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军机处

北京故宫,在隆宗门内高大宫墙的下面,有几间低矮而普通的瓦房,原是清代权势煊赫的全国政治中枢——军机处的所在地。

军机处是封建专制皇权步步加强的产物。谈起它,首先使人想到我国古代的宰相和内阁制度。

宰相的设置,始于春秋、战国年代。秦汉仍沿袭此制。宰相上对皇帝负责,下为“百官之长”,权力相当之大。不过历代宰相的职权范围和对他们的具体称谓,是不同的。君权、相权间也屡有权势之争,总的趋势是君权日张,相权日消。朱元境建立明朝后,开始还用宰相辅佐,但他权势欲重,猜忌心强,废除了历史上沿用了一千八九百年的宰相制度。只挑选些有才学的官员到内廷办事,称“殿阁大学士”。朱元璋死后,“内阁”成了正式的政府机构,大学十也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不过“内阁”的地位比往日的年相终究逊色一筹,宰相有定员定制,是法定最高政务长官,统管六部;内阁则无定员定制,是皇帝的“顾问”和“助手”,不统领六部,职权大小随皇帝的意见而定。内阁代替宰相,标志专制主义皇权进一步强化。

清王朝一切制度大体沿袭明代而又有所变动,内阁在名义上仍是最高政治机构,大学士的地位很高,为正一品,但实权都远不如明代了。顺治时, 由皇帝指派亲王、八旗旗主等满族组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重大机密事务,权力远在内阁之上。康熙时,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分散了皇权,成员又都是贵胄世爵,不谙政事,便刻意削弱它的职权,这时,随着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最高统治集团内的权力角逐,日渐激化,康熙末年更爆发了一场争夺王位的大搏斗。到了雍正帝执政的时候,为了巩固统治,便进一步扩大和强化皇权。

这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军报紧急频繁,必须迅速而缜密地处理。可是,内阁距宫禁太远,往来不便;那里耳目又多,易于泄密,因此雍正八年(1730 年)便在宫内隆宗门附近建板屋数间,称军需房,办理机密事务, 后来又改名为军机房、军机处。西北用兵告毕,军机处并未裁撤,因为它已成了专制君主的得力工具,职权反而大大扩充,乾隆上台后同样主张:“权衡悉由朕亲裁”,并把军机处的板屋,改成今日大家所见的砖瓦房。嘉庆时,

更是称颂;“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故而有助于君主专权的军机处。便绵延而下,存在了一百八十年,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为“皇族内阁”所取代。

军机处是个很特殊的,“一不四无”的政权机构。它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直接附属于皇帝之手。它无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方,称“值庐”,隆宗门内的瓦房便是),无定员、无长官、无属吏。人员由皇帝自己从亲王重臣中拣选,均是兼职,按资历地位分别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军机大臣俗称为“领班”或“首枢”。始初,每日只有“领班”见皇帝,后来傅恒为领班,担心皇帝说他“专擅”, 乞命由“独见”改为军机诸大臣“同见”。自此成为惯例。军机大臣一般是六七十岁的人,更有年逾八旬的,因此另外挑选“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楷”的官员充任“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主要是草拟谕旨和缮录文稿。

军机处的职掌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概括成八个字:总记机要,承旨出政。从中央内阁、六部、卿寺、到地方各省、驻边将军、办事大臣乃至四邻诸国的公文、奏报,各级官员为公私要事呈上的奏折,无不汇集于此。每日清晨五六时之际,军机大臣便要晋见皇帝,依次长跪,陈述和商讨军国大事,得到皇帝的指示后,退回“值庐”,或对呈文进行复核、审定,或撰拟谕旨下达,谕旨分两类:一类是“明发上谕”或“明谕”,交内阁抄发给有关衙门和官员办理;一类是“寄信上谕”或“密谕”,不经过内阁,写毕密封,加盖印信,由兵部派驿马传递,直送某省某官开拆。

在承旨出政之中,军机处特别干预了用人之权。凡属文武高级官员,诸如大学士、六部、督抚、将军、学差、主考、驻外使臣等,都由军机处开单请旨,尔后皇帝“钦定”。官吏凡在“军机处记名”的,就表示快被提升了, 遇有实缺,也要由军机大臣奏请皇上发放。此外,凡是盛大的典礼的组织、重大案件的审理,也常常有军机大臣参加。

军机处办起事来的特点,一是“速”,二是“密”。除每晨例行的谒见请旨外,昼夜都有人在“值庐”恭候,以备接见,从不误事。皇帝外出巡幸、谒陵、避暑,都有军机大臣相随。每日折奏无论是几十件或上百件,或明发或密谕,一律当天办完,从不耽搁一日。“密谕”的传递速度,十分可观。只要军机大臣在信封上注明,一日便可行 300 里、500 里,甚至“加快六百里”,快捷程度,前代罕见。军机大臣掌握机要之事,皇帝接见他们时,左右大监要一律退出。军机处的值庐是机密重地,不准闲人窥伺。内中使用的杂役人员,都是 15 岁左右不识字的幼童,俗称“小么儿”,皇帝经常派人在军机处附近稽查、监视,嘉庆时还传旨:自亲王至满、汉大臣都不得到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说,违者严惩。

总之,军机处在清代完全成了至关紧要的政治总枢纽。难怪《清史稿》上说。“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时的内阁,只负责办理日常本章和筹备庆典。清朝末年, 内阁更是形同虚设。但是,军机处本身并没有独立的实权,它“一不四无”, 地地道道的是皇帝的附庸。它的实际作用是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手中的力量。君主利用军机处,完全排斥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取代了“内阁” 的主要职权,甚至收揽了六部和地方的部分权力,可谓一举数得。

