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生涯

大仲马是从戏剧开始走上文学舞台的。他一生写了五十五部正剧,三部

悲剧,二十三部喜剧,四部通俗剧,三部喜歌剧。大仲马从事戏剧创作正是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展开激烈斗争的时候。大仲马的气质、兴趣和思想倾向都使他成为浪漫主义的积极支持者。而在他灵魂中点燃起戏剧创作之火的则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它的演出。

还在家乡看杜锡剧团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时,大仲马就决心成为戏剧家。二次进巴黎,他与列文合作写了诗体喜剧《狩猎与爱情》。剧本虽然被剧院勉强接受了,但并不成功。大仲马也像巴尔扎克一样,是一位有才华的小说家,但却是一个蹩脚的诗人。

一八二七年一个英国剧团到巴黎演出,轰动了京城。大仲马每场必到, 并做笔记。他写道:“我第一次在舞台上看到了那些活生生的男男女女所经受的感情。”看了莎士比亚悲剧,他懂得了剧作家应当把伟大的历史事件搬上舞台,应当在强烈的感情世界纵马驰骋,应当用紧张的出人意料的情节把观众紧紧地抓住。

机运总是寻找不失机运的人。在一年一度举行的绘画和雕塑展览厅里, 他看到一座雕像,表现的是一六五七年瑞典女王克丽丝汀命令处死吉奥瓦尼·摩纳尔德斯卡的故事。他感到这里面有戏剧题材。他从他的朋友苏利埃手中借来了《世界名人传》,阅读了有关记载,知道这是一个争风吃醋的历史故事。王后、大臣、爱情、凶杀,多好的戏剧素材。他同朋友苏利埃商定, 分头各写一部《克丽丝汀》。谁先写完谁就先向剧院推荐。为了能有充足的时间写作,大仲马请求从办公室调出去看管林地。这样全部晚上的时间就都是他的了。很快五幕诗剧《克丽丝汀》脱稿了。大仲马后来回忆:“我为此事感到难为情,就像一个可怜的姑娘未结婚就生了孩子一样!”话虽如此说, 他仍禁不住要去试一试运气。他先找到法兰西喜剧院的提词员。后者告诉他要把手稿交审,而等待审查的手稿数以千计,不知须等到何年何月。但如能通过门路找到国王的红人泰罗男爵,就可以绕过那些审查手续。大仲马走后门的能力不亚于今天。他给只有一面之交的大作家诺蒂埃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向泰罗推荐。果然很快就接到泰罗约他会面的短信。泰罗接待他很随便, 但很热情。泰罗一面洗澡,一面说:“开始吧,年轻人,我洗耳恭听,”大仲马胆突突地说:“我只读一幕,您如果感到没意思,就让我停下来。”大仲马读着,泰罗洗完澡又躺在床上。大仲马一直读完。泰罗高兴地喊起来。他让大仲马立刻一起去法兰西剧院以便安排审读。经过两次反复,终于通过上演。但是主要演员马尔斯小姐却要删掉剧本中的几段台词。她是演端庄典雅的古典主义悲剧起家的。她不能容忍“粗俗”的台词。而年轻的大仲马却偏坚持保留。结果剧本终未上演。一周之后,一个退休的州长送来了另一本

《克丽丝汀》,紧接着他的朋友苏利埃也完成了他的《克丽丝汀》,形成了三剧比赛。大仲马把他的《克丽丝汀》收回。因为他已开罪了马尔斯小姐, 胜利无望了。

经过几次试验,大仲马知道他有结构戏剧的才能,但他只是一个平庸的诗人。他决定放弃诗体剧,改写散文体剧。散文体剧《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轰动了巴黎,使他一举成名。

《亨》剧以法国十六世纪后半期的宗教战争为背景,以政治阴谋和爱情的纠葛为线索,生动地反映了国王亨利三世和首相吉兹公爵之间的争权夺利的斗争。这场斗争早在查理九世时代就开始了。一五七二年对胡格诺教徒进行了大屠杀,这就是著名的“圣巴托罗缪之夜”。大仲马的长篇小说《玛戈

