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起面纱

智慧女神常常带着面纱,使人因无法窥视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她当作神来崇拜。其实,神是不存在的,只不过人们常常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集中起来赋予一个崇拜物,才产生了神。智慧女神(如雅典娜)就是早期人类对社会意识崇拜的结果。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们社会精神生活中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的总概括。神话传说、文学艺术、心理情趣、科学、哲学、宗教、道德等等,都属于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构成极为复杂精细。从其发展的高低层次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有位朋友到乐广家做客,回去后就得了大病。乐广感到奇怪,便前去探望,问其得病的缘故。朋友说:“前次到你家做客,在你斟的酒中,隐隐约约看见一条小蛇在杯里游动。我很害怕,想不喝,又觉得这样会不尊敬主人, 只好硬着头皮喝下去,回到家里,总觉得那条小蛇在肚里爬,越想越恶心, 就生了这场大病。”乐广心想,酒杯里是不会有什么蛇的,可是朋友又分明看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回到家里,他就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忽然看见墙壁上挂着一张青漆红纹的雕弓。他想,是不是这把弓在作怪呢?于是,他马上斟了一杯酒,放在案桌上,移了几个角度,就看见那张弓影投映在酒杯中, 果然像条小蛇在游动。乐广马上跑到朋友家,扶着他来到自己的客厅里,问他在桌上的酒杯里看见了什么?朋友惊叫起来:“就是那条小蛇!”乐广再指着墙壁上的雕弓叫他看。朋友看看酒杯,再看看雕弓,恍然大悟,知道杯中的小蛇原来是墙上的弓影,他的重病顿时痊愈了。杯弓蛇影,在这个故事里,朋友所以得病,完全是由某种心理作用引起的。乐广经过一番调查,搞清了问题的原委,消除了朋友的心理障碍,也就把他的病治好了。因心理缘故而不安、而疑惑、而生病的现象,在社会中、在我们个人的生活中经常出现。它们属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是人们对外部世界一种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因而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

从前,齐国人把老虎和蟒蛇看作不祥之物。有一次,齐景公外出打猎。爬上山头,忽听到一声狂啸,从草丛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下到山沟里, 又见一条水桶粗的青皮蟒蛇盘在岩石上。齐景公心神不定地回到宫里,急忙派人把丞相晏子召来问道:“今日寡人上山见虎,下沟见蟒,这怕是我们齐国的不祥之兆吧?”晏子回答说:“我也听说一个国家确实会有不祥之兆, 而且有三不祥:一是有了贤明的人材,而大王不知道;二是知道了却不去选拔,不愿录用;三是虽然录用了却不肯信任。所谓不样,尽在于此。至于今天上山见虎,那因为山是虎的巢居;下沟见蟒,那因为沟是蛇的洞穴,不能说是齐国的不祥之兆。”宗教迷信盛行人类早期,帝王将相常用做理论,欺骗劳动人民,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人才与国家兴衰的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探讨的主题,所以,齐景公和晏平仲讨论的问题,不属于感性经验的、不定型不系统的、自发的社会心理问题,而属于社会意识形式范围内的问题。社会意识形式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比较系统的、自觉的、抽象化的反映形式,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

意识是人的意识,人是意识的主体。从意识的主体及主体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词。词作者李煜,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在位 15 年,沉湎声色,最后国破出降;宋封他为违命侯。不久被宋太宗毒死。李煜政治上昏庸无能,却是一名成绩卓著的诗人。这首词是李煜后期的代表作之一。词的上阕,描写在寒雨疾风的摧残之下,林花凋谢,春去匆匆。字里行间寄寓着词人因感到人生短促、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极度悲凉情绪。词的下阕,抒写好景不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全词情调哀怨,意味深长,是作者由皇帝沦为囚徒后个人意识的流露。个人意识是个人的精神世界,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反映,是个体实践的结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在结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反动派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的背景下写的。虽然出自毛泽东同志个人之手,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共同心愿,因而是群体意识的展示。群体意识是因共同的处境、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

的人们对自己的活动及其与整个社会生活关系的反映。

从是否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又可以区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属于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龚半千是清代画派中所谓金陵八家之首。针对当时社会上贫富极大悬殊的现象,他曾画了幅财神图。画面表现了一个穿红袍的财神,脚踏着两个元宝走路。从这幅画上,人们一望便知,作者是在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为富不仁者寸步不离钱财;同时,他又为自己的穷朋友们鸣不平,因为他们贫无立锥之地,简直寸步难行。艺术本身属于上层建筑,这幅画所表现的又是作者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与愤恨态度,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社会经济与政治特点的东西,虽然是幅画,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唐代著名小说家苏鹗在《杜阳杂编》中记载的一件事情则属另一种性质。唐宣宗大中年间,即公元 9 世纪中叶,日本王子访问中国,献给唐皇许多礼品。唐宣宗设宴款待日本王子,并且演出百戏杂技,欢迎贵宾。日本王子擅长围棋,要求与中国棋手比赛。唐宣宗指定了第一流的棋手顾师言与之对垒。双方各下了三十三着棋,不分胜负。顾师言使出一个绝招,即所谓“镇神头” 的一着棋。日本王子估计自己赢不了,便打听顾师言是第几流的棋手。在旁观棋的唐朝官员骗他说是三流棋手。王子要求见第一流的。那个官员答道, 必须赢了第三流的才能见第二流的,赢了第二流的才能见第一流的。日本王子长叹一声说:“小国当然不如大国。”推枰认输了。这个故事中的那个唐朝官员说假话,摆架子,有些狡黠,对邻国贵宾的态度不太友好。但他和日本王子的对话没有涉及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这种不反映社会经济与政治特点的意识,不是社会意识形态,而是社会意识形式。

外观社会意识,混沌一团,像个黑洞。走进去,撩开面纱,其主要构架便显露出来:作为社会精神现象总概括的社会意识,主要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组成。只是它们的表现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