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衡量智力的标准
智力是人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的总和。智力的好坏,智力的高低,是由智力的品质衡量的。
那么,智力有哪些品质呢?
①智力的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智力能针对既定的目的和任务而活 动。在这一品质方面,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很明显的。有的人智力活动
针对性很强,目标明确,他们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地去追索探讨。有的人智力活动针对性差,漫无目标,他们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总是无的放矢地想东想西。针对性这一品质很宝贵,有了它,智力活动才有方向。
②智力的预见性 指智力能在现实的基础上预测以后情况的发展并做出适当的安排计划。相传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便是智力预见性的一种表现。智力这一宝贵品质也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有人站得高,看得远,对事物的发展动向了如指掌;有的人则就事论事,鼠目寸光,对未来动向毫无了解, 更无法预测。
③智力的广阔性 指任何一项智力活动都不局限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之 内,而向有关的周边扩展。广开思路,触类旁通是这一品质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闻一知二”不如“闻一知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国外心理学界认为,富有求异思维的人的智力水平,比富有求同思维的人更高,也是
基于广阔性这一品质来考虑的。智力广阔性的差异表现在:有的人思路宽广, 能从事物的多层次、多水平、多侧面去考虑问题;有的人思路狭窄,常常把自己的智力活动局限在一个固有的框框之内。智力的宝贵品质是以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一般说来,经验越丰富,知识越广博,智力活动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反之,经验越贫乏,知识越狭隘,智力活动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
④智力的深刻性 指智力活动在广阔的基础上,又能深入到某一个侧 面,某一条路径上,从而完全了解事物的本质,最终解决问题。可见,广阔
性和深刻性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智力品质。广阔性是深刻性的基础,没有前者, 后者就无法具备;深刻性是广阔性的深入,没有前者,后者就失去意义。智力深刻性的差异表现在:有的人看问题能“入木三分”,解决问题能抓住关键;有的人看问题则流于表面,解决问题则惯于瞎抓。智力的这一宝贵品质是以专精的知识为条件的。一般说来,知识越专精,则看问题就越深入;反之,知识越空泛,看问题就越肤浅。
⑤智力的灵活性 指对智力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矛盾,能够迅速地作出最后的判断并解决。这里有三点必须注意:一是任何矛盾都能够及时解决,如果在矛盾面前束手无策,那就谈不上什么灵活性;二是当情况发生变化之后,智力活动能适应形势,立刻变通,不知道通权达变的人,其智力是没有什么灵活性的;三是必须保证不能由于解决了一个矛盾而引起另外一个矛盾。智力的这一宝贵品质说明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有的人灵活多变,正如俗语所说的,“眼睛一眨一个主意”;有的人智力活动笨拙少变, 正如笑话中讲的“扛着竹竿过不了城门”。
另外,灵活性还与大脑皮层中的神经的灵活性有关。即从兴奋转到抑制, 或由抑制转到兴奋都很敏捷的人,其智力就会有较大的灵活性;否则反之。
⑥智力的创造性 指在智力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创造新的事物。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他能批判性地对待一切,独立地解决问题;他能打破旧框框, 提出新设想;他能反对人云亦云,提倡革新创造。
全面发展人的智力主要是指智力结构中的六大要素都要达到一定的水 平,防止单纯追求智力某一要素,而忽视其他要素的发展,造成智力结构失衡,形成智力畸形。同时也应看到,一个人智力结构中六大要素的发展水平也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的智力结构的特点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这也是因材施教,量材使用的一个心理依据,也是对智力开发和训练的基本原则。
因此,在智力开发和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综合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创造力,尤其注意不要单一地去培养某一种能力,必须把它们联系起来,放在智力的统一结构中。
②广泛地培养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好奇心是一种本能;求知欲是对知识的热烈探求;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
③培养情感、意志和性格。
④培养各种能力。能力和智力是相辅相成的,例如,一个实际操作能力较优异的人,他就善于从事各种实际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其智力也获得了发展。又如,一个创造能力较高的人,他就善于从事各种创造活动(如技术革新、科学发明、文艺创作等),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其智力水平获得了提高。能力是发展智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⑤丰富科学知识。
⑥改进学习方法。
⑦参加科技活动。
智力发展与年龄的关系。
人的智力发展与年龄密切相关,研究并掌握智力发展与年龄的规律,对充分开发利用人生有限之年的智力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
从幼儿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官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便逐渐成熟起来,人的智力也日益发展。对于普通儿童来说,从出生到五岁,智力发展最快,变化也最大。从五岁到十岁,智力继续增长,并逐步得到巩固。在本世纪初,有的心理学家就曾经认为:16 岁是人生智力发展的最高峰。后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人的智力一般到 30 岁方能达到高峰,50 岁以前能始终保持较高水平,50 岁以后一般人的智力开始逐步下降,越接近老年,下降的速度越快。
我们这里说的智力,是指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专家认为,人的智力发展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是在学前期,第二个加速期是在青春期。
很显然,中学时期,正是智力发展的快速上升时期,如能恰当地加似引导、开发和训练,对智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朋友正面临知识积累和智力培养的两重任务,大家应当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使这两者同步发展。
智力较高的同学有以下特点。
①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而且学习成绩好。时常表现在善于解答较复杂的代数应用题和喜欢解答平面几何题;高中时常表现在善于解答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题。
②好学不厌,学习面很广,什么事情都想知道,喜欢阅读各种书籍,自觉性高,自学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人。
③情绪稳定,不忽冷忽热,在遇到困难时能坚持下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④具有非常广泛的兴趣。而且在各项活动中必有一二项有超群的水平。比如在某项体育运动上,或在音乐、舞蹈方面,或在制作收音机、船模等课外科技活动方面,或在写作、绘画方面等,常常有可能获得某个项目的奖赏。
⑤喜欢独立工作,能恰当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遇事有计划,有预见。
⑥自我控制能力强,学习、办事精力集中,学习、休息和娱乐有节奏, 学习起来旁若无人,休息起来完全不去想学习。他们一般不容易受到别人的暗示,有自己的主见。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很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不轻易外露,俗称“内秀”。
⑦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常常能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善于用概括性的语言,把问题简明扼要地说清楚。
⑧好比喻,善联想,想象力很丰富。
⑨好奇、好问、好怀疑。常常对一个问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一件事总是急于自己动手进行尝试。
⑩好胜,不甘落后。常表现出较强烈的竞争性,总想超过别人。
-
思维敏捷,解决问题方法灵活,不跟着别人跑,不墨守成规,富有创造性。
-
愿意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学生一起活动,在同龄学生中常常是“自然领袖”。
以上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同学们自我训练和自测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