王后》就是写这一事件的。但是在此之后,吉兹公爵又组织了天主教同盟, 更加飞扬跋扈,气焰逼人,国王十分不满,他们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亨》剧截取了这段历史的一瞬间,把故事集中在两天之内,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矛盾。

这个剧本是根据历史学家昂底格尔的《天主教同盟的精神》和一些别的资料写成的。据说材料的获得纯属偶然。大仲马到一位朋友家,看到桌子上有一本书打开着。那一页正是描写亨利三世时代的一段轶事。吉兹公爵知道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对他不忠,和国王的宠臣相爱。其实吉兹对这种事情并不感到意外,也不感到痛苦。腐败的宫廷生活本来就是如此,他已经习以为常,但他想同妻子开一个玩笑,给她一点教训。一天早晨,他一手执剑,一手举杯,满脸杀气地指责妻子不忠。他对妻子说:“您愿意如何死,夫人, 饮刃还是服毒?”他的妻子痛哭流涕,请求宽恕。公爵说:“不,夫人,快选择吧!”叶卡捷琳娜吞下了毒液,双膝跪地,祈求上帝宽恕,等待死亡。一小时过后,吉兹安慰她,那毒液只不过是一杯浓烈的肉汤。大仲马觉得这是多么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他又在《名人传》中了解到更多的细节,又把其他人的轶事加在一起,从席勒和瓦尔特·斯哥德的创作中吸取了一些技巧手法,于是一部故事错综复杂、情节紧张的历史剧——《亨利第三和他的宫廷》很快就写成了。剧本在沙龙里朗读了三次都获得巨大成功。狂热的青年人高呼:“打倒《克丽丝汀》!上演《亨利三世》!”剧院很快接受了。排演很顺利。大仲马汲取了排演《克》剧的教训,这一次同演员配合得很好。再加上这时他迷上了担任配角的女演员维尔日尼。

渴望已久的一天终于到来了。一八二九年二月十一日,剧院大厅里名人云集,各亲王佩带着勋章勋带,各位公主珠光宝气。出席观看这次演出的还有大诗人贝朗瑞、维尼和年轻的雨果。第三幕描写吉兹迫使妻子给情夫写约会信的场面不但未引起反感,反而引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大慕落下之后,掌声经久不息。已经是名诗人的雨果兴奋地到了后台,推开层层的男女崇拜者, 紧紧握住大仲马的手说道:“现在该我的了!”

十九世纪的二十年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阶级再一次进行激烈斗争的年代。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使法国的封建贵族势力遭受到致命的打击。一八一四年波旁王朝复辟,但是由于封建的经济基础已遭到严重破坏, 所以上台的路易十八对于资产阶级不得不有所让步。一八二四年查理十世上台后,复辟王朝更趋反动,终于又导致了一八三○年的革命。

一八二○——一八三○年也是法国文学进行激烈斗争的年代,古典主义戏剧顽固地据守着巴黎的舞台。充满了新兴资产阶级战斗气息的浪漫主义文学首先向古典主义戏剧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雨果于一八二七年发表了《克伦威尔》剧本的序言。这是一篇浪漫主义文学纲领、是声讨古典主义的檄文。一八二八年,二十五岁的梅里美发表了《雅克团起义》,一八二九年的文学事件就是大仲马的《亨利第三和他的宫廷》了。雨果于一年后又写出并上演了《欧那尼》,可以说是给予古典主义戏剧最后一次的猛烈轰击。

在打击古典主义文学的战斗中,大仲马是有功劳的。《亨》剧所引起的轰动,也只有一年后的《欧那尼》能够与之相比。不管古典主义者如何攻击与破坏,《亨》剧连续演了三十八场。这是极大的成功。大仲马一下成了名人。

