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之谷

齐桓公围猎,追逐一只梅花鹿而跑进怪石嶙峋的山谷之中。一老翁从路边经过。齐桓公问道:“喂,老翁,这叫什么山谷?”老翁答道:“愚公之谷。”齐桓公觉得奇怪:“为什么叫愚公之谷?”老翁回答:“因为我住在这儿,就用我的名字称之。”齐桓公把老翁上下打量一番,说:“看你的模样十分精明,怎么会叫愚公呢?”老翁回答:“请允许我慢慢说。我养了条母牛,生了头小牛。我辛辛苦苦把小牛喂大,牵到集市卖了,买了匹马驹回来。谁知乡里有个恶少闯到我家说:‘你家养的是母牛,怎么会生个马驹? 一定是偷来的。’不由分说,就把马驹牵走了。周围的人听说了,都说我愚, 故而叫我愚公。”齐桓公听罢哈哈大笑:“你这老头果然愚蠢,哪有这样便便宜宜让别人把马驹牵走的?”第二天上朝,齐桓公把这件事当笑话讲给丞相管仲。管仲听罢,肃然变容,整整衣冠跪倒在地。齐桓公急忙问道:“这是何故?”管仲沉痛地说:“那个老翁一点也不愚蠢,而是我们当政者愚蠢啊!假使尧舜在上,法制严肃,哪会发生诈取别人马驹的事情?即使有,那老翁也不会给他。而现在,老翁知道官吏舞弊,刑法混乱,即使告官也没有

用,只好把马驹交给恶少。请大王重修法政。”

在这里,老翁说的话是表象,表象背后隐藏着官吏舞弊,狱讼不公,故而恶少敢明火执杖强抢他人财物的本质。邻人只看到表象而称老翁愚公,齐桓公听罢老翁陈述,把它当作笑话,也说老翁愚蠢,都没看到老翁言论(意识)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存在状况这一本质。愚公之谷这个成语,就是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说,就是透过言论、思想和意识,把握决定它们产生的那个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就是社会意识的本质。

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社会存在是人的意识赖以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人的意识须臾不能离开社会、离开社会存在。

本世纪 2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 K·戴维斯曾报告过两个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的情况。

安娜是一个私生女。从出世那天起,外祖父就把她关在顶楼上的一个房间里,不许她见人。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 6 岁了,但不会讲话,不会走路,不会使自己保持清洁,也不会自己用刀叉吃饭。她毫无感情,也没有一点表情,对别人丝毫不感兴趣,以至于人们还以为她又聋又哑。4 年半后, 她死了。死前她学会了一些词语,也学会摆积木、穿珠子、洗手、刷牙和抚爱洋娃娃,达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的社会化水平,但从未能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伊莎贝尔,当她被发现时已经 6 岁半了。她也是私生女,出生后和她聋哑的妈妈一起被外祖父关在一间黑屋子里,母女之间完全靠打手势进行交流,她没有机会说话。伊莎贝尔被外界发现时,她对待别人,尤其是男人,简直像一头野兽。最初人们以为她耳聋,因为她似乎听不见周围的声音,自己也只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尖叫。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她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迅速地通过了一般儿童从 1 岁到 6 岁的学习过程。她在 8 岁半时,智力的发展显然已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并能和其他儿童一起上学。从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到:第一,由于安娜和伊莎贝尔出生后就与世隔

绝,离开了人的社会环境,被严密地封闭起来,所以她们没有感情、没有语言、没有任何真正意义的人类意识。第二,伊莎贝尔生活在社会中后,才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智力水平,才能够上学。第三,伊莎贝尔能够迅速恢复正常人的意识,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和妈妈进行手势交流, 尽管妈妈又聋又哑;而安娜所以恢复得极慢,至死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是因为她被关闭期间始终是一个人。第四,以上三点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社会存在对于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绝对不能缺少。

其次,社会环境不同,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也不同。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墨子有一天经过一家染坊,看见有几个染匠正在把一束束丝绢丢进一口口染缸里。他沉思了一会,长叹一口气说:“这雪白的丝绢,丢进黑水,就染成黑色,丢进黄水,就染成黄色,陆续投进五种染料, 丝绢就变成五彩色。染料一变,丝的颜色跟着变,所以,染色的时候不可不谨慎。”

