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滞后

曾经有同学问: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9 世纪中叶提出来的,无数革命者都高喊着:“为了共产主义”的口号,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今天,距离共产主义社会还有漫长的道路,这种奋斗还在继续。为什么在没有共产主义社会存在的情况下,人们会产生超前的、自觉的、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呢?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早在 1949 年就推翻了包括封建主义在内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什么直到今天一些人头脑中仍存在着男尊女卑、宗法等级观念、家长制、一言堂等落后于时代的封建思想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可以提示很多。回答这类问题,涉及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相对独立性。

所谓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不懂得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就解释不了社会意识超前滞后的现象,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意识的性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也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类历史。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并阻碍其前进,有时又预见到社会存在的未来趋势, 推动其发展。

报载:“包产到户 1979 年就在贵州上山下乡了,时经 8 年,这里每年还要调进十几亿斤粮食,尚有 30%地区的人们不得温饱。”

“虽然经济是落后的,但这里的文化却精彩迷人。有人计算过,把贵州各民族节目汇集起来,居然 365 日天天有节目。蜡染、地戏、侗寨鼓楼、苗族‘四月八’⋯⋯璀璨斑斓,扣人心弦。”

“尽管穷,但踏入每个村寨,看到的却是安贫守旧、知天达命的笑容, 主人不会因为草房昏暗一片而感到窘迫;节日不会因为穷而不过,哪怕把仅有的牲畜和救济款花完。赶场名目繁多,但这似乎只是男男女女交际往来的准节日,在这幅浓郁的风俗画上总难免涂上一点市场交换的色彩。‘经济人’ 在这里是受到鄙视的,省内成千上万劳力剩余,却将近 10 万个劳务空缺拱手让于‘川军’,因为那些活儿太‘贱’。

“经济的发展往往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但这里经济的利剑常常却折服于传统文化的盾牌前。紫云县某村寨 15 户 63 口人,长年住在暗无天日的山洞,政府盖了新房动员他们迁居,还用大轿车送他们上贵阳参观,可回来后 63 人又悉数回到山洞,并不惊羡那种精神文明。榕江县一位少数民族青年参军后回乡,使用钢笔记帐,立即被视为叛逆遭到冷落,不得不甩掉钢笔, 结草刻木记帐。”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对它完全否定是错误的。但显而易见,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肯定存在某些阻碍经济成长的因素,它们和过去某个时代环境相一致相吻合,与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协调相矛盾。这些很久以前形成的文化因素现在仍然存在,显示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将对这些因素造成强烈的冲击,逐步克服它们, 则显示了社会意识终归要依赖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并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意识的各个部分或每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也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意识的各个部分或每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也低。历史上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在社会意识的某个领域却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国家,例如,18 世纪末法国的哲学和政治思想超过了当时经济先进的英国;18 和 19 世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分裂的德国产生了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

近十几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项调查表明,从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有两点深切感受:其一,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提前实现翻一番,正朝着“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快速前进;西装、猎装、运动装,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些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如今已走进千家万户寻常人家。其二,痛感人们道德水准下降,怀念向往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精神风尚。

经济发展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应简单而论。但不可否认,在我们国家经济起飞的同时,的确存在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某大学一位青年教师向我们讲述他亲身经历的两件事,颇能说明问题。

“1965 年,我上小学三年级。有一次,父亲生病,我到单位替他领工资。乘公共汽车回家的路上,正想着怎样向父亲要五分钱买冰糕吃,突然听到身边有人厉声喝问:‘你干什么!’回头一看,一个 30 多岁的叔叔正抓着一个

人的手腕,那人 20 多岁,一脸惊恐,手里拿着个纸包。那正是我刚替父亲领的工资。这时,汽车恰好到站停车,小偷乘人不备,一拳打在叔叔脸上,跳出车门就跑。叔叔鼻子破了,满脸是血,他毫不犹豫,大喊一声:‘抓小偷!’ 跳下车去就追,车上其他许多人也一齐下车追了过去。街上的行人听到‘抓小偷’的呼喊,都围了上去,小偷没跑几步就给抓住了。晚上,回到家里, 我把事情讲给父亲听,父亲对我说:“长大以后,要向那个叔叔学习。’

“1990 年,有一天我乘公共汽车外出办事,忽然看见一个小偷在偷一位

乘客的东西。那位乘客是个 20 多岁的小伙子,衣着时髦。他已感到有人在偷自己的东西,下意识地用手护着衣服口袋,但却不敢吱声。我连忙大喝一声: ‘你干什么!’谁知小偷抽回手来反问我一句:‘你干什么?’‘你为什么偷人东西?’‘我偷谁的东西啦?’‘偷他的。’我指着那小伙子说。‘我偷你的东西了吗?’小偷问小伙子。我满心以为小伙子会说‘偷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他扭送到公安局去,至少也得让他知道不能这样明目张胆干伤天害理的勾当,谁知小伙子摇了摇头。这下小偷气焰上来了,冲着我挥拳就打,边打边骂:‘你这混蛋,让你诬赖好人!让你栽脏陷害!’我被打得鼻口流血,车上的人都在看着,没一个管的,那小伙子也不知躲到哪儿去了。车到站,小偷骂骂咧咧地下了车,扬长而去。后来我把这事也原原本本告诉了父亲,他沉默了半晌,叹口气说:‘唉,以后别管闲事了。’”

明目张胆偷东西,无人敢管,这类在五六十年代绝不可能发生的现象, 在今天却绝非一件两件。它产生的原因很复杂,这里不去分析,我们想指出的是,它说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确存在不平衡。不能以为经济发展了,其他也就都好了,必须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克服社会丑恶的现象,清除人们错误的观念,才能保证社会全面健康地发展。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它必须继承前人提供的思想材料和业已取得的成果,不可能割断历史。

南齐画家毛棱,河南省原阳县人。他父亲毛惠远、叔父毛惠秀,都是有名的画家。惠远善于画马,也善长人物画,与善画仕女的刘瑱并称为“当代第一”。同时代的绘画评论家谢赫很赞赏他的艺术,说他绘画体制完备,想象力丰富,画面结构布局更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惠秀的绘画也非常卓越, 技术熟练、高超。毛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生长,从小就得到父亲和叔父的教导,绘画方面造诣很深就不难理解了。除了自己的努力外,不断得到父亲和叔父的指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或许有人在才能上不比毛棱差,只因没有毛棱“家传”那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就不能在绘画上取得毛棱那样的成就。而毛棱的“家传”,他得到的指点和教诲,实质上就是一种继承关系。因此,能否继承前人的成果,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极具影响,这已为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界、思想界的无数事实证明。牛顿说得好:“我之所以比笛卡尔看得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唐代文豪韩愈则用“业精于勤,荒于嬉”告诫人们,继承前人不是件容易事,倘若不刻苦钻研,勤奋努力,也将一事无成。

除以上三点,社会意识本身还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性。不仅某种社会意识形式内部各种因素之间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哲学、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等不同社会意识形式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存在,突出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某些场合,若不从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入手考虑问题,就不能理解和把握真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社会越发达,社会意识中积累的思想材料越丰富,人们的思维能力越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越强,拥有实现思想的物质手段越多、越有效,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就越明显、越突出。

正确认识社会意识,既要反对把它看作脱离社会存在绝对独立的唯心主义,也要反对否认其相对独立性,把社会意识看作只能跟在社会存在背后亦步亦趋的机械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