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2-5 一些地物的发射率(8—14μm)
目标物 |
温度(℃) |
ε |
目标物 |
温度(℃) |
ε |
---|---|---|---|---|---|
木材(橡木平板) |
20 |
0.90 |
岩石矿物 |
||
水(蒸馏水) |
20 |
0.96 |
石英 |
20 |
0.627 |
冰(表面光滑) |
-10 |
0.96 |
长石 |
20 |
0.819 |
雪 |
-10 |
0.85 |
花岗岩 |
20 |
0.780 |
沙 |
20 |
0.90 |
玄武岩 |
20 |
0.906 |
大理石 |
20 |
0.942 |
地物的发射率与地物的性质、表面状况(如粗糙度、颜色等)有关,且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例如:同一地物,其表面粗糙或颜色较深的,发射率往往较高,表面光滑或颜色浅的,发射率则较小。不同温度的同一地物,有不同的发射率(如石英在 250K 时ε=0.748,500K 时ε=0.819)。物体表面温度主要受地物本身物理性质的影响,如地物的比热、热导率、热扩散率及热惯量等,其中比热和热惯量的影响较大。
比热是指物质储存热的能力(即 1 克物质,温度升高 1℃所需的热量大小)。热惯量是度量物质热惰性大小的物理量。也是两种物质界面上热传导速率的一种度量。物质热惯量大小,决定于其热导率、热容量及密度等物理量。总之,比热大,热惯量大,以及具有保温作用的地物,一般发射率大, 反之发射率就小。例如水体,在白天水面光滑明亮,表面反射强而温度较低, 发射率亦较低;而到夜间,水的比热大,热惯量也高,故而发射率较高。
地物发射率的差异也是遥感探测的基础和出发点。
通常,依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将地物分为三种类型,如图 2-11(a) 所示。
-
黑体或绝对黑体,其发射率ελ=ε=1,即黑体发射率对所有波长都是一个常数,并且等于 1。
-
灰体,其发射率ελ=ε=常数<1(因吸收率 α<1)。即灰体的发射
率始终小于 1,ε不随波长变化。
- 选择性辐射体,其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而且ελ<1(因吸收率α也随波长而变化并且α<1)。
图 2-11(b)表示在同一温度下,各种辐射体发射的情况。其中黑体的发射率最大(ε=1)。因此,黑体的光谱分布曲线是各种辐射体曲线的包络线。灰体的发射率是黑体的几分之一,为一个不变的分数,当灰体的发射率越接近 1 时,它就越接近黑体;选择性辐射体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但是不管在那个波长,其发射率都比黑体发射率小(ελ<1)。
在红外遥感传感器设计中,可以把一些红外辐射体看成灰体(例如人体、喷气式飞机尾喷管、无动力空间飞行器、地球背景及空间背景等),也可以在某些波段内把选择性辐射体看成灰体(如果其发射率ελ在某些波段内近似不变),这样就简化了计算工作。
基尔霍夫在研究辐射传输过程中发现:在任一给定温度下,地物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密度 W 和吸收率α之比,对于任何地物都是一个常数,并等于该温度下同面积黑体辐射通量密度 W 黑。这就是基尔霍夫定律,它可写成如下的数学形式:
W = W
α 黑
(2 - 11)
基尔霍夫定律不但对所有波长的全辐射是正确的,而且对波长为λ的任何单色波长的辐射也是正确的。这时基尔霍夫定律可写成:
W
= W黑λ
λ
(2 - 12)
该定律反映在一定温度下的物体,如它对某一波长的辐射有强吸收,则发射这一波长辐射的能力亦强;若为弱吸收,则发射亦弱。如不吸收某种波长的辐射,则亦不发射这种波长的辐射。
W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由公式(2 - 11)可知,α =
黑
义有
,而根据发射率定
ε = W W黑
从这里得出:ε=α (2-13)
同样,对地物辐射的每一单色波长分量也是成立的,即ελ=αλ。
公式(2-13)表明,在给定的温度下,任何地物的发射率,在数值上等于同温度、同波长下的吸收率,该公式还表明地物的吸收率愈大,发射率也愈大,对于不透明地物来说,公式(2-5)可写成:
ε=1-ρ (2-14)
由公式(2-11)、(2-12)和(2-7)可写成: W=αW 黑 =εW 黑 =(εσT4) (2-15)
由(2-15)可知,只要已知地物的温度和吸收率,就可确定地物的热辐射强度。该公式表明地物的热辐射强度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所以,地物微少的温度差异就会引起红外辐射能量较明显变化。这种特征构成红外遥感的理论根据。
(四)黑体微波辐射
根据普朗克定律,任何地物在一定温度下,不仅向空间发射红外辐射, 而且还发射微波辐射,地物的微波辐射基本上和红外辐射相似,符合热辐射定律。但微波是低温状态下地物的重要辐射特性,其特点是地物的温度越低, 微波辐射也就越明显。
尽管微波辐射比红外辐射能量要弱得多,但可以用无线电技术经调谐和放大线路来接收。目前,微波辐射在地学等领域正作为有力的探测手段,加速进行研究。
自然界中一般地物的温度在 250K—350K,辐射的峰值波长λmax 在 10μm 附近。而微波波长比峰值波长大得多(即λ>>λmax)。因此在微波区域黑体辐射的微波功率可用瑞利——金斯公式代替普朗克公式(因为在波长较长的辐射区,瑞利-金斯公式比较符合实验结果),即:
2kT
W( γ ) =
λ2 (2 - 16)
式中:W(γ)(在微波波段,常用频率γ替代波长,因而该式中的变量λ可用γ表示)表示黑体单位表面积,单位立体角和单位频率范围内所辐射的微波
功率,单位是(W/cm2·sr·Hz);k 为玻耳兹曼常量;T 为绝对温度,单位是(K);λ为波长,单位是(μm)。
公式(2-16)表明黑体辐射的微波功率与温度成正比,与波长平方成反比,而一般地物不是黑体,但它们的辐射功率 Ws(γ)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微波功率 W(γ)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kT
Ws(γ ) = ε1W( γ ) = 2ε1 λ2
(2 - 17)
式中:ε1 为地物表面在微波波段的发射率,(2-17)式是计算微波辐射的基本公式。
表(2-6)是在相同条件下,一些地物在微波波段与红外波段发射率的比
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