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植被和土壤

卫星图像比例尺小,进行植被和土壤判读难度较大,特别是本幅图像是四月中旬成像,对山区植被、土壤判读更为不利。因此,判读时必须参考文献资料和地形图,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进行综合判读。

  1. 植被判读。北京地区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植被类型的分布,因山地高度和坡向的差异明显,海拔 1900 米以上的山顶,是山顶草甸植被,图像纹理较粗,呈褐色。东灵山、海坨山、百花山和百草畔均有分布。山顶草甸带以下中山区上部,是桦树林带;中山下部,特别是阴坡是桦栎林带,以辽东栎和油松林为主。低山区分布有落叶阔叶灌丛和灌草丛带,以荆条灌丛、山杏灌丛、杂灌丛和灌草丛占优势。

平原地区多为栽培植被,北京城远郊地区的红色图像是冬小麦,浅棕色是玉米地,蓝紫色多为水田。北京城近郊的灰红色细小颗粒状图像为菜地。北京地区的果树以梨、柿、苹果、板栗为主,一般均分布在山麓洪积扇上或丘陵沟谷中。

怀来盆地,地势高寒,农作物反青较晚,四月中旬的卫星图像反映的主要是裸露地面的光谱特性。

  1. 土壤判读。

北京地区土壤,由于成土因素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

在 1900 米以上的山顶,是山地草甸土。海拔 1000—1900 米的中山区分布着山地棕壤。1000 米以下的低山区,主要是淋溶褐土。500 米以下的丘陵和洪冲积扇上部区主要是普通褐土,冲积扇的中下部则是潮褐土,冲积扇边缘部分则是褐潮土,北京市的东南冲积平原上主要是潮土。

在平原地区还分布有水稻土和沙土。水稻土图像色调蓝灰,与水稻栽培地区相一致,主要分布在北京远郊和天津部分地区,沙土图像色调为浅棕, 主要分布在永定河两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