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中有多少外籍战士

在太平军中,来自非洲的战士,就有五、六十人之多。来自欧美,并有姓名、事迹可考的英籍者 5 人,美籍者 4 人,法籍者 2 人,意大利籍者 1 人, 希腊籍者 1 人。这 13 人中有六人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数字还不包括他们的家属。如英国人吟唎的夫人玛丽,就是在随军中遇难的。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称这些友人为“洋兄弟”,现代史籍中称之为“洋将”。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是英国人吟唎。他原为英国海军下级军官,1860 年 8 月同友人一起志愿来到太平天国,投身于太平天国革命。他 1866 年在伦敦出版所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包括作者亲身的叙述》一书,现名《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热情赞扬了太平天国革命,揭露清政府的腐朽和对人民的压迫、掠夺;抨击英国政府勾结反动的清王朝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臭豆腐与慈禧太后

清康熙八年,安徽省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进京考试名落孙山,欲归故里, 又苦于路费无着,只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维持生计,便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拐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有一次,豆腐卖不出去, 剩下较多,又时值夏季,怎么办?猛然他想起家乡有用豆腐制成酱豆腐的, 但具体不知怎样做法。于是他试着将豆腐切成小块,加盐及花椒封在坛里, 一直没管它。到秋凉之后,他才想起这些豆腐块来。这天,他刚打开坛盖, 一股臭气便扑鼻而来;再一仔细看,豆腐已呈绿色了。他好奇地入口试尝, 味道却很美。送领里人品尝,也一致称赞。从此,王致和臭豆腐扬名了。

王致和官运不通,屡试不中。到康熙十七年(公元 1678 年)他索性在延寿寺街路西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专做起臭豆腐的买卖来了。

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竟成了慈禧太后的御膳珍品。那时,御膳房每天要为慈禧准备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浇过的臭豆腐,而且必须是当天新从“王致和南酱园”买来的。但有时买晚了或赶上“王致和”停业盘底,买不到新的,太监们就只好用剩下的顶替。为人狡诈的慈禧为考验侍奉她的太监, 有一次在进膳时,把一粒花椒暗藏在臭豆腐中。到了第二天进膳时,慈禧拨开碟中的臭豆腐一看,那粒花椒果然还在,于是她严厉地处罚了主管太监。从此,太监们只好到“王致和南酱园”去求方便,以保证不误“上用”。

臭豆腐一经“上用”,身份更高了。“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均彩绘龙头,以示“大内上用”。王致和南酱园六个字,分做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鼎、鲁琪光书写。孙家鼐还为其写了两幅门联,一幅:“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酱配龙蹯调芍药,园开鸡趾钟芙蓉”。两幅门联四句的头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致和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