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味的三脚采茶戏
客家民系是汉民族中艺能文化极其丰富的民系,产生于赣南地区的客家采茶戏,便是其中独具客家风格的艺术形式。
自明末清初以来的3次大陆移民尤其是客家移民迁台,使产生和发展于闽粤赣地区的采茶戏随之传播到台湾,并在台湾众多戏曲剧种的影响下继续发展衍变而成三脚采茶戏。
在台湾,采茶戏包含有小戏形式的采茶戏,大戏形式的改良戏,而改良大戏又称为三脚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于乾隆年间传入嘉应一带;后来,广东采茶戏又随广东移民渡海来台,广东嘉应住民大多迁入桃、竹、苗一带。因此,嘉应所使用的“四县腔”,便成为三脚采茶戏歌唱语言。
三脚采茶戏的形成,是由采茶歌结合当地茶农所唱之山歌而形成“采茶灯”,即兴演出具有采茶情节的内容,逐渐加入角色与唱腔,并增添情节,从而形成三脚采茶戏。
采茶灯装扮为茶衣腰裙与袄子裤子,道具是一扇与一茶灯,主要唱调是由《春谷雨》、《摘茶》、《茶童调》、《看茶调》、《极茶名》、《双牵手》及《众姐妹》等组成。初期扮演的故事即是摘茶、看茶中的逗趣、十二月采茶及考问茶名等对歌。
光绪年间有《安平县杂记》记载:
酬神唱傀儡班,台庆,喜庆,普渡唱官音班、四平班、神路班、掌中班、采茶唱、艺妲等戏……
其中提到的采茶戏以“采茶唱”为称谓,可见采茶戏此时已经在台湾的客家族群中得到传播。
早期三脚采茶戏的组织均为男性,后来才有女性的加入。三脚采茶戏的演出,仅需丑、旦三名角色,即二旦一丑,丑、旦均为滑稽、泼辣之诙谐人物。后场需两名操弦乐师及一名负责打击乐器之伴奏乐师。
三脚采茶戏的演出原为落地扫,多在庙前广场或空地上,临时以绳或布围出表演范围,就地演出;后来因神诞庙会,登上野台戏舞台。
此外,也有私人聘请演出者,通常于庭院广场搭布篷,舞台中央后方置一方桌,并摆一、二张圆凳,桌上并置茶杯与茶盘,舞台右方及左方分别为文场与武场乐师的座位。
三脚采茶戏在台湾逐渐流行,于清末达到鼎盛。由于三脚采茶戏具有浓厚的娱乐性质,为客家民众普遍的休闲娱乐,虽不具浓厚宗教功能,但在客家族群神诞或做醮时,三脚采茶戏已经以阵头的形式出现。
当时,台湾的戏曲已经极为盛行,包括四平戏、乱弹戏、高甲戏、歌仔戏、潮剧、京剧、艺妲戏、车鼓戏、傀儡戏、布袋戏、皮影戏和采茶戏等,采茶戏上演以客家民谣为基础的一旦一丑或二旦一丑的相互酬唱。
由于受到众多剧种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三脚采茶戏逐渐在唱腔、剧情、伴奏等方面产生了变化,如在唱腔上以“九腔十八调”为主,有时还加上了补缸、撑船渡、春干调、五更调、绣荷包等小调。
同时,在伴奏乐器上以大广弦为主,受到南管、北管、歌仔戏等的影响,加入了小钹、大小锣、二胡、通鼓、拍板、箫、扬琴等乐器,在表演形式上也加入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以小礼物和酬币相赠的互动。
后来,乱弹戏、四平戏、外江戏在台湾蓬勃发展,客家采茶戏在传统三脚采茶戏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服饰、布景、角色、剧目、表演场所、身段、剧情等因素,渐渐产生了被称为改良戏或客家歌仔戏的大戏形式。
在台湾的三脚采茶戏,以《张三郎卖茶》的故事作为前提,清朝时期最早的艺人是何亚文,只要有3个人就可以演出采茶戏,这3个人包括打锣鼓、拉弦的,所以叫“三脚”,不是三角,有时不一定要3个人,就是两个人也可以表演,但最多时不超过3个人。
三脚采茶戏之服装,丑角着素色布衣,头戴瓜皮帽,颈上以细带子扎蝴蝶结,腰间围一白布裙,裤脚一边卷起,形成一高一低,脚着布鞋,手拿扇子,脸上贴八字胡,有时也挂眼镜框。旦角着农妇衣服,头戴笠帽或头巾,或仅戴头花,脚穿绣花鞋,手执一巾。
就其曲调言,以平板“采茶腔”为主要唱腔,山歌及其他小调为辅,每出戏均有类似主题曲的固定曲调,传统三脚采茶戏使用不同声腔,唱各种不同的小调,因此有“九腔十八调”之说。
从三脚采茶戏的歌词形式观之,以四句七言之形式为主,也可于第四句之后再加一句而形成五言,或采七字以上,而实际演唱时则常运用许多虚字。
三脚采茶戏的中心点由张三郎卖茶开始,从上山采茶开始一直到茶郎盘茶结束,沉静出的方式有彩头,有内容,为了要讨到钱,有时会端茶给客人喝,搭起戏棚后就不方便了,这就产生了另外一种形式,叫抛采茶。
三脚采茶戏的主要剧目,是由张三郎及其妻、妹为主轴的10出戏:《上山采茶》、《送郎出门》、《送郎十里亭》、《粜酒》、《送茶郎回家》、《卖茶郎回家》、《赌盘》、《十送金钗》、《问卜》及《桃花过渡》等。
[旁注]
落地扫 流传于漳浦、龙海、华安、漳州等地,开始只有两三个演员。主要是生、旦角色,道具服装也很简朴,动作只在原地四方位移走,而且只在广场或街头巷尾表演,并适应游行踩街需要,变就地演唱为串街走巷流动表演,因此称为“落地扫”。
高甲戏 发源于福建泉州,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二胡 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始于唐朝,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
声腔 戏曲中的一个专用名词,是区分我国戏曲艺术中不同品种的称谓。一般是把戏曲中某些音乐和演唱相类似的腔调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
[阅读链接]
台湾的采茶戏在中华传统艺术极为集中的岛屿区域内吸收了众多源于大陆的戏曲元素的影响,博采众长,多源合流,曲折衍变,逐渐发展为当代在道具、表演、演唱、舞台等方面融百家之长又依然独具客家风格的台湾客家民间戏剧形式。
但是,究其根源,包括采茶戏在内的台湾的民族音乐文化,在大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