在法国历史上,一八三○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除了政治风暴之外,那些

文学大师也都在感情生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圣·勃夫在追求雨果的夫人; 乔治·桑离开了丈夫带着孩子到了巴黎;名诗人阿尔弗雷·德·维尼经过了绝望的斗争赢得了演员玛丽·多尔瓦利的爱情;而巴尔扎克则厌弃了德·伯尔尼夫人,转而追求卡斯特利夫人。大仲马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在私生活上又很不严肃,难得为爱情而苦恼。但他也扮演起吃醋的角色。原来这时候他正轻松地爱着麦拉妮,她是大尉瓦利多尔的妻子。瓦利多尔长期驻军在外, 但经常写信说要回来探家。这时大仲马就在给麦拉妮的信中卖弄他的浪漫的激情。声言为了爱情他要杀死大尉等等。在大仲马的一生中,他同麦拉妮的爱情只是许多次爱情之一。但是这一次爱情却成了他的一个重要剧本《安东尼》(1831)的素材。他在给麦拉妮的信中写道:“我的天使,你在(安东尼)里可以找出许多我们生活中那些只有你我才知道的东西,⋯⋯对我们说来这是一个永恒回忆的源泉。至于这个安东尼,我想人家会认出他的。因为这个疯子十分像我。⋯⋯。”

《安》剧背景是复辟时期。

剧本开始时,女主人公阿代尔和她的妹妹克拉拉正在同来访的子爵夫人告别.这时仆人送来一封信。阿代尔接信后面色苍白。因为这封信不是来自她的丈夫,而是来自她从前爱过的年轻诗人安东尼。信封上写着安东尼的格言: “现在做或者永远不做。”她把信打开,安东尼请求阿代尔允许他以老朋友的身分登门访问。阿代尔回忆起她对安东尼的爱情。在她还是少女的时候, 她爱上了安东尼。但是安东尼既无财产,又无门第,连身世都没有,因为他是私生子。少女的爱情是纯洁的。后来上尉向她求婚,安东尼的爱情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他请求阿代尔等待他两周。约期过去了,但是音讯杳无。一直过了三年也不知安东尼的去向。现在阿代尔已是男爵夫人。阿代尔对丈夫虽然说不上有十分的爱情,但却有足够的尊重。就在这时安东尼又突然出现了。往日的爱情和眼下的义务在这位少夫人的心灵里展开了剧烈的斗争。她没有勇气接待安东尼,请求妹妹克拉拉代劳,并嘱咐说,如果安东尼流了眼泪可不要告诉她。说完阿代尔乘车走了。但是无巧不成书,阿代尔的马车惊了, 眼看就有车毁人亡的危险。这时一位青年不顾个人安危拦住了惊马,救下了阿代尔,而他自己则受了重伤,不省人事。这个青年人不是别人,正是安东尼。仆人从安东尼身上取出一只夹子,里面竟是安东尼亲自给阿代尔画的一幅肖像和阿代尔写给安东尼的一封定情的信。看到爱情的信物,阿代尔十分伤感,她喃喃自语地说:“我已经不像你想的那样美丽了。”甜蜜而又辛酸的回忆增加了她的勇气。她决定去看望安东尼。

安东尼已经清醒过来,看到了阿代尔十分激动,向她诉说他的爱情之苦。阿代尔也是不平静的,也很矛盾。她无勇气冲破世俗的陈规。离开安东尼出来,她决定抛弃这种藕断丝连的感情。她给安东尼写了一封告别信,信中说:“我的义务就是应当回避您,而您却追着我不放。这使我不得不离开巴黎。我走了。我对您怀着真挚友好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时间和离别都无法抹掉的。”但是这封信还未及发出就听仆人报告:“安东尼先生到!”

安东尼向阿代尔叙述了他一去三年的原因。他去寻找那个一直资助他的人,希望从他那里打听到他自己的身世,但是毫无结果。安东尼几乎发了疯。他恨不得问每一个妇女是不是他的母亲!他流浪了三年,尝尽了人间的辛酸。阿代尔听了再次深受感动,不由自主地说:“我爱你。”但是社会的习俗牢牢地束缚着她。安东尼走后她立即写一封决然断绝交往的信,连妹妹克拉拉

都觉得太残酷了。阿代尔说:“他会责备我为两面派。但是社会不正是要求我做两面派吗?

