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20 世纪 20 年代的法国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法国

一、1919 年的议会选举和“国民联盟”执政

[1919 年的议会选举]1919 年 11 月,法国举行战后第一次议会选举。7

月 12 日,发布关于选举改革的法令,规定众议院议员按比例代表制的名单投

票选举,每个省按 7.5 万名法籍居民选出 1 名议员,凡超过 3.75 万名居民的,

有权增选议员 1 名;每个区域的候选人名单,由得到法律手续认可的候选人

集团提出,并在报上公布,但必须有该区域 100 个选民的签名支持才有效。这一改革有利于右翼政党取得议会中的多数。11 月 16—30 日,展开了议会的选举活动。共和联盟与共和民主同盟等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政党组成“国民联盟”,提出竞选纲领,把“反对布尔什维克和社会无秩序”、“保卫文明”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它还向人民许诺:保卫共和制、维护社会与宗教的和平、国家与学校的世俗化、恢复被解放的地区、优抚复员军人、严格实现凡尔赛条约等等。企业主为大资产阶级竞选拨出巨款公开表示支持。大多数报纸也为“国民联盟”的候选人摇旗呐喊。一切右派组织都站在“国民联盟”一边,甚至连激进党领导人也附和他们。唯有社会党反对“国民联盟” 的候选人,号召人民反对垄断资产阶级、保卫八小时工作制、保卫工会权利、实现运输业、银行业和冶金工厂的国有化、实行义务教育和普遍裁军等。由于选举法的改革,和民族沙文主义的宣传以及种种骗人口号的迷惑,“国民联盟”在选举中获胜。

[“天蓝色议会”] 11 月的议会选举使“国民联盟”取得绝对优势,在

613 名议员中,“国民联盟”占 437 名,即占议员席位的 2/3 以上。左派在

选举中遭到严重削弱。统一社会党的议席由 1914 年的 101 席减为 72 席,激

进党的议席由 1914 年的 288 席减为 138 席。从议员的出身地位看,贵族占 10%、上层资产阶级占 30%、中等资产阶级占 35%、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占

25%。

12 月 8 日,新选出的议会正式开始活动,波旁宫周围挤满了人群,议会大厅水泄不通。会上,右派议员在“民族主义”旗号下,联合一切保守派、教权派反对社会主义,攻击新生的苏俄。12 月 23 日,总理克雷孟梭在议会发表外交声明,公然提出:“只要俄国在无政府统治之下,欧洲就没有和平的保证。我们首先应执行我称为铁丝网包围的政策”,“在布尔什维克国家周围布置铁丝网系统,以阻止他们涌向文明的欧洲”。右翼议员以“老战士” 居多数,每逢议会开会,他们都身着天蓝色军装以显耀自己的身份。因此, 史册上就把 11 月产生的右倾议会称为“天蓝色议会”。1920 年 1 月 11 日, 举行参议院选举。1 月 17 日,选举德夏内尔(1856—1922)为总统。

[米勒兰的“国民联盟”内阁]1920 年 1 月 18 日,克雷孟梭受到众议院议长白里安的攻击而下台。20 日,米勒兰组成第一届“国民联盟”内阁。9 月 21 日,德夏内尔因病辞职。24 日,米勒兰当选为总统。他自称“无党派”, 实际上却倾向右派。米勒兰在政府宣言中保证实现《凡尔赛和约》,支持复员军人和残废军人、同通货膨胀作斗争。米勒兰对内实行反人民的政策,加

强对工人和工会运动的进攻。1920 年 5 月铁路工人总罢工。政府宣布“总动员”,逮捕工会领导人,解雇了 2 万多参加罢工的铁路工人。还禁止国家职员参加工会和罢工。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企业主拒绝同工会签订集体协议, 拒绝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在对外政策上,米勒兰继续推行克雷孟梭的反苏抑德政策。法国以凡尔赛体系的“主要维持者”自居,反对修改条约的任何企图,叫嚷要用德国赔款重建国家。反苏是米勒兰政府外交活动的主要方面,他给弗兰格尔、波兰白卫政府提供武器,派以魏刚为首的军事使团去波兰,帮助他们进攻苏俄。第三次武装干涉被粉碎后,法国仍允许一切白卫组织在法的反革命活动。法国竭力拉拢和控制东、中欧诸国,1921 年 2 月,同波兰签订了协定。同时给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以军事支持,并于 1920—21 年组成“小协约国”,成为法国反对苏俄、争霸欧陆的工具。1920 年 11 月,米勒兰政府为迎合教权派,与梵蒂冈重建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