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圣桥的建构与美誉

祝圣桥始建于1388年,名“舞溪桥”,由镇远土司思南宽慰使田大雅与镇远土知州何惠同奏请朝廷修建,但没有建成。

后来在1609年重修,至1628年才告竣工,前后历经约250年时间,前后经过多次毁坏与重修。

祝圣桥位于贵州的镇远古镇,镇远在元代曾是一个军事重镇,由于地处滇尾楚头,从西往东走前面是云南、东边就是楚国。

元世祖忽必烈看到了镇远特殊的地理位置,派了大量的军队驻守在这里,因此需要不停的输送物资,南来北往的商人不断的云集到这里来,于是镇远这个3.1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便从军事重镇转化成了商业重镇。

而过去镇远的交通主要是以水路为主,水路运输十分发达,在没有修桥之前采用渡船、浮桥很不方便,当地官员看到这种情况后便修了这座桥。

1509年,王阳明凄凉地走过祝圣桥,辟开重重驿道,到修文龙场驻守,沿途的古藤、昏鸦、老树,无不给王阳明凄然之感。

抵达镇远之际,他写下《镇远旅邸书札》:

别时不胜凄惘,梦寐中尚在西麓,醒来却在数百里外地也。相见未期,努力进修,以俟后会。即日已抵镇远,须臾放舟行矣。

王阳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种绝望的心境让他在一个偏远之地找到了人生的出口,在无人之境修炼顿悟“阳明心学”,开创阳明学派,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723年是最后一次修复,其中一次修复竣工时,正值康熙皇帝圣诞,为向圣上祝寿,于是舞溪桥被正式更名为“祝圣桥”。

1878年,镇远知府汪炳敖倡捐修,建魁星阁于滇黔学子进京赶考必经的祝圣桥上,希望能够魁星点斗,高中状元,故老百姓又称其为“状元楼”。

魁星阁位于祝圣桥的东起第三孔与第四孔之间的桥面上,该楼为三层重檐八角攒尖顶结构。

在魁星阁两侧“扫净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的经典对联真实地记录了1819年6月缅甸人多次骑象赴京朝贡路过这里的重要史实以及名城镇远昔时曾为南方丝绸之路上水陆通衢的历史见证。

贵州镇远有着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通过湘黔古驿道可深入贵州腹地和云南,直达缅甸。而因为阳河连接沅水,进入洞庭湖后,经过祝圣桥舟,向北可达京城,顺流而下,向东可达沿海各地。

因此祝圣桥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古代西南边陲与长江中下游交往的动脉和捷径。

祝圣桥中央的亭子叫“魁星楼”,亭内原有的3副对联,其中一副是:

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

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地桥来。

它说明镇远是一座文明的古镇,而祝圣桥理所当然也就成了南来北往的东西来往的重要的桥梁。

祝圣桥不仅曾是小城连接阳河两岸的唯一通道,也是滇黔古驿道上的重要通道,它的建成不知道见证了多少湘黔商旅和文人墨客的落魄与辉煌。因此,它承载的使命远远不是一座普通桥梁所能比的。

祝圣桥是一座历经600多年的历史沧桑,光是修建的年代就长达250年的古桥,同时又是我国西南的要道,这样的一所桥拥有的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旁注]

朝廷 是指封建王朝的社会被王国、诸侯国拥戴为共主,共主建立的统治机构的总称。在这种统治制度下,共主通常被称为“皇帝”。一般来说,所谓朝廷分为内廷和宰相为首的外廷。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元世祖,蒙古尊号“薛禅汗”,元朝的创建者,庙号世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忽必烈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著有《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阳明学派 又名“姚江学派”,创始人为明代大儒王阳明,因其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该学派为阳明学派。该学派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阳明学派是明代中晚期思想学术领域中的一个著名流派。

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阅读链接]

1488年的一个黄昏,知州周瑛走过祝圣桥。

在赴京纂修宪宗皇帝《实录》途中,周瑛背着一袋米从祝圣桥走出去,渔人跟随,渔人带着水獭,水獭用于捕鱼。他们边走边欣赏风光,饿了,渔人放水獭到舞阳河里打鱼来烧着吃,周瑛生火,搭锅煮饭。

看着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游动,周瑛捧着书本在河岸边阅读,一会儿看看山,一会儿看着捕鱼人,一会儿想着书上的文字,是真是幻都已分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