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地域人文风情
卢沟桥历经数百载仍矗立在永定河畔,这简直是个奇迹,历史上有许多讴歌卢沟桥的诗,为卢沟桥留下了不朽的人文风情。
金代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秉文的一首《卢沟诗》这样写道:
河分桥柱如瓜蔓,路人都门似犬牙,
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单以晓月形容卢沟桥之美,据说是另有原因:每当旧历的月尽天晓之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桥上,就会率先看见月亮的清辉。
“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出发。朝气清新,烘托着勾人思感的月亮,以及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
这样的情景,这样的色彩,这样的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还是凄冷的秋晓,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若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飘浮于旅行者的心灵深处,生发出无尽的美感。
13世纪时,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4年来到中国。据说此次来中国,马可·波罗曾经到访过卢沟桥,并写下了对卢沟桥的赞美之词。
据说当时马可·波罗来到我国后,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欣赏这个勇敢的年轻人。那一年的春天,百花齐放,阳光明媚。
有一天,忽必烈召见马可·波罗,十分认真地说:“马可·波罗,我想派你到云南去,一路看看地方风光,了解民情风俗,有什么奇闻或风吹草动,就立即向我报告。”
马可·波罗接旨以后,准备好行装,第二天一早,他就出发了。走出大都城,经过永定河上的一座石桥。在桥头,这位探险家矗立良久。
他赞叹道:“啊,多美的石桥!它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石桥。那么宽,可以容下10个人骑马并肩前行。它是那么长,足有300多米!24个桥拱,25座桥墩。造桥的技术真是无与伦比!”
马可·波罗所说的石桥,便是卢沟桥。这座石桥能够赢得这位探险家的赞叹,说明建造石桥的工艺在当时已经十分先进。
元代诗人陈孚在《卢沟晓月》中写道:
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
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
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
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元代有一幅《卢沟伐木图》,把当时卢沟河畔茶肆酒馆、客商旅店的繁华以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卢沟河畔留宿的客人一觉醒来,发现鸡已经叫了3遍,洗漱后又踏上了新征程。首先看到的是晓月当空,东方露出鱼肚白色,天空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此时才真正体会到了“卢沟晓月”的美妙。
明代张元芳的《卢沟晓月》诗也很有代表性:
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
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
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
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
卢沟桥修建以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特别是在元朝定都北京后,卢沟桥的作用更加明显了。卢沟桥已经成为当时北京的人们通往西南的必经之道。因此,很多当时在北京生活过的人,都曾经过卢沟桥。
元代诗人张野填了一首《满江红·卢沟桥》的词:
半世干忙,漫走遍,燕南代北。
凡几度,马蹄平踏,卧虹千尺。
眼底关河仍似旧,
鬓边岁月还非昔。
并栏杆,唯有石狻猊,曾相识。
桥下水,东流急。
桥墩上客,纷如织。
把英雄老尽,有谁知得?
