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台湾本土的歌仔戏

歌仔戏是唯一发源于台湾本土的传统戏曲,据《台湾省通志》及《宜兰县志》的记载,皆谓歌仔戏起于宜兰员山结头份。

这是台湾、福建人民共同培育与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省和福建厦门、漳州、晋江等闽南语系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

歌仔戏的形成与闽南人民开发台湾及曲艺锦歌等民间技艺的传入,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戏以掺杂文言的闽南语为主,让社会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词汇或忠孝节义的故事,成为早期台湾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将流行于闽南地民间曲种“锦歌”带到台湾,很快在台湾广泛传唱,群众自发组织了演唱锦歌的“乐社”和“歌仔阵”。后来,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

相传歌仔戏是由“锦歌”结合车鼓歌舞小戏之身段与地方歌谣小调发展而成。锦歌原为说唱艺术,自明代以降即流传于漳州地区,为每首四句的民间小调,以七言或五言为一句,原先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谣,后来才发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调。

当时泉州移民聚集地区如艋舺、鹿港及台南等地,流行以泉州土腔演唱的“南管”,而兰阳平原绝大多数为漳州移民,因此漳州流传的“锦歌”与“车鼓”,便在宜兰融合为“本地歌仔”。

台湾“歌仔”最初可能只是坐场清唱形式,而后加上角色扮演和车鼓的动作,形成稍具戏曲雏形的歌舞小戏。

当时的演出是在庙埕空地赛神时或沿街游行表演,故称为“落地扫”;当时所有演员均为业余男性演员,不着戏服,且无装扮;演出前先由一演员出场沿表演区四周走台步,并提纲挈领演唱剧情作为开场。

相传第一个歌仔戏子弟团为“清和音”,后来又有“清和社”与“同闻乐”的成立。当时演出之剧目仅有《山伯英台》、《什细记》、《吕蒙正》及《陈三五娘》4出。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清朝末年,歌仔的曲调吸收了闽南民间歌舞,如“采茶调”、“平鼓”等曲调的唱曲,糅合了台湾民间的“七字四言”小曲,吸收北管、南管、九甲戏和民间歌谣等音乐曲调,引进京戏的锣鼓点和武打动作,使用北管曲牌、服饰、装扮和福州戏的软件彩绘布景,并且援用各剧种的戏码、身段、道具、乐器,发展成一种兼容并蓄内容丰富的新剧种。

歌仔戏形成后,因其唱词与念白均使用闽南白话,一般观众易于理解,且其音乐曲调都是民间耳熟能详的音乐,剧情亦是民间所熟悉的故事,因此迅速从宜兰流传至台北,于是产生职业性戏班,尔后更有客籍人士演唱客家语言的歌仔戏,歌仔戏便流传全省各地,成为当时台湾最盛行的民间戏曲。

歌仔盛行区域,先在台湾北部,后与其他歌曲、民谣汇成一种民间乐曲,在渔民和农民中流行开来,叫做“宜兰歌仔”。

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老婆等角色。众角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

歌仔戏的内容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多强调忠孝节义,一般没有固定剧本,一直沿袭以“戏先生”讲戏并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

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音乐曲调包括“七字调”、“哭词”、“杂念调”,唱腔道白则是以厦门、漳州方言合成的台湾腔。唱词视情节而定,可长可短。

在100多种传统曲调中,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此外,它还吸收了台湾当地的民歌小调和部分戏曲音乐作为补充。

歌仔戏乐器和其他戏曲一样,分文场戏和武场戏,武场戏的乐器同京剧相似,有通鼓、竖权、板鼓、木鱼、小钹、大钹、大锣、小锣、铜铃,还加上小叫、柳盏等。文场戏乐器,早期以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为主,后来又采用二胡、洞箫、鸭母笛、唢呐。

歌仔戏按照表演形式和剧场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落地扫歌仔阵、野台歌仔戏、内台歌仔戏等。

歌仔戏的表演艺术属于歌剧形式,而传统戏曲最重要之元素为身段与唱腔,所谓“有声皆歌,无动不舞。”正是传统戏曲的艺术特色;“合歌舞以演故事”即为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

歌仔戏表演艺术最大特色在其唱腔与音乐,传统戏曲的戏码、角色、服装、道具及舞台陈设等大致相同,因此,声音部分为各种传统戏曲主要区别之处。

歌仔戏故事情节主要以歌谣及唱腔来陈述,其发声方法使用“本嗓”,唱词则为闽南语白话,亲切自然且通俗易解。此外,歌仔戏中亦经常出现台湾民间之俚语、谚语,以及句尾押韵的“四念白”,因此,歌仔戏亦能展现台湾俗谚之美。

身段做表为歌仔戏另一欣赏重点。日常生活中之动作转化为戏曲演出,均须经美化与象征,再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加以表现,民间即将身段称为“脚步手路”。

歌仔戏之演出囿于舞台空间之限制,演员必须在有限空间内,呈现剧中情节,并讲求戏曲之美,因此身段做表更显重要。

例如“卷珠帘”这项身段,通常由花旦表演,因昔日帘幕以竹制成,所以必须用卷的,象征动作是“踏左脚蹲下,双手放低平,大拇指、食指、中指共同往上卷动。”其后尚须以手于帘幕两端做打结的动作。

此外,剧中角色首次出场,通常须先整冠或“跳台”亮相,使观众看清楚演员之造型扮相,尔后自报姓名与身世,让观众了解演员于剧中所扮演的角色与背景,再提纲契领地说明剧情纲要,之后才进行演出。

[旁注]

身段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形体动作,是舞的体现,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提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段之一。源于生活,但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和模仿。它是经过历代戏曲表演艺术家们根据生活不断提炼、加工和组织,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采茶调 人们在采茶的劳动中,慢慢哼出来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本是汉族的民歌,在我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演化产生了不少诸如“打茶调”、“敬茶调”、“献茶调”等曲调。这些茶歌,开始未形成统一的曲调,后来,孕育产生出了专门的“采茶调”。

三花 丑是我国戏剧的一种程式化的角色行当。与净角的面部化妆相比,丑角的化妆面积小,只限于面部中心,故称小花脸、三花脸。

花旦 我国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为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性格活泼或泼辣放荡,常常带点喜剧色彩。区别于正旦、武旦和老旦。花旦中,又有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的分支。

[阅读链接]

歌仔戏在台湾发展起来后,一直不忘祖家。台湾“三乐轩”、“双珠风”两个戏班,以回乡祭祖为名,回闽南、厦门等地演出,歌仔戏又传回福建闽南地区,并风行一时。

其乡音和曲调深深地感染着家乡的观众,他们专门从台湾请来歌仔戏的师傅,教练歌仔戏,歌仔戏名角不断涌现,演技大大提高,并很快在闽南地区流行开来。由于它流行于福建芗江流域,所以在闽南一带又称为“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