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卢沟晓月

从前,卢沟桥这地方十分荒凉,桑干河一片浑浊,号称“小黄河”,时常泛滥。可是自从有了卢沟桥,河水变清了,人们说这桥有灵气,就把它说成了“神桥”。

但当地人说,卢沟桥的神奇还不在这里,在于这里的月亮比别的地方出得都早。

别处农历初一、初二就看不见月牙,但卢沟桥农历每月三十天晚上就能看见月亮了,而且大年三十儿夜里的月亮更是非常神奇,一到五更,东南方向就衬出一弯明月,并渐渐上升,把桥上的石狮子照得清清楚楚。

但是,相传这种情景只有两种人可以看见,一种是15岁以下的童男童女;另一种是“大命之人”。

后来,民间的传说被乾隆听到,他就决定亲自去察看一番。

乾隆皇帝自年轻时就是个好游山玩水的人,他几次下江南都从这桥上路过,可是就没有看见这种奇景。后来他听说这卢沟桥的月亮有这么神,又觉得自己是大命之人,就打算专程前去瞧瞧。

这一天,正好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乾隆认为这可是到卢沟桥看月亮的好时候,于是就叫人预备八抬大轿,说是要上卢沟桥。

这时宫里正忙着过年,一听皇上要上卢沟桥,大家都愣住了。

按照老规矩,这天无论是谁也不能离开皇宫。皇上怎么突然提出来要上卢沟桥呢?可是皇上下了命令,谁敢说个不字呢?大家只得照办。于是,朝中的护卫等一帮人就用八抬大轿把乾隆抬到了卢沟桥。

卢沟桥当时归属于宛平县管辖,而此时的宛平县县令正在忙着过年,一听说皇上驾到,吓了一身冷汗,赶紧点了灯笼、火把,进行列队迎接。

天刚擦黑,京城的鞭炮声就响成一片了,处处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乾隆皇帝带领一千人马,出紫禁城西行,再往南到宛平城的卢沟桥。

乾隆下了轿二话没说直奔卢沟桥,人们也都跟随着上去了。等到了桥头,乾隆皇帝使劲朝东南方向张望,可看了半天,只见满天的繁星点点,却不见半点月亮的影子,更别说把卢沟桥照得通亮了。

乾隆十分扫兴,询问左右:“怎么不见月亮呢?”

左右也不知缘由,只好上前瞎说一气。有的说,灯笼、火把多,所以才看不清楚。

乾隆一听,觉得这话有理,立即下令把所有的灯笼、火把吹熄。顿时,卢沟桥变得一片漆黑,只有一片寒星照着卢沟的河水。

乾隆又使劲望了望,还没瞧见。他心里急起来,叫来宛平县令,大声斥责道:“你这个官是怎么当的?这卢沟桥不是三十儿晚上出月亮吗?”

县令连忙说:“是,是!”

“那为什么看不见?”

“小的也只是听别人说,这月亮只有大命之人才能看得见。”

乾隆心想,我是一朝天子,难道还不是“大命之人”吗?怎么我会看不见呢?可转念又一想,我大年三十儿跑到这儿来看月亮,如果说看不见,传出去岂不被天下人耻笑?想到这里,他对随从们说:“你们都退下,让我仔细看看。”

随从退下后,乾隆一个人站在桥上使劲看起来。看着看着,就觉得眼前一亮,一弯明月挂在东南方向的天际,整个桥身也立刻变的通亮了。

乾隆急忙叫随从近身来看,大家顺着乾隆手指的方向,看得眼睛都酸了,也没有看见月亮。有的随从便说:“我们是凡夫俗子,没有这个眼福啊!”其他人也跟着附和着。

乾隆听了特别高兴,觉得自己的确是大命之人。随后,他吩咐说:“给我预备笔砚,我要写诗。”

宛平县令急忙令人抬出雕漆书案,呈上文房四宝,灯笼火把立刻点亮。

乾隆坐在那里沉思,一会儿吟诵道:

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

树人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隐微光。

乾隆一会吟道:

河声流月寥落曙光寒,

……

乾隆想从中找点好句,可是吟来吟去,都不满意。

这时,有一个臣子说:“陛下,臣知道明代文学家徐渭有一首《竹枝词》,不知可用否?”

