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毫无所获

当时,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噬菌可能发生突变,以致影响到它们攻击细菌的能力;我们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突变。不过,部分噬菌会发生二次突变, 重新恢复攻击细菌的能力,其中一些经历两次突变的噬菌跟突变前一模一样,好像什么突变都没发生过一样。另外一些却有不同的变化:它们攻击细菌的速度比正常时较快或较慢,因此细菌的繁殖也较正常速度稍快或略慢。换句话说,“负负得正”的“反突变”(back mutation)会发生,但噬菌恢复正常的情形不一定很完美,有时候它们只能恢复一部分的能力。

艾德加建议我做个实验,看看反突变是不是在 DNA 螺旋结构中的同一位置上发生。我非常小心地做了很多繁复实验之后,找到了三个反突变的例子, 发生的位置都很接近——事实上,比大家曾经观测过的例子都更为接近—— 噬菌原有功能也回复部分。这是一项冗长的研究工作,整件事情也要靠点运

气,因为你必须耐心等待二次突变的出现——而那是十分罕见的。

我不断思考如何使噬茵更常发生突变,以及怎样能够更迅速地观测到它们,但还没有想到方法,暑假已经过完了,我也逐渐对这个研究题材失掉兴趣。

这时,我的休假年快到了(注:美国的大学教授每授课若干年——一般是 6 年——便可休假一年。在这一年间,他们可随意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 我决定把这一年花在同一个生物实验室上,但选择不同的研究题材。我跟梅索森(Matt Meselson)做了一些研究,再和一位来自英国、人很随和的史密斯(J.D. Smith)合作。我们的研究题目跟核糖体(ribosome)有关, 那是一种在细胞内的双球体,含有大约 50 个蛋白质,能够从“信使核糖核酸”

(mRNA,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制成蛋白质。利用放射性追踪剂,我们证实了 RNA 可以从核糖体分离出来,也可以被放回去。

我很小心地进行每个步骤、测量数据,尽力控制所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可是过了 8 个月之后,我才想到其中一个步骤做得太不周密了。在那个年代,从细菌取得核糖体的方法,是将培养好的细菌跟铝氧土(alumina, 又称矾土)放在研钵内研磨。其余的步骤都是跟化学作用有关的,全都在控制之下;但重点是我们研磨细菌时,推动研杵的动作是无法重复的,因此我的实验什么成果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