宁宫一直作为归天老皇帝的妃嫔们入住。

1653年,清代的孝庄文皇后开始居住在慈宁宫,自此,这里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以及太妃等人的随居。

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为此,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

不过,在道光之后,随着清王朝走向没落,国库空虚,当时的孝和睿皇后不得不缩减宫中开支,慈宁宫才逐渐失却往日的辉煌。

此外,慈宁宫主要还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

[旁注]

双交四椀菱花槅扇 又称格门,由立向的边挺和横向的抹头组成木构框架。抹头又将槅扇分成槅心、绦环板和裙板三部分。槅心是主要部分,占整个槅扇高度的3/5,由棂条拼成各种图案。棂条分内外两层,中间糊纸、夹纱或安玻璃。室内槅扇多采用夹纱做法。

坎墙 是指一种类型的不高而且不承重的矮墙。在我国老式的建筑中,大房间里面的半截墙面,上部是档次不同的装饰性隔断,下部墙面就是“坎墙”。“坎墙”虽然不承重,但是现在楼房的“坎墙”是结构的一部分,对楼房受力的分布,对阳台的安全,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

朱祐杬(1476年~1519年),明宪宗第四子,生母宸妃邵氏。1487年7月30日受封兴王。他的儿子朱厚熜当上皇帝以后,加封他为兴献帝,庙号睿宗。之后,他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即后来的明显陵。

[阅读链接]

在清代,慈宁宫曾经出现过一段有趣的景象,就是这里成了太后们不敢住的太后宫,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清代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孝庄皇太后曾在慈宁宫居住至去世。此后的太后、太妃们都觉得自己的身份有点“压”不住这座令人敬畏的太后宫。

孝庄在清代早期威望极高。康熙皇帝极为孝敬自己的祖母,孝庄得病时,这位不信神的皇帝曾祈求上天,让自己减寿换得祖母康复。

孝庄75岁时去世,康熙悲痛欲绝,将棺椁停放于慈宁宫,并想就此将慈宁宫改为孝庄停灵的享殿,只是被众多大臣劝阻,认为没有这样的规制,最终只好作罢。但慈宁宫此后毕竟是鲜有人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