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主义态度

以什么态度对待所评价的事物,至关重要。态度不同,结果大不一样。楚汉相争,汉军常打败仗。刘邦与谋士郦食其商量对付楚军的办法。郦

食其说:“古时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天,秦朝失德弃义,侵伐诸侯,把他们的国家都灭亡了,使他们无处安身,陛下如能复立齐、楚、燕、赵、魏、韩六国国君的后人,他们君臣百姓必然感戴陛下的功德,甘当陛下的臣民。功德道义施行了,陛下南乡称霸,楚只能恭恭敬敬前来朝拜。” 刘邦大喜,说:“好,我马上让人刻六国印,先生走时带着。”郦食其还没走,张良外出回来,前来拜见刘邦。刘邦正在吃饭,对张良说: “子房到前面来,有人为我谋划好了对付楚军的办法了。”于是把郦食其的计划说了一遍,说完问张良:“这个办法怎么样?”张良听完大惊,问刘邦: “是谁给陛下出的这个主意?若按他说的做,陛下夺取天下的大事就完了!” 刘邦很奇怪,问道:“这是从何说起?”张良说:“请让我对照前人,为大王分析。汤、武封桀、纣之后时,能掌握他们的生杀大权,今陛下能制项羽于死地吗?这是不能封后的第一个理由。武王打败殷商后,表彰商朝的贤人商客,释放商朝国师箕子,为纣王的叔父比干扫墓,今陛下能吗?这是不能封后的第二个理由。把仓库里的米、宫廷里的钱散发出去,救济贫穷,今陛下能吗?这是不能封后的第三个理由。伐纣事毕,拆卸盔甲,倒载兵器,向天下人表明不再打仗,今陛下能吗?这是不能封后的第四个理由。将战马在华山南面放掉,以示无为,今陛下能吗?这是不能封后的第五个理由。将牛在桃林北面放掉,表示不再用它们运输粮食,今陛下能吗?这是不能封后的第六个理由。天下的游士背井离乡,舍亲人故旧,跟随陛下征战,为的是得到朝思暮想的咫尺封地;现在复立六国之后,天下游士就会各事主,与家人团聚,与故旧重逢,守祖先宗庙,陛下靠谁夺取天下?这是不能封后的第七个理由。况且楚军那么强大,难说复立的六国之后不会服从于楚,谁还会向陛下称臣呢?这是不能封后的第八个理由。所以,如果用了那个人的计划, 陛下的大事就完了。”刘邦听着,饭也不吃了,将嘴里的东西吐出来,骂道: “竖儒差点坏了我的大事!”立即令人取消了刻印。

在对待是否封后这个问题上,郦食其和张良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郦食其机械地照搬前人的做法,以为古代圣王汤、武都封后,汉王刘邦也应封后。张良则分析了古今环境和条件的不同,主张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照搬古人的做法。用哲学的话说,郦食其的态度,是教条主义态度;张良的态度,是历史主义态度。历史主义态度就是:(1)尊重历史实际,把历史人

物、历史事件看作历史条件、历史环境的产物,并从这个条件和环境出发加以分析和评价。(2)注意历史演变,着眼于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从该事物的演变过程中,把握其来龙去脉,预见其未来趋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历史主义态度的核心。它要求分析者不教条、不僵化、不想入非非、不因循守旧,不用今天的标准苛刻古人,也不用过去的观点束缚现在,一切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这一点。就能得出正确结论,引导行动达到成功;做不到这一点,就得不出正确结论,引导行动于失败。项羽实际上已经采用了郦食其推荐给刘邦的那套办法。鸿门宴后,他赶跑了刘邦,轻易大封诸侯王。受封的六国遗老遗少忙于维持自己的地位,结果,在项羽遇到困难时,谁也无心助战。而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不轻易封诸侯王,使手下人怀抱受封的希望,出力助攻项羽,即使多次受挫,也不动摇,最后,刘邦、韩信、彭越等各路军马会师垓下,一举消灭了项羽,夺取了天下。

明代刘元卿在《应谐录》中讲的一个故事同样发人深思。“于啴子与友连床,围炉而坐。其友伏案读书,衣裳碰着炉中之火,很快燃起来。于啴子从容立起,走到朋友前恭恭敬敬站好,先行一礼,然后说:‘适有一事,想告诉你,知你性情急躁,怕你听了生气;不告诉你,则是对人不忠。只有你允许,听了不发火,我才敢说。’朋友回答:‘君有何要说,我一定小心领教。’于啴子谦让了一番,又谦让一番,才告诉朋友:火烧着你的衣裳了。朋友急忙起身,衣服已烧得不成样子。朋友火了:‘为什么不赶快告诉我? 都什么时候了,还这样不慌不忙!’于啴子一脸委屈,嘟嘟囔囔地说:‘人们都说你性急,今日看来果然如此。’”对脾气暴躁的人,是不应该火上浇油,但水火不饶人,救火如救命,都火烧衣裳了,却碰上于啴子这种不紧不慢的迂腐儒生,还埋怨人家“果然性急”,岂不让人哭笑不得!

诸如此类的事例可以举出许多。如果有些仅是让人感到既好气又好笑, 有些则不那么轻松了,它们包含着血的教训。

历史主义态度可以使我们避免上述恶果。但在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人和事时真正树立历史主义态度并不容易。直到今天,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左” 的思想等非历史主义倾向,还在相当一批人头脑中存在。有些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在描写古代英雄人物时,就好像在写现代的大政治家,甚至于干脆写成了一个革命领袖的样子,说的话也和现代政治术语差不多。还有一些小说写农民起义,就像写八路军,无论描写他们的纪律和联系群众的作风,还是描写他们作战的勇敢和浩然正气,都或多或少地套上了八路军或人民解放军的形象。这些作品的作者犯了用今天的眼光想象评价古人古事的错误,仿佛不这样就不够味,思想境界就不高。有些人则在新的形势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墨守陈规。或者停留在过去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在过去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完全扭曲的认识上,或者停留在改革开放前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思想和政策上,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变化了的客观实际, 因而总觉得现在的改革开放这也不对那也不好。还有一些人,在评价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时,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说他好,从来就好,好的一点缺点没有,说他坏,从来就坏,坏的一点优点没有。这些非历史主义态度已经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蒙受了巨大损失,要防止它们今后继续给我们造成危害,尚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树立历史主义态度,最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战国策·齐一》中讲:

“邹忌是一个长得魁伟漂亮的男子。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对着镜子,问他的妻子说。“你看我比住在城北的徐公哪个漂亮?’妻子答道:‘你很漂亮,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徐公是闻名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更漂亮,于是又去问他的妾:‘你看我和徐公比,哪个漂亮些?’妾也这样回答:‘徐公么,他哪能比得上你呢?’过了一天,有个客人来访谈, 邹忌又顺便问了问客人,客人的回答也一样:徐公没有你漂亮。又过一天, 徐公来了,邹忌将徐公仔细打量了一番,自觉不如徐公漂亮。徐公去后,他又去照了一照镜子,更觉得自己逊色很多。‘为什么明明我不如徐公漂亮, 别人却要说我比他强呢?’晚上睡觉,邹忌想了又想,终于得出结论:‘妻子偏爱我,当然说我漂亮;妾怕我,所以也说我漂亮;至于客人当面捧我, 还不是因为他有求于我吗?’”邹忌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能承认徐公比自己漂亮这个事实,并分析出妻、妾、客人不说真话的原因,可谓有自知之明。生活中,这样的事人们常会遇到。无论对他人的表扬、社会的赞誉,还是对别的什么东西,都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采取历史主义态度,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为表面现象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