清代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或译署,它是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设立的,专门办理外交事宜,派出驻各国的公使,并经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军工、译文和派遣留学生等事务。

清政府原无外交机构,办理对沙俄的交涉,由理藩院兼管;朝鲜、越南等东南及西方诸国的使节,则统归礼部接待。而在对外贸易方面,乾隆 21 年(1756 年)后,只开放广州一口岸,并规定外商只能与公行商人联系,不准与官府直接往来。道光 22 年(1842 年),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才承认外国官员可与地方官府平等往来,并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道光二十四年(1844 年), 设立五口通商钦差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协调五口通商及对外交涉事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规定,中国增开天津、牛庄、登州、台湾、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清朝统治者不能不考虑如何应付这一新变局,当时主持签订《北京条约》的恭亲王奕等人,于咸丰 10 年 12 月初一(1861 年

1 月 11 日),向尚躲在热河的咸丰帝提出了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六条章程。没过几天,咸丰帝就批准了这个提议,总理衙门于是正式成立。

总理衙门设公所于北京东堂子胡同旧铁钱局。其体制仿军机处,由大臣和章京组成,总理衙门大臣,在诸王和大臣中选派,无定员。初设,大臣只派 3 人,即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和户部左侍郎文祥,其后人数增多,七

八人不等,最多达 10 余人,奕以亲王、首席大臣身份,兼顾总理衙门。光

绪 10 年(1884 年),他被慈禧太后撤去一切差使,直到光绪 20 年(1894 年)复出,但时间很短,光绪 24 年(1898 年)便死去。在奕罢职其间及死后,总理衙门由庆亲王奕领班。

总理衙门的章京,从内阁、部、院和军机处的司员、章京中挑选,经王、大臣考取引见,最初规定满汉各八人,后有所增加。

总理衙门的编制,除六部共有的司务厅和清档房外,还设有五个股,分掌各国事务和各类专门业务。这五个股是:

英国股:负责英、奥两国事务;管理各国通商事宜及各关税务。

法国股:负责法、荷、西班牙、巴西国事务;管理保护民教和招工事项。俄国股:负责俄、日两事务;管理陆路通商、边防疆界、庆典、礼宾以

及官吏升迁与考绩等。

美国股:负责美、德、秘、意、瑞、挪、比、丹、葡各国事务;管理埔保工务。

海防股(光绪九年增设):掌管北洋海军、长江水师、沿海炮台、造船、制器、学堂、铁路、电线、矿务等。

总理衙门设股,并非固定不变,前后时有增减,各股职掌也有所变换。总理衙门之下,还设有几个机构,主要是:

  1. 京师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 年)正式成立,目的在培养八旗子弟的外语人材,先后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和德文馆。同治五年(1866 年) 以后,又陆续增设了天文、化学、算学、格物四馆。同文馆设管理大臣,由总署大臣内特简。光绪 26 年(1900 年),八同联军侵占北京,师生星散。次年并入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

  2. 海关总税务司署。咸丰 11 年(1861 年)成立,同治四年(1865 年) 由上海迁至北京。设总税务司一人,各口分设税务司一人及帮办若干人,掌

管海关税务,但是,总税务司及各口税务司一直为洋员把持。

光绪元年(1875 年),清政府开始派遣常驻各国公使,分头等、二等、三等,都加钦差衔。公使由皇帝直接派遣,总理衙门负责具体安排及联系工作。

因考虑到新开口岸众多,已分布地区辽阔,不易兼顾,奕等人在奏请设立总理衙门之时,还建议在西北口岸分设通商大臣一人,分管各口事务。南方原设在广州的五口通商大臣,于咸丰 9 年(1859 年)移上海,办理

江、浙、粤、闽、内江各口通商、交涉事务,两江总督兼任,后又改由江苏巡抚兼任。同治五年(1866 年),改为南洋通商大臣,简称南洋大臣,从同治 12 年(1873 年)起,由两江总督兼任,此后成为定制。北方,咸丰 11 年

(1861 年)在天津设三日通商大臣,管理天津、牛庄、登州三口通商、交涉事务,但不加钦差衔,职位较低。同治九年(1870 年),改三口通商大臣为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授钦差衔,与南方相等。其职掌,主要是负责北洋洋务、海防、招商设局和铁路、电线等。

南北洋大臣与总理衙门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而是互相平行的。他们在各自辖区内,独立处理对外交涉,大事则奏陈请旨,听从皇帝吩咐;遇急事用电奏,由总理衙门代奏;有疑难问题,才与总理衙门协商。

南北洋大臣的职位长期操在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湘、淮系官僚手中。他们与奕等人倡导并推进了洋务运动。因此,以总理衙门与南北洋大臣为核心,在清政府内部便形成了洋务派势力,曾国藩、李鸿章等是地方洋务实力派,奕等则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

总理衙门从咸丰 10 年(1861 年)设立,到光绪 27 年(1901 年)改组为外务部,存在了 40 年之久,管理的范围,实际远远超出了外交及通商,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许多方面,成了清政府中仅次于军机处的举足轻重的机构。总理衙门的存在,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它赞助创办近代工业、筹设海防、兴办学堂等,客观上起了积极作用。当然,从整体上说,总理衙门的作用是与清政府日益反动卖国相一致的。中法战争后,改由庸碌贪鄙的庆亲王奕领班,更迅速走向腐朽。成为适合列强侵华需要的外务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