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陆的桥梁凤鼻头文化

凤鼻头文化分布于我国台湾省中南部海岸与河谷地区,跨越分布在台湾岛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台湾岛南端及澎湖列岛。其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至1600年。其典型代表是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

凤鼻头文化呈现了台湾西南部史前文化之发展。就类型而言,这一文化在时间上可分三期:自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为第一期,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至公元初年为第二期,自公元初年至十六七纪汉文化大量传入为第三期。3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都呈现着鲜明的大陆风格。

凤鼻头也称“中坑门”,位于高雄市林园区中门里中坑门聚落北侧,凤山丘陵南端前缘缓坡处,为一处海升后冲积平原所形成的台地,至今约有3500年至2000年的历史。

凤鼻头遗址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之大坌坑文化、绳纹红陶文化、夹砂红灰陶文化及凤鼻头文化等不同文化,遗址面积也非常广泛,是台湾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

第一期以细质红陶为主要特征,分布于大肚山至鹅銮鼻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代表性的遗址有台中县牛骂头遗址下层、南投县草鞋墩遗址、高雄县凤鼻头遗址的中层、屏东县的垦丁和鹅銮鼻遗址。

在遗址的居住区,发现一处房子的遗迹,长方形,东西向,看上去是干阑式建筑。在台南市的一个遗址里,还发现了粟粒遗迹。

从农具和粟粒看,那时台中、台南的远古居民的生活,已经从以采集渔猎为主,发展到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墓葬中已有石板棺,还有精致的陶器作为殉葬品。一些齿骨上有了拔牙的痕迹。

这一带红陶质地细腻,不含粗砂,色泽橙红或深粉红。橙红的多磨光,深粉红的多未经研磨。从制作工艺看,多以泥条或泥环盘结叠筑,外面抹平。

陶器纹饰有绳纹、席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个别陶片上还绘有深红色的勾连形图案或平行线。

陶器的器形主要有碗、盆、壶、瓶、罐、鼎等。这些红陶酷似祖国大陆东部沿海的原始文化遗存。

如果将凤鼻头文化与我国青莲岗文化,特别是较早期的青莲岗和马家浜文化中的红陶陈列在一起,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海峡两岸,原来竟是一群“同胞姐妹”。所不同的,只是来自凤鼻头的一群更“年轻”一些。

第二期以素面和刻纹黑陶为主要特征,广泛分布于台湾中南部各地。代表性的遗址有台中县营脯、南投县大马璘、台南市牛稠子贝丘、高雄县大湖贝丘、桃仔园贝丘以及凤鼻头贝丘的第三、四层等。

从遗址的分布与遗存看,这种黑陶文化所使用的自然资源要比红陶文化为广:

其一,黑陶文化的遗址不仅分布于海岸和河口的台地,而且伸入了河流的中游地区与高地。

其二,黑陶文化遗址多有贝丘,说明这个时代的住民,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规模,比上一期有显著扩大。

其三,黑陶文化在岛内各地的变异较大。尽管名之为黑陶,在同一风格之下,却还有红陶、橙黄陶、彩陶、棕陶等各种型制。

这种变异应视为各遗址住民对本区域特殊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所致。黑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是各遗址均有发现的黑皮磨光陶。该陶通体打磨、光泽黑亮、质硬胎薄。最薄的仅两三毫米。显示了较高的制作水平。黑皮磨光陶以轻便和单位容量大而著称。

另外,在制作技术方面,黑陶文化中首次显示了使用慢轮修整的痕迹,这对于台湾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凤鼻头文化第三期以印纹和刻画纹灰黑陶为主要特征,所代表的年代约在公元初年至公元16、17世纪之间,由于年代的晚近和汉文化的大量涌入台湾,这一期的原始文化遗存大都被近、现代文化的潮水淹没了。

从已发现的陶器看,其特征为:灰、黑几何印纹陶,以方格纹为主。这种陶器不仅与华东青莲岗、福建昙石山出土的几何印纹陶属于同一类型,而且在我国江南地区分布极为广阔。

几何印纹陶的创造者是古越族,越族第三次大举赴台是公元前110年以后的事情,这一时间与凤鼻头第三期文化的考古年代大致相合。而且很有可能,渡台之后的越人与大陆越人始终保持着经常的联系,这种民族交流必然促进文化的交流。

凤鼻头文化第三期陶器遗存有限,但在上述各遗址中却普遍伴存着铁器和玻璃珠。在北部高山族平埔人世居的处所,甚至还发现了当年采矿铸铁的遗存。这说明台湾平埔人与汉人颇有渊源,受汉文化影响深重。其铸铁技术是由大陆传入无疑。

从凤鼻头文化的发展不难看出,台湾的古文明和祖国大陆东南、华南地区的古文明属于同一文化系统,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

[旁注]

澎湖列岛 位于我国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是台湾省最早开发的地方。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祖国大陆文化的传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台湾。在文化的传播上,澎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干阑式建筑 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主要建筑形式。房屋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布置,地势低洼潮湿。这种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于其上立柱架梁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是原始巢居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贝丘 又称贝冢,我国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剩馀抛弃的贝壳为特征。大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有的则延续到青铜时代或稍晚。

[阅读链接]

1965年,考古学者张光直曾有计划发掘得知,凤鼻头遗址有大坌坑文化、绳纹红陶文化、夹砂红、灰陶文化等不同文化,遗址面积亦广,为台湾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

1991年,黄士强与刘益昌两位教授针对遗址范围与文化做研究,其所出土的遗物为台湾南部地区较早发现的,并涵盖有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之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凤鼻头型及凤鼻头文化等三个文化层,呈现台湾西南部史前文化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