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5-6 陆地卫星图像分辨率

陆地卫星编号

传感器名称及波段编号

地面分辨率(m)

4 、 5

MSS1 、 2 、 3 、 4

83 × 68

4 、 5

TM1 、 2 、 3 、 4 、 5 、 7

30 × 30

4 、 5

TM6

120 × 120

1 、 2 、 3

MSS4 、 5 、 6 、 7

79 × 79

地面分辨率可以理解为在图像显示出地面上最小地物的尺寸(也就是像元)的大小。一般讲,凡是大于分辨率的地物可较为容易辨认;小于分辨率的地物辨认就比较困难。实际上在判读时,由于地物与所处背景反差条件的不同(即地物本身与背景间辐射量的差别),有时大于分辨率的地物在判读时也可能很难以辨认,而有时小于分辨率的地物反而容易辨认。如果用“可辨”这个词来说明从图像上判读地物难易程度的话,那么,当与背景的灰阶反差小时,虽然地物大于分辨率,但该地物可能被“淹没”在背景之中,不易辨别而可辨性差;当与背景的反差大,光照条件又适宜时,虽然地物小于分辨率,而该地物可能会“突出”在背景之上,可辨性也好。

(四)不同季节对图像的影响

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由于不同季节的太阳辐射、气温、降水等变化, 使地表植被、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植物的变化更为明显,例如植物的发芽、生长、成熟、枯黄、落叶以及农作物的收割等都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变化对于卫星图像的色调和可辨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冬季由于气候干冷,植物枯黄,以及地表裸露,图像上能较好地反映地表物质(岩石、沉积物)的光谱特性;在夏季由于植物茂盛,而有利于植物的判读。春、秋两季,由于不同植物的生长季节不同,就有可能更细地区分和判读植被的类型。因此,在判读时,应根据判读的内容、目的,选择最佳季节的图像, 以提高判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