乾隆说:“讲来。”

这位臣子放声吟道:

沙浑石涩夹山椒,苦束桑干和一刀。

流山卢沟成大镜,石桥狮影浸拳毛。

乾隆没听完就摇了摇头。他觉得徐渭这首诗写得太凄凉了,应该写出这卢沟幽美的月色。

另有一个翰林看出了乾隆的心思,上前说:“臣有几句不知如何?”

乾隆说:“讲。”

翰林吟道:

霜落桑干水未枯,晓空云尽月轮孤。

一林灯影稀还见,十里川光澹欲无。

乾隆一听,连说:“好!好!”他当即想了一下,随后提起笔来,挥毫写下了4个大字:“卢沟晓月”。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宛平县令急忙吩咐刻碑。就这样,一通“卢沟晓月”的石碑就立在卢沟桥头了。后来,“卢沟晓月”也就成了卢沟桥的美称而出了名。

据说过了几年后,乾隆皇帝又来到卢沟桥赏月,当时是夏天,吏部天官刘镛陪同乾隆爷到南苑海子墙里打猎。回来时,乾隆说:“朕好长时间没去卢沟桥了,趁着天还早,咱们绕远点走一趟吧!”

于是,乾隆皇帝和刘镛及护卫随从等一帮人骑着马,带着猎物,顺着东河堤来到卢沟桥的龙王庙行宫。

吃过晚饭,天气特别闷热,乾隆漫步来到卢沟桥的东桥头乘凉。

他说:“朕前几年路过这里,当时正值初月,仰望蓝天,疏星淡月,远眺河水如带,西山时隐时现;俯桥眺水,月亮光照在水面,像镜子一样明亮,真好似身临仙境。朕触景生情,写了‘卢沟晓月’诗。等一会儿月亮出来,朕要再写一首夏季美景、咱们君臣乘凉的诗!”

说完,乾隆便触景生情作了一首诗:

茅店寒鸡咿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

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尤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随从的大臣纷纷叫好。前来接驾的宛平县令赶紧接着说:“凡是从这儿经过的文人墨客,看到万岁爷的诗,一定都会赞叹写得景美情深,真是诗中极品啊!”

[旁注]

灵气 源自阴阳学。古人认为,盘古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虽有盘古真人将其划分但仍不能完全隔离,阴阳二气混杂从而化育了万物。万物中阴阳比较平均的就演化成了人。它认为活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为魂,来源于“阳气”;二为高于常人,来使用式神等阴阳术就叫做“灵气”。

八抬大轿 古代轿子的形制上也有规定。例如在清代初期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三品以上大官虽可用银顶,皂色盖帏,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两人抬的小轿。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在京城内4个人抬,出京用8人。所以叫“八抬大轿”。

紫禁城 是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1420年落成。依照我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县令 古代官名,起于战国时期,秦代及三晋时期县的长官均称为令。古时候管理一县的县官,在周朝时称为县正,春秋时期则称为宰、尹、公等。秦汉时期,县拥有万户以上者称“县令”。

笔砚 笔指毛笔,是一种源于我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砚也称“砚台”,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是由干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

陛下 对君主的尊称,秦代以后只用以称皇帝。陛为宫殿台阶。据东汉蔡邕《独断》,谓群臣与天子言,因距离远,先呼立陛下。侧近臣与之言,由彼上达。陛下之称,即由此而来。

徐渭(1521年~1593年),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在诗文、戏剧、书画给当世及后代留下了深远影响。他的诗,被尊之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

翰林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翰林院从唐代起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学府,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地方,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时期改从进士中选拔。

刘墉(1719年~1804年),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他一生廉洁奉公,处处从人民利益着想,深受百姓爱戴。他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他是清代四大书家之一。

卢沟晓月 古代时,这里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影水中,更显明媚皎洁,从而成为古代著名的燕京八大景点之一。金章宗很推崇这座卢沟桥,就给它封了个“卢沟晓月”的雅号,并把它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阅读链接]

金章宗完颜璟走遍了京城的好山好水,他开发了京城的许多景观。比如熟知的燕京八景:居庸叠翠、玉泉垂虹、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烟雨、西山积雪、卢沟晓月、金台夕照。

北京史志文献资料集《日下旧闻考》记载:“自金明昌中始有燕山八景之目,元明以来,著咏颇多。”

北平旧志也记载“金明昌遗事有燕京八景,元人或作为古风,或演为小曲。”可见燕京八景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