金斗未悬苏季印,
绿苔空渍相如笔。
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
明代的杨荣不仅是一代政治家,还是一个有名的诗人。有人评价道:“杨荣的诗文雍容平易,很像他的为人。”
他曾经多次到访过卢沟桥,并写下了《卢沟桥北上》,诗曰: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
远树依稀云影澹,疏星寥落曙光寒。
石桥马迹霜初滑,茅屋鸡鸣夜可阑。
北上以着双阙近,五云深处是金銮。
明代的顾起元,是应天府江宁人,字太初。1600年戊戌科考中探花,官至吏部左侍郎。这位探花出身的吏部侍郎,他并不贪恋官场的虚华。对于学问文章,他所持态度也是一丝不苟,他先博览群书,而后提笔作文。
顾起元曾经多次游览过卢沟桥,并写下了《卢沟桥》,诗写道:
西山笼雾晓苍苍,一线桑干万里长。
最是征夫望乡处,卢沟桥上月如霜。
诗人在前两句交代了卢沟桥所处的地理方位,同时,还用了两句诗给卢沟桥定下了苍凉的基调。诗的最后一句用卢沟桥上的月光含蓄地表达了月光下征夫的望乡之情。
清代的乾隆帝曾到过卢沟桥,并写有《过卢沟桥》一诗:
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
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
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州。
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
卢沟晓月,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和英雄豪杰。历来的名胜古迹都离不开名人,作为古代都城北京南部出城的交通要道,卢沟桥自然吸引了许多名人的到访。
到访过卢沟桥或者与卢沟桥有关的名人很多,这些名人或修缮过卢沟桥,或给卢沟桥写诗著文,他们的行为大大丰富了卢沟桥的文化内涵。
清代改良领袖康有为,也曾到访过卢沟桥。他在一首名为《过卢沟桥望西山》的诗中写道:
连山叠翠启皇州,万里云岚去素秋。
地落平原开德棣,天分中外作并幽。
浑河浩荡连沙转,香界岩深接汉浮。
萧槭西风催落日,羸驴驮我过卢沟。
和康有为同一时期并支持戊戌变法的另一位进步人士谭嗣同,也曾到访过卢沟桥,他在一首名为《卢沟桥》的诗中写道:
河流固无定,人亦困征鞍。
残月照千古,客心终不寒。
山形依督亢,天影接桑干。
为有皋鱼恨,重来泪欲弹。
卢沟桥自古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为其挥毫泼墨。卢沟桥的确是一座名闻中外的古代桥梁,除了它建筑工程的巨大和工艺技巧的高超,都是历史所罕见之外,它也为社会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人文气息。
[旁注]
赵秉文(1159年~1232年),自幼聪颖好学。曾任安塞主簿、邯郸令、唐山令等职。他学识广博,著有《易丛说》、《中庸说》、《扬子发微》、《太玄笺赞》、《文中子类说》、《南华略释》、《列子补注》等,而且兼善诗文书画。后被誉为金代末期“文士领袖”。
雉堞 古代城墙的内侧叫“宇墻”或“女墙”,而外侧则叫“垛墙”或“雉堞”,是古代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旨 本为意见,上下均可通用。宋代以后专指皇帝的命令。明代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袁可立题叙毛文龙奇捷疏》记载:“行巡按御史覆勘,再为议序以侯俞旨施行。”皇帝下的是圣旨;皇后妃子下的是懿旨;其他人的是令。
陈孚(1259年~1309年),元代学者。浙江省临海县白水洋镇松里人。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
鱼肚白 指黎明时东方的天色清晨时出现时的那种很纯的色彩,总是给人一种迷离,天马行空的感觉,仿佛整颗心都随着清晨的鱼肚白一点点慢慢地升起。
张元芳 字宗五,父亲张鮥,擅长冶铸和制弓之术。母亲陈氏,娴明勤笃,慈教有方。张元芳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稍长,臂力过人,素怀大志,胸有韬略。
杨荣(1371年~1440年)。明代首辅,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他既以武略见重,又有文才,据《明史·艺文志》记载,其著作有《训子编》一卷、《北征记》一卷、《两京类稿》30卷、《玉堂遗稿》12卷。
顾起元(1565年~1628年)。1600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明代官员、金石家、书法家。退后,筑遁园,闭门潜心著述。朝廷曾7次诏命为相,均婉辞之,卒谥文庄。著有《金陵古金石考》、《客座赘语》、《说略》等。
古迹 是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包含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市街,考古遗址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涵盖政治、防御、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娱乐、劳动、社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领域,弥补文字、历史等纪录之不足。
康有为(1858年~1927年)。清代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仕宦家庭,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
戊戌变法 指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清代光绪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谭嗣同(1865年~1898年),近代资产阶级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等。
[阅读链接]
传说永定河里有个铜帮铁底,是由龙王三公主为父王排忧解难而造的。三公主发动宫女编织铜网、铁网,并用织成的铜网把两岸的河堤保护起来,把织成的铁网铺在河底以防大水冲刷,这就是后来人们传说的铜帮铁底。
龙宫厚道孝顺的四太子、五太子,连连说自己也要为父王分忧。于是,每到汛期,他兄弟俩自动趴在桥孔处吸水保桥。因此,后来桥孔一直有两个龙头在吸水呢!
从此,永定河两岸再没有大的水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