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地》
□〔俄国〕屠格涅夫
《处女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876年。
小说主要描写大学生涅日达诺夫是格公爵的私生子,一直由公爵家“抚养”和“培育”。1866年俄国发生饥荒,民不聊生。这年,涅日达诺夫也因与民粹派有来往而失去了公爵家的经济支援。为了生活,他不得不登报征聘工作。不几日,一个自称是自由主义政治家的沙皇御前侍从西皮雅京,找到涅日达诺夫,把他带到莫斯科自己家中;西皮雅京对妻子瓦连季娜说,他从彼得堡给儿子请了一位家庭教师。
有一天,瓦连季娜的哥哥马尔凯洛夫来访,瓦连季娜以讥讽的口吻向涅日达诺夫介绍说,她哥哥正在对农民实行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庄园的东西,3/4分给农民,1/4留归自己,甚至这样他还觉得自己拿得太多了。西皮雅京待他的内兄也很冷漠。大家都把他看作一个怪人。然而涅日达诺夫同马尔凯洛夫却一见如故,互相视为知己。涅日达诺夫应马尔凯洛夫之邀,来到他的庄园。他眼见庄园管理得很糟,主人也承认自己的试验是失败的。农民对马尔凯洛夫的改革措施不仅不支持,而且坚决反对,弄得他一筹莫展。但马尔凯洛夫却以赞赏的口气向涅日达诺夫谈起索洛明的事迹。索洛明是个平民出身的青年,从英国留学归来后经营一家纱厂;他在厂内实行一些改革,甚至还办起了学校和医院,很受工人欢迎。马尔凯洛夫答应以后有机会介绍他们认识。
涅日达诺夫回来后,瓦连季娜关心地向他打听哥哥的情况。西皮雅京的外甥女玛利安娜告诫涅日达诺夫要谨慎小心,因为舅母长得虽然象圣母,可是她心中除了自己谁都不爱。瓦连季娜一心要玛利安娜嫁个贵族。当她发现哥哥爱玛利安娜但遭到拒绝时,便装出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当她觉察出玛利安娜同情并喜欢接近涅日达诺夫时,就“无意中”向玛利安娜透露家庭教师的卑微身世,同时又以怜悯的口吻向人散布外甥女是如何地孤苦清贫。玛利安娜憎恨舅母的虚伪与自私;她和一样寄人篱下的涅日达诺夫心心相印。她有时觉得自己简直是在为全俄国被压迫者受苦,她为他们生气,为他们不平,但同时又感到自己人微言轻,无能为力。她的坦率和信任深深地打动了涅日达诺夫,他也向她吐露了自己的一切。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情。
涅日达诺夫应马尔凯洛夫之邀同去拜访索洛明。他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索洛明认为俄国不会马上发生革命,因为老百姓受环境所迫对革命很冷淡,而没有他们的积极参加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因此需要有长期的准备。马尔凯洛夫慷慨陈词,要求“立即行动”。索洛明并没有反驳他,只是细心地倾听着。涅日达诺夫也认为目前“社会没有同情,人民缺乏觉悟”,不过他认为现在不是讲空话的时候,而应有所行动。索洛明说,我们应该边等待边把事业推向前进。马尔凯洛夫闷闷不乐地说:“我们不需要渐进派。”
涅日达诺夫向玛利安娜称赞了索洛明。她迫切希望到民间去工作。她打算同涅日达诺夫逃离舅舅家。
舅母一直在留心玛利安娜的言行。矛盾终于爆发了。舅母骂玛利安娜不知羞耻,忘恩负义,而玛利安娜则大胆承认自己对涅日达诺夫的爱情,揭露舅家对她的盘剥。涅日达诺夫当天就被解雇了。玛利安娜同他一起离去,开始了新的生活。
索洛明把他们俩藏在工厂里。他们希望工作。玛利安娜要求轰轰烈烈地干一场,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索洛明告诉她:首先要活下去,“给一个长头癣的孩子梳头也是一种牺牲……也许是在拯救祖国呢!”玛利安娜真心诚意地照索洛明的话去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可是涅日达诺夫在同“实际生活的接触中”灰心了。他听不懂老百姓的话,也厌恶自己身上穿的破衣烂衫。他觉得革命象在做戏,既荒唐,又可笑。
这时马尔凯洛夫正在发动农民抗税抗捐。涅日达诺夫怕人说他胆小,心血来潮,外出演讲,高呼打倒地主,取消捐税……最后被人灌得酩酊大醉。
不久,消息传来,马尔凯洛夫竟被农民押送到省公署去了。西皮雅京担心事态闹大,连累自己,想让马尔凯洛夫表示悔过,悄悄了结此案。谁知马尔凯洛夫拒绝了。于是西皮雅京恼羞成怒,说出涅日达诺夫也是他的同党,要求惩办。省长派人四处搜捕。
涅日达诺夫酒醒后痛苦地向玛利安娜承认他怀疑自己的能力,更怀疑事业本身。可是玛利安娜毫不动摇,坚信自己的事业。涅日达诺夫痛切感到联结他们的纽带断了。然而玛利安娜表示将永远爱他,愿意同他一起逃离此地。这时索洛明进来催促他们赶快逃跑。涅日达诺夫趁玛利安娜去收拾东西时恳求索洛明日后好好照顾她。索洛明答应了。涅日达诺夫独自来到园子里,朝自己胸膛开了一枪。
索洛明和玛利安娜结了婚,他们自己开办一个小工厂,实行一种合作原则。马尔凯洛夫被判了徒刑,西皮雅京又升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