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拉菲莫维奇创作的艺术特色
绥拉菲莫维奇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他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无产阶级和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依靠与劳动人民的紧密联系,创作出能够反映时代进程的作品。他的创作反映了苏联人民解放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些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苏联人民不仅摧毁了沙俄专制制度,而且要砸碎私有制在人们心灵上铸成的精神枷锁。它既展现了苏联人民的自发斗争,也展现了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所进行的自觉的斗争。正如作者自已所说,他是“一个用艺术体裁编写年代纪的作者”。他的作品可以称为苏联人民革命的艺术编年史。
绥拉菲莫维奇的创作,不仅在内容上有其巨大的认识意义,在艺术上也具有鲜明的特色。科罗连柯曾这样评价绥拉菲莫维奇的小说:“形象的、压缩的、有力的、美丽的语言,灿烂的、清新的描写,草草写的,但仍旧是活龙活现的人物——这一切对读过这些素描的人来说,都不能不
</PGN0115.TXT/PGN>受到注意的。”
绥拉菲莫维奇为了结合急遽变化的时代脉搏,用自己的作品去配合苏联人民的革命斗争,所以,他总是迅速、准确地捕捉生活中的某一片断来构思作品。因而他的创作,无论是短篇、中篇,还是长篇小说,都写得像“素描”。他长于简笔勾勒,以“压缩”的有限的画面去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如短篇小说《浮冰上》,仅写一次冬猎的情景,却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苦难生活; 长篇小说《铁流》也只是撷取苏联国内革命战争中一个片断,却表现出在这一空前激烈的阶级斗争风暴中,人民群众的觉醒过程。在这些作品里,作者只截取生活的一角,却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使那些精彩的“素描”,有着较大的思想容量。
其次,绥拉菲莫维奇善于选择独特的角度去反映生活,并善于以饱含生活内容的特写镜头来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人物,以强化小说的艺术效果。中篇小说《沙原》只描写了两个悲剧故事,却深刻地剖示了私有制对人们思想的毒害和腐蚀。在小说《铁流》中,作者成功地运用了特写手法,犹如电影的镜头组接,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经过作家的巧妙构思,于是在作品中交替地出现了喜剧性的场面和悲剧性的事件,将</PGN0116.TXT/PGN> 作品构成为一个错落有致的整体。如每当急风暴雨式的鏖战之后,随即出现了风和日丽的战后的小憩。作者以富有节奏、活泼、跳跃,但不零乱的画面, 多角度地表现了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人民革命队伍的成长。这种表现作者时而写人民群众的群像,时而又用特写镜头表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个人,有背景, 有人物,笔墨虽简,却疏而不漏。
再次,由于绥拉菲莫维奇写的是“素描”式的小说,所以他非常重视小说的情节描写。这是他与其他的俄罗斯作家不相同的地方。他的小说除早期作品《浮冰上》有专门段落的自然景色描写之外,很少有独立的自然景色描写。绥拉菲莫维奇显然受了屠格涅夫关于自然描写的影响,写得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但他又有所发展。他的自然景色的描写不仅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而且有突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如在《沙原》中描写那衰老的磨房。
“谷仓里不是磨盘在轰响,不是木制的齿轮在争着敲击,而是惟一的石头迂缓地像老人似的沙沙响着,面粉就吝啬地,以一道几乎觉察不出的细流撒着。它撒着,撒着,而忽然沉思地默想起未,戽斗也就在白
白的</PGN0117.TXT/PGN>期待中张口站着,面粉屑困倦地徐徐飘落下来,接着,一股细得可怜的水流重又发白和颤动地摇曳着了。”
这段景物描写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衰老的磨房,也使我们看到了那衰老的磨房主的精神世界和那颤巍巍的身体。这种自然景物的描写是小说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铁流》中的自然景色描写与作品的情节发展也是紧密联系着的,可以说它跟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小说开始,作者写道:
“村镇的花园、街道、房屋、篱垣,都喘息的沉没到那昏暗的、暑热的、云雾似的灰尘里了,只有那塔顶似的白杨树顶,尖尖的在窥视着。”
大自然的一切,都赋予了阶级斗争的烙印。它们也和广大的贫苦农民一样,“沉默到那昏暗的、暑热的、云雾似的灰尘里了”。白杨树顶也在关注地“窥视着”人们的斗争、人们的命运。自然景色是与人们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值得注意的是《铁流》中的河水声,像一条纽带似的连接着斗争的锁链。在小说中,作者用</PGN0118.TXT/PGN>那奔腾、喧嚣的河流作为这活的人流的不停地进军的背景。我们在作品中,不断地看见和听见“奔流的水的不断的喧嚣声”,“骚扰的奔流”,这一切都和人的“铁流”相呼应,无论是紧张的战斗,还是刹那的平静,都是通过这股巨大的洪流的变化来衬托的。
绥拉菲莫维奇的创作,不是以纤细、雕琢著称,而是具有独特的朴素、自然、凝练、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几乎没有一篇有西欧文学中常见的那种冗长的心理描写和心理独白,他总是用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作家的这些艺术特色,特别是注意故事情节的特色,都与他的“素描”体的写法有着密切关系。而作家的这些特色,与中国小说艺术是接近的,这也是他的小说受到中国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PGN0121.TXT/P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