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我国气象事业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与气象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但是那时中国的现代气象事业,却几乎等于零。
竺可桢成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真正拓荒者。他知道,为了推进这一事业, 有两件事最为重要:第一,建立全国范围的气象观测站。只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大面积的区域进行长期定点的连续观测记录,从而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才能把气象学建立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第二,必须着手培养气象人才,中国只要有了一支数量众多的气象人才队伍,这个事业就一定能干下去,并会越干越好。
1921 年,竺可桢在东南大学(后来的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建起了第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气象站,并正式开始了观测记录。从那时起,他以自己特有的韧劲,开始了建立全国气象观测站的艰苦工作。要知道,在那内忧外患
的年代,要办成一件正经事是那么难啊!但是,经过八九年的不懈努力,他东奔西跑,苦心经营,终于在全国范围建起了 40 多个气象站和 10 多个雨量观测站,先后开展了高空探测、无线电气象广播和天气预报。这个数量很有限的气象观测网,就是我国整个现代气象事业的最初基础。
气象观测是件极其琐碎艰苦的工作。每天要对各种数据一个不漏地忠实记录,不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气象观测除在地上的定点观测外,还要通过放气球进行高空观测。20 年代,竺可桢在南京,通过释放 160 次高空气球以及其他各种方法的观测实验,终于掌握了南京地区天气的某些规律。他在
《南京三千米高空之风向与天气预测》的文章中写道:南京 3000 米上空若刮
西北风,并且是从地面向上逆转,天气则晴,若 3000 米高空刮西南风,则
24 小时内将有雨。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相当准确地预报南京地区的天气。竺可桢还在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气流运行,特别是东南季
风与中国雨量的关系。他指出,夏季季风的水汽,是中国大陆雨水的主要来源,每年气候变暖,我国降雨带便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若季风强,则往往长江流域主旱,华北主涝,季风弱,则相反。
竺可桢自回国之日起,就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气象学教育工作。他先后担任中央大学地学系的教授和主任,浙江大学校长,气象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会长。解放后历任中科院副长,地学学部主任。他知识渊博,热爱学生。他循循善诱,热心科普事业。有一次,他在东南大学广场做演讲,从天上的28 星宿,讲到无数的中国古代天气谚语,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讲到地球、航海、灯塔,从测量讲到野外实习⋯⋯学生们听得如醉如痴, 从傍晚直到深夜都不肯离去。
在竺可桢的培育下,一大批气象人才成长起来。这些人,后来多数成为新中国早期气象工作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