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东西文化的魏晋琉璃
魏晋南北朝的琉璃器,在前朝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器型仍以琉璃珠、琉璃耳珰和部分仿玉小型装饰制品为主,北魏以后造型又增加瓶、杯等陈设、生活品;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琉璃镜片,其明亮度与水晶相同,无论是光洁度,还是透明度、配方的组成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准。
三国时期,曹操父子提倡薄葬,曹操临终遗令“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使两汉400余年来形成的葬玉制度最终消亡,当时珠玉实物也骤减。
这一时期重要的发现有安徽省亳县曹操宗族墓的5件透明程度很高的玻璃凸透镜,最大的1件直径2.4厘米,中间高0.6厘米。说明采用传统方法制造的琉璃器较前代有了很大提高。
“药玉”表示琉璃首次出现于《穆天子传》中,晋代郭璞的注释为“今外国人所铸器者亦皆石类也。按此所言,殆今药玉、药琉璃之类”。“药玉”,顾名思义,即如熬药般烧炼出来的像玉一样的琉璃。
如山西省大同南郊北魏墓发现的北魏浅绿色琉璃碗,口径10.3厘米,腹径11.4厘米,7.5厘米,浅绿色,半透明,侈口,圆唇,宽沿,球形腹,圜底,腹外壁磨出四排向内凹的椭圆形纹饰,底部由6个相切的凹圆纹组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琉璃器的一个大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罗马、波斯玻璃器的大量输入,我国自制琉璃减少。尤其北魏时,大月氏人来到我国,在京城采石炼五色玻璃,曾一度“使中国琉璃大贱”。
晋人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论仙》中说:“外国人作水晶碗,实是五种灰以作之,今交广多得其法而铸之者。”“今交广”指广西、广东、越南一带,说明当时的两广人已经掌握制造玻璃的技术。
此时,西方具实用功能的玻璃容器传入我国,玻璃器克服了国产琉璃器质脆惧热等不足,光色映澈兼具实用,被视为至宝,受国人所好。同时,在贵族的墓葬里,精美的玻璃器屡有发现,如罗马玻璃器、萨珊玻璃器等。
早在3至7世纪,伊朗的萨珊王朝就建立了兴旺的玻璃制造工业,能够批量生产供贵族使用的精美玻璃器皿,史上把这一阶段的玻璃称之为萨珊玻璃。
萨珊玻璃器皿大多造型浑朴,用连续的圆形作为装饰。萨珊的工匠们,还发明了后世一直都在使用的玻璃制作方法“吹制法”,就是借助特制工具将玻璃熔液吹成空泡而成型,这样制作出的玻璃制品,形态更多样、更精巧。
吹制法俗称“吹大泡”,它需要吹筒、剪刀两种必备工具。最早的吹筒是用玻璃制作的。吹制法工艺技巧完全靠口和手,即依靠吹气量的大小、缓急和吹筒的转动速度、转动方式来掌握、控制。
在清代孙庭铨《颜山杂记》中精彩地讲述了古代吹大泡的原理和过程:
凡制玻璃,必先以玻璃为管焉,必有铁杖、剪刀焉,非是弗工。石之在冶,涣然流离,犹金之在熔。引而出之者,杖之力也;受之者,管也。
授之以隙,纳气而中空,使口得为功,管之力也;乍出于火,涣然流离,就管矣,未就口也,急则流,缓则凝,旋而转之,授以风轮,使不流不凝,手之力也;施气焉,壮则裂,弱则偏,调其气而消息之,行气而喉舌皆不知,则不大裂,小不偏,口之力也;吐圆球者抗之,吹胆瓶者坠之,一俯一仰,满气为圆,微气为长,身如朽株,首如鼗鼓,项之力也;引之使长,裁之使短,拗之使屈,突之使高,抑之使凹,剪刀之力也。
在这段文字中,孙庭铨分别介绍了铁杖和剪刀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手的转动技巧和口的吹气技巧。吹大泡就是用吹筒蘸取玻璃熔液,然后由吹筒的另一端的中空部位向熔液吹气,由于这时刚出来的玻璃熔液呈液体状态,必须将吹筒不断地转动,或将吹筒在空中舞动,以防止玻璃熔液流失,再通过剪刀的引、裁、拗、突、抑等操作,即可完成器物成形。
这种吹制法是在北魏以后才有的,三国、两晋时期仍然采用传统的模铸法。我国早期的吹制玻璃作品,器壁较薄,透明度较好,但玻璃中含有较多的杂质、气泡,表面比较粗糙,光洁度不好,这些缺点直至隋代才有所改变。
萨珊玻璃碗发现于宁夏固原县北周李贤墓,通体呈碧绿色,内含小气泡,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玻璃的色泽和光亮度,腹部上下错位排列两周凸起的圆形装饰,系用烧吹技术制成,再用雕花技术进行整形。
这件玻璃碗体现了萨珊玻璃器形和纹饰上的独特风格和精湛的磨琢工艺,是我国萨珊玻璃的代表,说明当时西方玻璃技术经丝绸之路输入了我国,如在山西大同也发现有北魏淡绿色萨珊琉璃碗。
