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传统大戏南管戏

南管戏是清康熙年间由大陆传到台湾,属于闽南语系的“梨园戏”演化而来,包括有“七子戏”、“高甲戏”、“白字戏”三种。台湾的“七子戏”源自于福建泉州的童伶“小梨园”和成人“大梨园”。

一般狭义的“南管戏”即指“七子戏”。广义的南管指大陆南方语系之音乐,然而台湾所称南管戏,则指以南管包括南音、南乐、弦管等所演唱的戏曲。

梨园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福建泉州地区,主要流行于泉州一带,以及闽南方言区的漳州、厦门一带,后来流传至台湾及闽南华侨聚集的南洋各地。

南管戏是由宋代泉州古乐,融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宋代时,闽南剧团戏文沿用唐代遗制,故称之为“梨园戏”。

由于历史较为悠久,师承谨严,口传心授,保留有不少独特质朴的原始剧目,和《宋元旧编》中的南戏孤本,及其完整的音乐、曲牌和别具风格的表演艺术程序。

而南管戏曲文36大套中,除佛、道两套外,都和梨园戏剧本相同。

以南管的发展而言,东晋末期,北方中原民族大举南迁,中原文化因而传入福建闽南泉州一带;及至唐末,经王审知兄弟的推行,并吸收唐代大曲部分精华,与当地音乐结合,逐渐形成“南管”乐曲。

因当时福建泉州是对外最早的港口,商船云集,人口增加,文化日趋兴盛,民间娱乐场所应运而兴,于是一般艺人及爱好南音之士,遂竞相创作新词,使南音的内容更加充实。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管一方面吸取元曲的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管曲文。此外,当时各地声腔亦为南管所吸收、融合。

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管已相当成熟。

据说南管音乐曾获康熙帝之青睐,1713年康熙帝六十大寿。吴志、陈宁、傅庭、洪安及李义等人在御苑以五音演唱于帝前。由于音韵清丽,玉润珠圆,丰饶流畅,深得帝意。

“帝欲赐以官职,而婉辞弗受;尔后又奏《百鸟归巢》一曲寓意思乡心切,帝感悟准其南归”,并赐以“五少芳贤”、“御前清客”殊衔,临行又赐“九曲黄龙伞”金丝宫灯,传驿以归。

台湾南管由闽南传入,最初流行于澎湖地区,其次为嘉义,继而彰化鹿港一带,相继设馆,聘请南管艺师传授唱曲及乐器演奏。

台湾之南管戏,以七子班小梨园最为兴盛。七子班又称七色戏或七脚戏,即由7名童伶扮演生、旦、净、末、丑、贴与外等七种角色。

小梨园由16岁以下少年所组成,音色较为甜美,原本多为王公贵人私有之家庭戏班。同时,大梨园由成人担任演出,依派别之不同,又有下南、上路之分。

“大梨园”中之“上路”,是指闽南以北传入之戏曲,保存大量宋元南戏剧目,所反映的题材,大多叙述男女之悲欢离合。

此外,音乐唱腔同样是“南音”,但在曲牌处理和“管门”运用,以刚劲、淳朴及哀怨为主,别具风格,流传民间的名曲相当多。

“下南”则为以泉州腔演唱的本地戏班,流传之古剧目,记录本结构松散、脱节,文词粗劣,唱白重复,保留方言本色和浓厚的泥土味,是未经文人润色,来自民间的形态。此外,其唱腔使用“南音”,具有粗豪的声腔特色,但内容比较贫乏。

“大梨园”与“小梨园”演出之剧目,各有“十八棚头”。所谓“棚头”,即是戏码,由于闽南语称戏台为“戏棚”,因此梨园戏舞台所上演的十八出戏,便称为“十八棚头”。

南管戏的主要特色,一是剧本题材均为文戏,描述的内容以爱情为主,无武打动作;其二为唱腔使用南管,曲词及说白均以泉州方音为主;其三为后场伴奏以泉州弦管音乐为主,幽雅缠绵为其长。

另外,南管戏表演形式相当特殊,其中的“进三步,退三步,三步到台前”与“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指手到鼻尖,拱手到下颚”一般认为系受傀儡戏影响,且与宋元南戏有密切关系。

南管戏所使用的音乐为南管,又称“南曲”、“南音”、“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

南管乐曲分类有三:

一是“谱”,是纯粹的器乐演奏曲,共16套,每套由4至7个乐章组成,演奏技巧较复杂,每套均有标题以概述乐曲之性质,如“四时景”、“梅花操”、“走马”及“百鸟归巢”等。

二是“曲”,又称“散曲”,为供演唱用之单曲,唱词发音亦以闽南泉州土腔为主,少数曲子则以北方话演唱,俗称“南北交”,有近2000首。

三是“指”,有谱有词,可以器乐演奏,亦可歌唱,共存48大套,各套皆由数节组成,唱词除部分为宗教乐曲外,大多出于戏文。

南管乐曲采用传统五音工尺谱,但与昆曲等其他乐种之工尺谱稍异。演奏场面分文场与武场,文场为管弦乐器,武场为打击乐器。

南管戏使用之乐器有拍板、上四管、下四管及扁鼓等。上四管包括洞箫、二弦、三弦与琵琶;下四管包括响盏、四块仔、叫锣与双音。

南管戏打击乐器相当多,包括北鼓、花鼓、通鼓、大锣、小锣、铜锣、铜钟、大钹、小钹、钮钟、木鱼、双音、响盏、四块、叫锣与拍板等,视演奏方式择用之。演奏套曲时,偶尔可使用十音的方式演奏,即以上四管、下四管、玉嗳和笛子演奏。

南管演奏时,尚有“足踏金狮”之习俗,据说乃因以往演奏南管时,乐师坐于太师椅,为方便之故,须盘腿弹奏。后来康熙帝御赏,以为盘腿较为不雅,乃将其垫脚金狮取出,供乐师使用,于是从此南管曲馆皆备有四尊金狮,供上四管演奏者踏脚之用。

南管戏主要剧目有《吕蒙正》、《陈三五娘》、《朱弁》、《董永》、《韩国华》、《郭华》、《李三娘》、《高文举》、《葛熙亮》、《苏东坡游赤壁》、《昭君和番》、《雪梅教子》、《陈姑操琴》及《招商店》14出大戏和《士久弄》、《番婆弄》两出小戏。

[旁注]

梨园 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传奇 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就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的总称。

曲牌 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

工尺谱 我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和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工尺谱历史悠久,唐代即已使用燕乐半字谱,至宋代即为俗字谱,一直发展到明、清通行的工尺谱。

[阅读链接]

相传南管乐神为五代后蜀孟昶,俗称孟府郎君。

据说孟昶通晓音律,并擅制曲,其相关记载见于《旧五代史》;又据《温叟词话》记载:“因昶美丰仪,喜猎、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

台湾的南管社团,每年仍沿袭旧俗,举办春秋二祭,唯为社团间联谊之便,通常邻近地区的曲馆,多将日期排开,祭典以不在同一天举行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