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灯塔

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是地中海的明珠。被誉为古代世界 7 大建筑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就建在该城法罗斯岛防波堤南端。该塔约在公元前 280~ 前 278 年建成,毁于 1326 年大地震。

公元前 332 年,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途中占领埃及。他在前往埃及西部锡瓦绿州朝拜阿蒙神时,途经地中海滨的拉库台通村,看中了这儿的地理位置,下令以他的名字在此建立一座城市。到古埃及托勒密一世时(公元前 305~前 283 年)时,这座小村一跃成为繁华的大都市、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地中海最大的海港。由于对外商品交换发达,船只来往频繁, 迫切需要有一座灯塔来指引船只夜间航行,托勒密一世就命令当时埃及杰出的工匠索斯特拉特设计建立灯塔。前后历时 5 年,在法罗斯岛上终于树起了

高达 135 米,占地约 930 平方米,全部为石灰石、花岗岩、白大理石和青铜筑成的亚历山大灯塔。

关于这座灯塔,阿拉伯史学家伊本·谢赫(公元 1132~1207 年)于 1165 年访问亚历山大,写成了《艾列夫巴》一书,较详尽描述了灯塔。1909 年, 德国工程师特里希根据各种文献绘制了灯塔的复原图。这两份材料是现今了解灯塔的主要依据。

亚历山大灯塔的塔基用耐海水腐蚀的玻璃块填实,隙间灌以熔化的铅水。塔身是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下层塔身底部呈正方形,塔身随着上升逐渐收缩,高约 71 米,底部每一边长为高度的一半,上面四个角各安置一尊海神波赛敦的儿子口吹海螺号角的铸像,以此来表示风向方位。中层呈八角形,高 38 米,用华丽的大理石镶砌。塔楼四周建有许多精致的铜像,传说有的铜像会昼夜鸣钟报时,有的铜像手永远指向太阳,跟着太阳移动,日落西山,手指自动下垂。上层呈圆柱形,高约 9 米,上层塔身之上是一圆形塔顶,其中一个巨大的火炬不分昼夜地冒着火焰。塔顶之上还铸着一尊高约7 米的海神波赛敦青铜立像。

塔内约有 300 个房间可以驻兵,还装置有巧妙的铜镜,可以从塔顶观察

海面动静。而其高大的身躯据说在距离它 60 公里的海面上就能看到,由凹面

金属镜反射出来的耀眼的火炬火光,更使夜航船只在航行到距它 56 公里的地点就能够找到开往亚历山大港的航向。

然而,亚历山大灯塔却几经磨难。公元 7 世纪,灯塔就部分被埃及国王

拆毁,公元 880 年修复。约在公元 1100 年左右,八面体部分被地震毁坏,仅

留底层。公元 1326 年,灯塔全部为大地震所毁。

1447 年,埃及在旧址上修建起一座石头堡垒,并一直保存至今。1966 年被开辟为埃及航海博物馆,展出绘画、模型、实物等,介绍埃及的造船业和航海史。

1993 年,为了弥补亚历山大灯塔倒塌后给人类文明造成的这一大损失, 埃及政府在亚历山大市区的黄金地带,即亚历山大会议中心和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附近,重建了亚历山大灯塔,为古城亚历山大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