北京西晋华芳墓发现一件琉璃碗,绿色,透明,高7.2厘米,口径10.7厘米,腹部有椭圆形乳钉装饰。
江苏省南京象山东晋豪门王氏7号墓发现两件直桶形磨花琉璃杯,无色透明,泛黄绿色,高10.4厘米,口径9.4厘米,壁厚0.5厘米至0.7厘米。口外刻有一周线纹和花瓣,腹部更有7个椭圆纹饰,其底部则有长形花瓣。南京附近的东晋大墓曾多次发现这种质料很好的磨花琉璃残片,如幕府山东晋墓的浅绿琉璃片。
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也发现4件琉璃碗,其中淡绿色波纹碗非常精致,高6.7厘米,腹部缠贴3条波浪纹,相错成网目纹。
另外,湖北省鄂城五里墩墓发现有圆形磨饰琉璃碗,新疆楼兰遗址的一座5世纪墓葬中发现一件琉璃碗及一些同类型琉璃残片等。
而且,由于当时的琉璃器皿价值高于黄金,我国南北朝时期上层人士往往用玻璃器皿显示其豪华,这表明魏晋时期我国出现了中原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来自中亚、西域的异域文化兼容并蓄的局面。
辽宁省北票县有大量北朝十六国墓葬,发现在北燕天王冯跋的长弟冯素弗墓中有5件琉璃器皿。质地纯净,只是因为略呈绿色而不太透明。
碗的样式倒很一般,但其中一件鸭形琉璃水注十分特殊。鸭形玻璃注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
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
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琉璃器中十分罕见。这件质地纯正,完整如新的鸭形琉璃注的造型及装饰艺术与风格皆属罗马玻璃系统。其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也是古罗马玻璃制作的常用技术。
这件鸭形琉璃注的工艺,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琉璃的崇尚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当时琉璃已经较多,但大部分仍局限于贵族阶层,不为外人所熟知。除了宫中贵族,甚至连一般的官员也很难接触到琉璃制品,更不要说一般的普通民众了。
如南北朝的兽钮琉璃章,高2.2厘米,印面为1.9×1.8厘米,生坑的处理过的兽钮为陶胎质地印面为透明,淡绿色琉璃质地,器身全上蓝色釉很多脱落。
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曾写过一本有名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座,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就躲在阴凉的地方歇息,有的水牛一见到天上圆圆的月亮,就以为是正午的太阳,吓得不断地喘气。
后来,人们就用“吴牛喘月”这个成语来比喻人遇到事情过分害怕,带有嘲讽的意味。
满奋,是曹魏时太尉满宠的孙子,曾任晋冀州刺史、尚书令等职。这个故事是说,当时满奋坐晋武帝司马炎旁边谈话,宫殿北面的窗户上装的都是琉璃,琉璃锃明透亮,视若无物。
满奋以为窗户上啥也没有,浑身不自在起来,好像外面的冷风已经从窗户刮了进来,钻到了他的衣服里。他心神不安的样子很有趣,引得司马炎哈哈大笑。
满奋明白窗户很严,风根本刮不进来后,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解释道:“我就像南方怕热的水牛,看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忍不住就喘起气来了。”
这个故事想说明的并不是满奋胆小生疑虑、没见过世面,其实这也怪不得满奋。满奋当时任尚书令、司隶校尉,这样的官职在当时已不算小。
可是即便如此,作为高级官员的他,却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琉璃而在皇帝面前出了个这么大的笑话,足见琉璃之罕有。
琉璃被视作宝器,是由于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琉璃晶莹剔透的美感。北朝墓中发现的琉璃器大都质地透明,只是因为原料中含有杂质,这些透明器具都微带蓝青色,还远不能毫无一点杂色、彻映无碍。但是,对当时的人来说,这种像水一样清亮、像冰一样晶莹的制品,确是前所未见的神奇物品。
如在《世说新语》中还说:
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周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耶?”
