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数学符号

那时我还试过自己编题目和定理。比方说,当我在计算一些式子的时候, 我会想这些式子在实际情况下可否派上用场。例如我编过一堆跟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题目,但我的题目不像传统那样已知两边求第三边,我给的已知条件是两边之差。典型的实际例子是:这里有根旗杆,从杆顶垂下一根比旗杆长 3 英尺的绳子。把绳子拉直时,它的末端距离杆底 5 英尺。我的问题是:旗杆究竟有多高呢?

我研究出一些方程式,用以解答这类题目。而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三角数学上的某些关系,像 sin2+con2=1 之类。事实上在这之前数年,当我还只有十一二岁时,便曾经从图书馆借过一本关于三角的书来读,不过那本书早就还回去,不在手边了,依稀只记得三角谈的净是正弦及余弦之间的关联。于是我动手画了些三角形,把所有的三角方程式弄清楚,一一加以验算证明。我又从 5 度的正弦值开始,利用自己验算出来的加角公式(addition angle for-mula)及半角公式(half—angle formula)计算出 10 度、15 度⋯⋯ 等角度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值。

几年后,学校里开始教三角课了,这时我还留着笔记。比较之下,我发现我的证明方法跟课本上的不一样。有时候,由于我没有注意到某个简单的方法,结果花了许多力气、绕了一大圈才找到结果。但有些时候,我用的方法可聪明极了,书中所用的方法却复杂无比!因此我跟课本可谓互有输赢。

做这些计算时,我很不喜欢正弦、余弦和正切等符号。我觉得“sin f” 很像 s 乘 i 乘 n 乘 f!因此我另外发明了一套符号。我的符号跟平方根有点类似,正弦用的是希腊字母Σ,最上的一笔拉出来,像伸出一条长手臂般,f 就放在手臂之下。正切用的是 T,顶端的一笔往右延伸。至于余弦,我用

的是Г,但这符号的坏处是看起来很像平方根( )的符号。

那么,反正弦的符号便可以用同样的Σ,不过左右像照镜子般颠倒过来, 换句话说,长手臂现在伸向左边,函数 f 放在下面。这才是反正弦呀!我觉得教科书把反正弦写成 sin-1 的方式简直是发神经!对我来说,那是 1 除以sin f 的意思;我的符号强多了。

我很不喜欢 f(x),那看起来太像 f 乘以 x 了。我更讨厌微分的写法: dy/dx,这令人很想把符号中的两个 d 互消掉,为此我又发明了一个像“&” 的符号。对数(Logarithm)比较简单:一个大写 L,下面的一笔往右延伸, 函数放在手臂上便成了。

那时候我觉得,我发明的符号绝对不会比大家都在用的差,而我用哪一套符号也跟其他人无关,可是后来我发现其中关系很重大。有一次当我跟同学讨论问题时,我想也不想便开始用我的符号,同学大叫起来:“那些是什么鬼东西?”于是我醒悟到,如果我要跟别人讨论,便必须使用大家都知道的标准符号。往后,我终于放弃了使用我那些符号。

除此以外,我还发明过一套适用于打字机上的符号,就像 Fortran 电脑语言用到的符号那样,使我能用打字机来打方程式。我也修理过打字机,用回形针及橡皮圈;当然,我不是职业的修理人员,我只不过是把出了毛病的打字机修到勉强可用的地步而已。不过对我来说,最有趣的是发现问题在哪里,想出法子来把它修好。这些跟解谜一般好玩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