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中
划时代的大发现
裴文中是我国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他一生为我国的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及考古学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震惊世界的卓越贡献。
一、“北京人”
裴文中的第一个杰出贡献,是 1929 年 12 月 2 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挖掘出一个完整的“北京中国猿人”(俗称“北京人”)头盖骨。这一成就, 被专家们称为“划时代的发现”。
由于人类头骨化石最体现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古人类形态特征、体质发展水平,所以,世界上所有人类学工作者,都为能找到一个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而不断地探索着。
1928 年底,周口店龙骨山的挖掘工作碰上了坚硬的石层。同时,又由于当时的政府对科学不重视,采掘经费十分紧张。一些人对挖掘工作失去了信心,认为石层下不会有什么化石。但裴文中凭着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带领工人用钢钎、铁锤、炸药,继续挖着。
1929 年,有威望的国内外学者先后离开周口店,去西北、华北等地考察研究。全面负责开掘周口店的工作落在年轻的裴文中肩上。
成功永远属于勇敢攀登的人。周口店的挖掘工作在艰难困苦中战胜了坚硬的石层之后,又露出了比较松软的土石层,渐渐出现了化石。继 1927 年,
1929 年发现了更多的动物化石和“北京人”的牙齿和头骨碎片。这说明人类祖先的确在龙骨山附近住过。裴文中决心找到更有价值的北京猿人化石。
11 月底,一场大雪过后,天气更加寒冷。这时,在北裂缝与主洞相交处, 露出了一个小洞,洞口的裂缝只能容一人进去。为了探明情况,裴文中顾不得洞的深浅,亲自下去探查。他腰里系了根绳子,由洞上的工人拉着,悬空而下。到洞里一看,嗬!有这么多动物化石!裴文中高兴极了。
1929 年 12 月 2 日下午 4 点左右,在主洞偏北的下洞附近,一件奇特的东西映入裴文中眼帘。过来一看,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是猿人!”在场的工人都围过来,果然是大家朝思暮想的猿人头盖骨。拨去上面的松土,露出头盖骨的顶部。头骨一半埋在松土里,一半卡在硬土里。
冬季天短,还不到 5 点钟,已是暮色苍茫。北风灌洞,寒气袭人。裴文
中与工人们在在 12 米深的洞穴中,点着蜡烛,手持铁锤和凿子,小心翼翼地挖着。虽然天气寒冷,但裴文中由于紧张的工作,反而浑身发热,头上冒汗。天色更黑了,他使用撬棍想把头骨撬出来,结果头骨的一部分被震碎了,他懊悔极了。但这却使他知道了这个猿人头骨有 10 毫米多厚,比现代人的头骨厚得多。头骨终于被挖掘出来。50 万年前人类祖先的头盖骨重见天日了。这时的裴文中还不到 26 岁。
这一伟大的发现,震动了全国、全世界学术界。它为“从猿到人”学说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得过去关于猿与人之间存在一种过渡类型的预言,得到了有力的证明。把当时古人类学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从此,西方所谓中国没有新石器历史阶段的论断,被彻底推翻了。
由于他们精心的工作,从猿人洞内发现了约代表 40 多个个体的“北京人”化石,数以万计的石器,大量的用火证据,以及近百种哺乳动物化石。
二、“山顶洞人”
裴文中及其同事在周口店发掘工作中的又一重大贡献,是发现了“山顶洞人”。1930 年,在“北京猿人之家”靠近西端向南伸展的一个大裂缝的最高处,发现了比北京猿人晚得多、距今只有 18000 年的人类寄居地——山顶洞。1933~1934 年集中力量系统开掘。从洞中挖出许多零碎的东西:单个的牙齿,牙根很短,完全与猿人的不同;破碎的头骨很薄,也与猿人头骨大不一样。所有的化石都与含猿人层中得到的完全不同。因而,裴文中很有把握地认定,山顶洞是旧石器后期人为类的寄居地。从头骨和其他骨化石看,山顶洞人跟现代人在体质上已没有大的区别。洞内发现的青鱼化石表明,山顶洞人已能够捕捉约 2 尺长的大鱼作为食物,他们的食谱较前又扩大了。另外, 还发现了大量用作装饰品的石器、穿孔的牙、鸟的骨管、穿孔的小砾石和石珠等随葬品。
山顶洞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不仅使人类发展史上的“新人阶段”在中国有了代表者,而且对于对比研究代表直立人阶段的北京猿人,也具有直接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开掘方法上,也是裴文中最满意的。他曾说,开掘山顶洞的工作,是他在周口店 7 年时间里所做的“最精密、记录最详的工作”。
三、“白莲洞”
解放后,裴文中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青春焕发,更加热情地投身于我国古人类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中。1956 年以他为首的中科院大型考察团在广西找到了“巨猿”原生地,并发现了一个神奇的山洞——白莲洞。在洞内裴文中发现了 4 件石器。经鉴定,认为该洞堆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由于他的成就卓著,1957 年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接受为名誉会员。
对白莲洞文化遗址的研究,获得了证明人类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
时代过渡的大量材料和数据;证明了裴文中早在 30 年代就撰文提出的广西可能存在中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是正确的;丰富了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内容, 对当时人类的生活环境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
四、中日古交通
经过长期酝酿和研究,1978 年他与盖培合作,完成了一篇闪耀着学术新光的重要论文《从古文化及古生物上看中日古交通》。论文中运用有力的化石证据,指出生活在 40~50 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周口店文化与日本 8~3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非常相似。同时证明,在第 4 纪时日本同中国大陆连在一起,许多动物是从中国华北地区通过当时尚未变成海洋的黄海东部和东海,跑到了日本。这一结论得到国内外考古专家的强烈反响和赞同。
197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史前学和原生协会,推荐裴文中为名誉常务理事。1982 年国际第 43 纪研究联合会推荐他为荣誉会员。
裴文中教授在半个世纪里所作出的贡献,正如我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先生曾指出的: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揭开了人类的历史推到了四五十万年以前;确立了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地位;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在那时已具备了创造和发展文化的能力,他们已能创造和使用工具——石器,已会用火和保存火,劳动创造了人类。
裴文中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是来之不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