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的振兴

叶渚沛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几个著名科研机关和工厂里工作过 8

年。这 8 年中,他所追求的不是生活上的安逸和享乐,而是在世界第一流的大企业里,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富有实际经验的冶金专家。

1933 年底,叶渚沛满怀“科学救国”的抱负,回到了祖国。国民党政府委任他为“国联设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的化学专员,同时还授予他一张少将军衔的委任状。他满以为自己平生的夙愿可以实现了。时间不长,国民党政府的种种卑劣行径打破了他的迷梦。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更使他大失所望。在跟随国民党政府撤退的列车上,他把那张被有些人看得比黄金还贵重的委任状,给猫擦了粪便。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广大沦陷区的人民奋起抵抗,燃起熊熊的抗日烈火。这使叶渚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他把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这些与敌寇浴血奋战的中华优秀儿女身上。他用自己的收入,资助奔赴延安的革命青年;他利用自己的住宅,掩护被追捕的共产党员。

1938 年初,叶渚沛跟随设计委员会来到武汉。3 月的一个晚上,突然有两位外国人登门来访。一位是国际进步新闻工作者路易·艾黎,另一位是诺尔曼·白求恩大夫。白求恩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尽艰险,几经周折,才踏上中国的国土。在旅途中,医疗器械全丢光了,旅费也用完了。怎么办呢?艾黎带他找到老朋友叶渚沛。叶渚沛知道了他的来意之后,毫不犹豫地向白求恩置办了行装和器械,送他登上去延安的旅程。临行时,白求恩一再道谢。叶渚沛拉着他的手说:“您来帮助我的祖国打仗,应该道谢的是我。”此后,他与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叶渚沛心灵的天平上,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他的政治态度也以此为依据。1941 年,皖南事变发生以后,国民党政府一面进行新闻封锁;一面利

用它的喉舌造谣中伤,攻击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势下,迫切需要通过外交渠道,澄清事实真相。当时我们党和各国驻华使馆没有直接联系,于是派章汉夫同志去找叶渚沛,请他穿针引线。他慨然应允,为周恩来副主席与英国使馆代办安排了一次秘密的会晤。几天之后,英国广播电台播发了这次会晤的内容,使国民党新闻机构非常被动。后为,国民党特务嗅出痕迹,开始对叶渚沛注意起来。1944 年,叶渚沛设法找到一个出国考察工业的机会,才摆脱了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