人的意识的形成也是这个道理。社会就像染缸,人的意识就像丝绢,在

不同的环境里,人们的意识会很不一样。例如,皇宫里的人所想的,就与茅草棚里的人不一样。春秋时期,有一年数九寒冬,北风呼啸,鹅毛大雪搅得天昏地暗,连续三日不停。齐景公裹着轻软名贵的银狐皮袍,坐在温暖如春的画阁里欣赏歌舞。旁边守着烧得通红的炭炉,案上摆着山珍海味,玉液佳酿。几杯酒下肚,景公额头沁出薄薄一层汗水。丞相晏子进来求见。景公对他说:“今年真怪,大雪连下这么多天,却无一点寒意。”晏子问:“天气真不冷吗?”景公微笑。晏子接着说道:“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肚子吃饱就会想到百姓的饥饿,身上穿暖就会想到百姓的寒冷。可是君王却不知道这个道理啊。”是的,坐在皇官里的齐景公的确不知道,此时,齐国的许多百姓正啼饥号寒,诅咒着这恶劣的天气和不公的世道,为逃避冻尸饿殍的命运而苦苦挣扎。

第三,生产方式构成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生产方式是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方式怎样,直接决定人们的思想, 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人,据说很有口才,曾经做过卫国和鲁国的国相,访问过许多国家。有一次,子贡访问楚国,回来时又准备到晋国去,经过靠近汉水南岸的一个地方,看见一个老头正在灌溉土地。他的灌溉方法很落后,先开好一条通到井底的坡道,然后抱着一个水瓮, 一步步走到井下,取了水,再抱到田里去浇。这种做法费力很大而功效极低。子贡对他说:“老人家,您为什么不用汲水工具来灌溉呢?有一种叫做‘桔槔’的工具,用它来灌溉,一天能浇一百畦,又快又省力,您难道不知道吗?” 老头听了,很不高兴,勉强笑道:“谁说我不知道!但是我不愿用那种玩艺儿。因为改用机械,就要改变方法,我的心思精神也要随之改变,我原来一贯纯正素白的胸怀也就要保不住了,很可能要滑到邪道上去。我坚决抱一守白,不赶时髦!”

老头安于拙陋、不求改进的思想是愚昧可笑、保守落后的;老头变换了工具和方法就会走上邪路的认识也是错误的;但他看到生产方式变,人的心思精神也要随之改变,仅就这点而言,却是正确的。春秋时如此,今天仍然如此。

50 年代至 70 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我国人民普遍接受的思想观念和身体力行的生活准则,灯光下补衣服、缝袜子的形象, 常令人联想起含辛茹苦的母亲和慈祥仁爱的奶奶。在当时情况下,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工具和方法落后,人们这样想这样做有其合理性。但是今天,这种观念已经为人们放弃,尤其年轻人,几乎完全抛弃了它,穿着补钉衣服不再是一种光荣,而是一件令人羞愧、甚至感到耻辱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化纤、尼龙、维尼纶大量出现。为什么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化纤、尼龙、维尼纶等大量出现?因为有了现代化的企业,采用了现代化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所以,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只是表象,直接决定人们思想及其变化的是生产方式。

第四,个人阅历的深浅对个人意识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个人阅历就是个人在社会的风风雨雨中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的事情的经历。个人阅历是一种个人生活、个人实践,是个人社会存在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个人阅历的深浅同个人意识的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个人阅历浅, 知识才能就少,个人阅历深,知识才能就多。所谓“见多识广”,就是这个

道理。

宋代著名散文家苏辙,治学严谨,文学成就相当高。一次,有人去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回答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的意思大家都很清楚,无需多谈。“行万里路”就是要增加个人阅历。苏辙感到,自己过去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接触的只是乡里之人,所见也不过数百里之广。所以,他在 19 岁以后的数年间,毅然外出周游,“求天下奇文壮观,以知天地之大。”他过秦、汉的古都长安、洛阳, 游览名胜古迹;到终南山、嵩山和华山,领略这些名山的雄伟险峻;去黄河之滨,观察河水汹涌奔流,一泄千里的气势。在游历山川名胜的时候,他追忆起“万卷书”中所讲的古人古事,浮想联翩,咏叹历代豪杰们创立的功业。苏辙来到当时的国都开封,看到皇宫的富丽堂皇,看到粮仓府库,城池园林的丰盈与广大,才知道天外有天,是自己的家乡所无法比拟的。在开封,他有机会见到了欧阳修等一代文豪,亲耳聆听他们的高论宏议,得到他们的指点,心情非常激动。为此,他曾深有感触地说:“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周游数年之后,苏辙回到了家乡,进一步钻研文章,终于成为当时名震文坛的大文学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增加个人阅历,说到底,就是增加个人与社会的接触和个人对社会的了解。苏辙的事迹告诉我们,读万卷书是重要的,行万里路同样是重要的。人们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往往感受最切、认识最深,因而,一方面注意读书学习,另一方面注重增强个人阅历,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才可能做大文章, 干大事业。

总之,一切社会意识,无论其内容正确与否,都可以在社会存在中找到其产生的根源,那些荒诞、虚假、错误的观念和意识形式,只不过是对社会存在的虚幻、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270 页)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 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的。随着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改变自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