答曰:“此碗英英,诚为清澈,所以为贵耳。”
以往汉代对于琉璃玉性的审美在此时已经为世人所忽略,而琉璃器皿透、纯、净的特性得到了推崇。
在有记录的文字中,虽然当时留下的琉璃制品不多,但是却有不少诗文赞扬琉璃器的美丽。士大夫们聚首品酒,主人拿出珍藏的琉璃制品炫耀,并吟诗作赋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如《晋书·崔洪传》说:“妻公卿,以琉璃钟行酒。”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晋诗人潘尼的《琉璃碗赋》。当时潘尼在朋友家中宴饮,主人拿出珍藏的琉璃碗与大家共赏,让客人们轮流作赋赞美琉璃碗,潘尼当场作赋:
取琉璃之攸华,昭旷世之良工,纂玄仪以取象,准三辰以定容。光映日曜,圆盛月盈,纤瑕罔丽,飞尘非停。
灼烁方烛,表里相形,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其清。刚过金石,劲励琼玉,磨之不磷,捏之不浊。
举兹碗以酬宾,荣密座之曲晏,流景炯晃以内澈,清醴瑶琰而外见。
这首赋充分地颂扬了琉璃碗做工精细、透明度高的特质。
又如《世说新语·纰漏篇》中有“王敦初尚主……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等。
更有甚者,这时还将传统的君子比德于玉直接转接到了琉璃上,在晋傅咸写的一篇关于琉璃器的赋中,他讲有人送他一个琉璃卮,小孩子趁他不注意偷取玩耍,结果掉进了脏的地方,他很珍惜这个琉璃卮,但又觉得这样一个难得的琉璃宝器沾染了污秽,则不能称其为宝物。
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傅咸在一首《污卮赋》中写道:
有金商之玮宝,禀乾刚之淳精,叹春晖之定色,越冬冰之至清,爰甄陶以成器,逞异域之殊形,猥陷身于丑秽,岂厥美之不惜,与觞杓之长辞,曾瓦匜之不若。
傅咸将琉璃与洁身自好的君子相比,君子若有污点就不成君子,琉璃也是一样,被玷污了也不成为宝器。
从汉代开始佛教传入我国,魏晋时期得以发展兴盛,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被列为佛家七宝。西方的吹制工艺传入中原之后,本土也开始尝试制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时的玻璃工艺发展。
如河北省定县北魏塔基石函出土的一批我国器形薄胎琉璃器就是例证。
河北省定县北魏华塔塔基中发现琉璃器皿7件。其中琉璃瓶腹径4.9厘米,高4.3厘米,壁厚0.1厘米,天青色透明玻璃,体内气泡较多,杂质明显,表面有银白色的风化层。
小口圆唇,短颈圆肩,鼓腹圆底。器壁较薄,采用无模吹制法制成,器形不规整,左右并不对称,属于早期吹制作品的典型特点。透明琉璃瓶用来盛装舍利子,因而成为佛家供物。
玻璃钵口径13.4厘米,高7.9厘米,壁厚0.2至0.5厘米,钵以天青色透明玻璃采用无模吹制法制成,敛口、圆唇、鼓腹、圜底。玻璃体内有密集的小气泡,表面有银白色的风化层。器壁稍厚,器型比较规整,属于实用器型。
类似的还有甘肃省平凉发现的北周琉璃舍利瓶。同时,还有大量的琉璃珠被制成璎珞装点佛像与佛堂,璎珞珠主要是指一种“印度—太平洋”玻璃珠,是最著名的贸易珠之一。
据考最早于纪元前后在印度东南沿海生产,流传数百年不衰,色彩丰富、个体极小,有些不足1毫米,制作技艺高超。
这类玻璃管珠在汉晋时期各地均有发现,且数量众多,仅河南时洛阳永宁寺西门遗址就发现有15万颗之多。
虽然魏晋这些琉璃器物的造型比较简单,但是从中仍然可以看到我国传统琉璃制造技术的发展脉络。
[旁注]
曹操 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追尊为魏武帝,为统一我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在书法方面,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绝伦。
葛洪 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李贤 北周时人,因其祖父镇守高平,即今固原原州区,故迁居高平。北魏孝庄帝时,李贤屡立战功,曾被授予都督之职、原州刺史。任原州期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因而被加授骠骑大将军。此后,宇文泰封他河西郡公,职高位尊,显赫一时。后升河州总管。卒后赠柱国大将军。
冯跋 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字文起,小字乞直伐,在位期间,振顿朝政,肃清吏治,劝课农桑,省徭薄赋,设立太学,重视教育。平定内乱,外与柔然、契丹、东晋交好,巩固统治,维持偏安局面达22年。
《世说新语》 我国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卮 古代盛酒的器皿,后因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如同说话没有主见或定见,因此后来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辞。
舍利子 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
[阅读链接]
据《魏书》及《北史》记载,北魏太武帝时,“有大月氏商贩在京城烧铸琉璃……乃召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以为神明所作”。
这里的“琉璃”行殿并非指琉璃器物,而是指琉璃釉建筑构件。说明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为装饰物。
北魏平城,即现在山西大同,琉璃釉建筑作为山西的传统行业,从那时起一直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