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主持修建洛阳桥

其实,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就居住着越族人。至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

在那个时候,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因此,后来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所说的闽南语。

这些中原人士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农田和社会发展。他们来到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

由于当时的洛阳江水宽2500米,整日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每次遇到大风海潮,常常会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人们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

早在1041年至1048年间,有个叫李宠的泉州人。他为了群众过桥方便,便在江中筑造了几个石墩,并架上了木板。但作为浮桥,一遇到水急潮涌,浮桥常被冲走,不能解决问题。

后来,人们接受了教训,几年以后,泉州人民纷纷倡议把浮桥改造为固定的石桥。为了顺应民意,在后来的1053年,有位叫蔡襄的到泉州府任职太守。

蔡襄,字君谟,他原籍本是福建仙游枫亭乡东垞村人,后来迁居莆田蔡垞村了。

他于1030年中进士,先后在宋代朝中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后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然后调任泉州太守的。

蔡襄任泉州太守期间,他为了解除洛阳江沿岸人民的渡江困难,决心建造一座大桥。然而,要在这深不见底、急流浪大的洛阳江上建造大桥,堪比登天还难。

但一心为民的蔡襄却选择了迎难而上,并亲自到万安渡勘查地形、观察水势、请教民师巧匠。最后,他在万安渡选定了一个较为合适的建桥地点。

1053年4月,蔡襄母舅卢锡带领许多人一道来协助他建桥。他们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捐工捐资。在蔡襄的主持下,人们集思广益,就地取材,开采沿江山上巨石用来修桥。

在建桥的过程中,由于海潮汹涌,导致建桥工程一度非常艰巨。于是,他们便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也就是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他们创造式地运用了“筏型基础”来建桥墩。

大桥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终于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里。就这样,他们在水底垒起了一座宽20多米,长约500多的水下长堤。长长的桥基就宛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了。

蔡襄心想,要铺设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谈何容易,要知道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

但是,这个问题没有难倒他们,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他们将巨石凿成长l0米左右,宽0.7米,净重约10多吨的巨石板,利用涨潮浮舟的功能,立石为梁。

于是,工匠们等到涨潮时,就将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大概有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桥墩全部利用巨大条石,它们被错落有致地垒砌成形。桥墩两端均做尖形来分水,墩面两层石条向左右挑出。为了增强桥面的承受力,桥面全部都用石条板铺好。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交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

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种牡蛎。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们巧妙地利用繁殖“砺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的方法,简直是一项创举。古今中外,绝无仅有。

洛阳桥有桥墩46座,桥长1200米,宽5米。桥的两侧有500个栏柱,栏柱上均刻有石雕,用来保护行人的安全。桥的两侧共建置了9座石塔,用以镇风,桥上共筑了石亭7座,供路人休息。

大桥的两旁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还有许多艺术石碉。它们个个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

整个工程的建造是巨大的,而且花费了14000多两银子,这些全是人们自动捐献的。蔡襄也卖了家里160多亩地,捐献洛阳桥。

蔡襄不仅在主持建桥过程中,受尽艰辛,克服了种种困难,而且顶住了丧子亡妻的痛苦。最后,这才有了这座精美神奇的“画海长虹”。

就这样,经过6年8个月的艰苦施工,终于在1059年12月,完成了这一宏伟的工程。

太守蔡襄亲自主持竣工仪式,并书写“万安渡石桥”5个大字,也称之为“万安桥”。后来由于大桥在洛阳江之上,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洛阳桥”。

桥头有两通石碑,上面刻有蔡襄亲自撰书的《万安桥记》,石碑每通高约3米,宽1.5米,文字精美,笔体苍劲。书法艺术和桥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互为注释。

[旁注]

闽南 福建简称为“闽”,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从地理、行政区划、语系等各方面,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地区均合称为“闽南”。

翰林学士 古代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初期,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时期翰林学士承唐代体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时期,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卢锡 北宋时期,在涂岭虎岩寺受教于其父卢仁,与他一起读书的还有他的外甥蔡襄。史志上记载卢锡“以处士终,生平好义,济人利物”。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主持建造洛阳桥。

石雕 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它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指用各种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石碑 把功绩勒于石土,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一般以文字为其主要部分,上有螭首,下有龟趺。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竖石。多镌刻文字,意在垂之久远。

书法 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阅读链接]

福建省泉州有一条洛阳江,江上有一座洛阳桥。桥在泉州城东10千米处,一座500多米长的跨海梁式浅灰色花岗岩桥体,在阳光下遍体粼光,远望如一条银龙横卧碧波,如一条银练漂向大海。

人们为了纪念蔡襄修建洛阳桥的丰功伟绩,便在桥头修建了蔡公祠。祠柱上有一副楹联写道:“架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它称赞洛阳桥是惊天动地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