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烛光下的台湾皮影戏

台湾皮影戏,属潮州皮影系统,在台湾又称“皮猴戏”,一般传统雕刻的戏偶不大,包括桌、椅、山水、楼阁、厅堂、植物背景等皆用牛皮雕制。因皮影戏是采平面透光原理,戏中的人、物概以正侧面显影,采绘画上写意手法构图。

台湾皮影戏所用的戏曲音乐称为潮调,因与道士作丧礼时的音乐很相似,一般人称之为“司公调”。台湾皮影戏保存了很多元、明南戏的剧目,剧本大约有300本左右,是非常有价值的文化资产。

相传,台湾皮影戏是随郑成功的军队传到台湾的。据说,郑成功军队中有一位广东潮州兵,名叫“阿万师”,在军中表演皮影戏,后来,阿万师定居高雄,组班在喜庆活动或迎神赛会上演出,皮影戏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台湾民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之一。

另一种说法,皮影戏是清代从大陆北方经广州,又由许陀、马达、黄索等人由潮州传到台湾南部,在凤山、冈山一带广为流行,北限是北二层溪,南限于下淡水溪。由此可知,清代台湾南部皮影戏已相当兴盛。

当时制作皮影,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

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

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少数也用阴刻,雕工细致,刀法多变。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

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演员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并有说唱、乐队伴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

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故事、武打故事、古人,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爱观众喜爱,尤其是孩子百看不厌。

台湾皮影戏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五类。传统的偶头多是侧面,单眼造型的“五分脸”,颜色只有红、绿、白、黑4色,后来,有的艺人将影偶改为双目,侧面的“七分脸”甚至十分脸的正面戏偶,颜色也增加到10种,使影偶更加秀丽,效果更加逼真。

台湾皮影戏唱腔以潮调为主,剧情多采自历史传说与民间轶事,皮影戏艺人通常在民众酬神或喜庆时应邀演出。演出场地通常在寺庙前空地或请主住宅前庭;剧团人数一般在4至7人之间,但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余者负责乐器伴奏及帮腔。

台湾皮影戏的内容多源自我国的传统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例如《火焰山》、《郑三宝下西洋》、《哪吒闹海》等。剧目分为文戏与武戏两类。文戏唱腔多,节奏慢,戏偶动作细致;武戏剧情紧凑,场面热闹,相比之下,更讨观众喜欢。

台湾皮影戏团主要有高雄县境五团:大社乡的“东华皮影戏团”与“合兴皮影戏团”,冈山镇的“福德皮影戏团”,以及弥陀乡的“永兴乐皮影戏团”和“复兴阁皮影戏团”。此外,台北的“华洲园”原为一布袋戏班,后成立“华洲园皮影戏团”,曾学艺于大陆。

“东华皮影戏团”原名“三奶坛皮戏团”,早年由张状创立“德兴班”,为台湾知名皮影剧团。

“复兴阁皮影戏团”原名“新兴皮戏团”,张命首随吴天来、吴大头、李看与张着学习皮影戏“上四本”。后来,许福能拜张命首为师,并与其女张月倩结婚,4年后主掌“复兴阁”。许福能擅前后场,长于文戏《蔡伯喈》与《苏云》等剧。

“合兴皮影戏团”原名“安乐皮戏团”,创始人为张良,后传至张开,再传张古树。张天宝于13岁随父张古树习艺,擅唱曲与口白;并以看风水及理发为业。张天宝之四叔张井泉长于锣鼓。张天宝致力于皮影戏剧本之搜集与保存,功不可没。该团经常搬演《南游记》与《封神榜》等剧。

“永兴乐皮影戏团”,创始人张利与其团员早年奔走于各乡镇演出,擅文戏,但未使用固定团名。张利之子张晚,擅文戏《蔡伯喈》与《苏云》,武戏《薛仁贵征西》与《薛仁贵征东》。张晚传子张做与张岁,张岁并拜蔡龙溪、宋猫、林文宗等人为师,兼擅前后场,以演出《六国志》、《五虎平南》及《封神榜》而驰名。

“福德皮影戏团”,创始人林文宗早年随永安艺师习艺,谙前后场,长于武戏与扮仙戏。

[旁注]

南戏 我国百戏之祖,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在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净 戏剧角色之一,一般扮演性格刚烈粗鲁或奸险的人物,俗称“花脸”。“净”,即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干净,因而名“净”。

蔡伯喈 蔡邕,字伯喈,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董卓当政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阅读链接]

我国影戏,包括手影戏、纸影戏及皮影戏三类。它起源于唐、五代,繁荣于宋、元、明、清,成为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与表演等多项艺术之传统戏曲。

我国影戏之渊源,说法有几种说法:

其一是始于楚汉相争之际,张良于城楼用以迷惑敌人之设影。

其二系始于西汉文帝刘恒之时,据称当时宫妃以桐叶剪裁人形,映于纱窗上表演,供太子游戏赏玩,后来形成皮影戏。

其三是2000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