这样做正是社会称之为‘义务和美德!’”她请妹妹把信转交给安东尼, 她自己上车走了。

阿代尔到了伊坦翰旅店。这里距离她的丈夫的驻地只有两法里了。她须要在这里停留打尖,更换驿马。可是这里的房间和驿马都没有了,都被一个不知名的青年租下了。原来送她的驿车也被打发走了,这使得阿代尔走不得, 留不得,退不得!幸好那不知名的青年关照过,他租下的房间可由他作主出让。阿代尔只好在一个指定的房间住下,等待新的驿车到来。这个不知名的青年正是安东尼。他得知阿代尔不辞而别时就赶在了她的前面,租下了全部的房间和驿车。安东尼突然在阿代尔房中出现使她大吃一惊,但她已无力反抗了。

阿代尔同安东尼相会的事情很快在上流社会传开。那些并不一定更为清白的上流社会的妇女们开始含沙射影的议论。阿代尔痛苦流泪,安东尼心急如焚,可又无能为力。阿代尔还担心安东尼也把她看作堕落的天使。有多少妇女失身之后又被人抛弃啊!她问安东尼:“如果我明天自由的话,你会娶我为妻吗?”安东尼以上帝和荣誉起誓永不变心。阿代尔说:“谢谢你,这就是说我还有上帝和你!”

仆人报告阿代尔的丈夫要回来了。安东尼力劝阿代尔同他一起逃走。他们可以远走高飞,尽情地享受他们的幸福。阿代尔想走,又舍不得孩子,这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阿代尔要求安东尼逃走。安东尼那里肯依。阿代尔请求安东尼把她杀死以保护她的名誉。打门声更急了,阿代尔祈求速死。安东尼说:“不用怕,死亡会走在他的前头。”安东尼把阿代尔杀死。这时门被推开了,上校冲上舞台:“流氓!怎么?阿代尔!她死了?”安东尼回答说:“是的,她死了!她反抗我,我把她杀了!”

全剧至此戛然而止,结束得非常漂亮。

《安》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连演了一百三十场。评论家戈蒂埃有一段生动的描述:“观众疯狂起来,大厅里又是鼓掌,又是抽泣,又是哭喊。剧本火一般的激情使所有的心都燃烧起来。年轻的女人个个爱上安东尼,而年轻的男人都准备为阿代尔饮弹牺牲。”

一八三四年,这个剧本曾被斥为不道德而由内政部下令停演,只是在第二帝国时代才又再次搬上舞台。

《安》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上流社会的现实。那时候婚姻讲究门第和财产,私生子是受歧视的。贵妇人很少是由于真正的爱情结婚的。再加上他们追求享乐,寻求婚外的爱情就成了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巴尔扎克的著作中也多次写到这个问题,像鲍赛昂夫人,卡迪央王妃。巴尔扎克用同情的笔调写他们婚外的爱情。《安》剧虽然也属于这一类,但格调则更低一些。因为阿代尔同代尔维上校并非不幸的婚姻。她也并非不想做一个忠实的妻子,这样就使她同安东尼的爱情失去了社会意义,而成了桃色事件。

一八三二年大仲马又写了传奇剧《古塔奇案》作为传奇剧,它很有代表性。在介绍大仲马的作品时将专门分析。

一八二八年,大仲马的剧本《冶金学家》完全失败了。《路易·布拉兹》也未得到特别的成功。他转而写喜剧。一八三九年法兰西喜剧院上演了他的

《贝里斯小姐》,获得了相当的成功。连一向对大仲马持否定态度的圣·勃

夫也称赞“他那生动而又机智的喜剧受到大家真诚的赞赏。” 一八四一年写了喜剧《路易十五时代的婚事》。

一八四三年写了《圣·西尔蒙的女学生》,演出效果不佳。此后,大仲马基本上放弃了戏剧创作转而写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