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30 年代的法国社会和科技文化一、30 年代的法国社会

〔人口状况〕30 年代的法国人口基本稳定在 4100 万至 4200 万之间,略

呈增长趋势。据统计,1936 年至 1938 年间人口约增加 5 万人。可见法国人口的增长率是十分缓慢的,而出生率更是日益下降。1911 年,法国每户家庭平均有 1.97 个孩子,1926 年为 1.82 个,1931—35 年减少到只有 1.65 个,

1936—38 年更减少到 1.48 个。出生率之低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首。导致法国人口出生率下降除了历史的原因外,还在于: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约有 140 万男子在战争中丧生,其中大部分是青年男子,形成法国人

口史上明显的出生率低谷期。到了 30 年代,特别是 30 年代的中后期,这一低谷时期出生的人相继进入结婚生育年龄。由于他们人数奇少,因而必然导致整个法国出生率的普遍下降。第二,一战后,特别是 20 年代中后期的相对繁荣使第二、三产业大大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做工,农村人口减少,而工人为了确保和提高一定的生活水平,所生子女往往要比农村居民,尤其是西部和中部的农民家庭要少。第三,30 年代经济大危机造成大批工人和职员失业,失业青年中已到结婚年龄的青年人由于生活拮据无法结婚,这就促使法国结婚率大大降低。1926—30 年法国新婚人数为 339,400 人,1931—35 年下降为 308,200 人,1936—37 年则只有 276,100 人。结婚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引起出生率的降低。

法国人口增加的极度缓慢使人们惊叹“法国人越来越少了”。从 1900— 39 年,法国的人口只增加了 3%,而同期德国增加了 36%,意大利增加了 33%, 英国增加了 23%。美国甚至增加了 72%。人口资源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法国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阶级状况〕30 年代法国社会的主要阶级是农民、工人、中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

农民。法国农村人口约占法国人口的一半和就业人口的 1/3。与欧洲其他工业国家相比,农业在法国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农民绝大多数是自耕农,拥有大小不等的土地。此外也有一部分农业雇工。30 年代危机对法国农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危机使农产品价格猛跌,农民收入锐减, 再加上工农业产品间的剪刀差不断扩大,引起农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甚至大批自耕小农破产。随着危机的加深,农民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不断进行各种抗议活动。由于农民在选民中占据极大比例,左右翼政党都想利用农民的不满和愤慨。社会党在 1933 年建立了全国农民联合会,右翼政党则在农民中间大肆宣扬“合作主义”。法西斯组织也趁机在农村网罗追随者。

工人。法国城市人口在 1931 年占全国总人数的 51%,1936 年增至 52.5%。城市人口中人数最多的是工人。法国的工人阶级与农民不同,较早具有自己的阶级意识,富有革命传统。危机使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日益恶化,引起广大工人的失望和不满。因此,危机年代里工人的罢工斗争此起彼伏。但是, 工人阶级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构成极为复杂,一般分为高级技工、熟练工人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粗工三类,他们之间的工资待遇有着明显的差别,因

而社会地位也有所不同。特别是一战后,工人阶级中大量来自农民的新工人和外籍劳工,使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更趋复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和斗争性。

中产阶级。30 年代时法国中产阶级的人数相当可观。中产阶级的社会流动性极大,其内部构成较之工人更为复杂。它包括小厂小店的老板,工厂企业的管理人员,金融和商业团体的雇员和从事教育、医疗和司法的自由职业者。中产阶级是 30 年代危机的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但由于他们成分复杂, 使他们无法形成一支统一的阶级力量,共同斗争,而往往是根据自身的利益, 追随不同的政治派别。

大资产阶级。处在法国社会顶层的是大资产阶级,其成员既有施奈德等老的大亨,又有雪铁龙等新的巨头。他们人数不多,势力极大。尽管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已在逐渐放弃政治,而实际上只是从政治前台转移到后台,利用手中的经济实力影响甚至左右政权。法兰西银行是他们的坚实堡垒。30 年代危机对大资产阶级虽有影响,但冲击不大。他们除通过垄断组织进行调节外,还得到了右翼政府的有效保护。此外他们还在危机期间收买和兼并了大批破产和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垄断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