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辉煌的元代琉璃器
我国古琉璃基本是手工制作,元朝时已经受到严格的等级制度影响。元定都北京后,在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先后建立了许多琉璃作坊,主要供皇宫建筑使用。
元朝琉璃窑厂先设在北京海王村,以后迁至门头沟流渠村。元代琉璃器最具代表性的如镂雕龙莲纹炉,高39厘米,口径25.4厘米,足距22厘米。
全器采用镂雕工艺装饰,造型雄伟壮丽,口沿为一周云纹,束腰荷莲,腹部凸雕三枝盛开的牡丹,两条行龙于正反两面,一前一后穿行于雕花之中,炉底下承三兽足,口部耸立双耳朝天,刻有铭文,双耳的背面雕刻忍冬纹饰。
此外,元大都发现了一批琉璃器,如琉璃镂空三彩龙凤纹熏炉,通高37厘米,口径22厘米,直口,短颈,圆腹,腹下承三兽足,颈部两侧贴两桥形耳。
炉盖山峰重叠,一条黄彩蟠龙盘绕在山峰中,上有镂空,烟香从此飘然而出,这种形式保留了汉代博山炉的造型、盖与炉身用槽口衔接,颈部与腹部镂雕龙凤穿牡丹雕花装饰。通体施孔雀蓝、草绿、黄、白等多种釉色,十分精美,是元代琉璃制品中的珍品。
同时,元大都还发现有鼓墩、兽头、鸱吻、筒瓦、滴水、瓦当、龙凤构件及道士塑像等琉璃器。
元代琉璃生产在宋、金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而且从元代开始,把建筑用低温彩釉构件称为“琉璃”,已经与玻璃器物有所区别。据《元史》记载,官方设“琉璃局”烧造彩釉构件,另设“瓘玉局”专制仿玉琉璃。
山西是琉璃的主产地,工艺之精,质量之高,选型之美,色泽之艳,均为全国之首,是我国琉璃艺术之乡。历史上烧造名家众多,产品分玻璃砖、琉璃瓦、“法花”及居室陈设品四类,品种繁多,光亮如镜,色艳久鲜,防腐防潮、坚固耐久,选型精美,为历史上许多重要建筑所采用。
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兴建大都城,匠师大多由山西迁来,山西的赵氏匠师进京后就开设了琉璃窑场,供建造元大都城使用。此后,窑火历经数百年相承不衰。
琉璃生产在元代山西境内有着广泛分布,其中以太原、阳城、河津、介休等地的影响较大。最出名的有河津吕家、太原南郊马庄苏家及阳城后则腰乔家。其中阳城的琉璃烧造最早起于金时,元代达到鼎盛。
元代以前,琉璃多用于宫殿、陵寝等建筑上,从元代开始才从装饰皇家宫殿逐渐扩大于包括寺院、庙宇、宝塔等在内的多种建筑之上。
用途的特殊,使得琉璃产品具有一种独特的品质,在造型样式、装饰风格、工艺品质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我国传统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有机结合,琉璃建筑也成为富有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
如山西省元代琉璃螭吻,就是这样一件结合了陶瓷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琉璃精品,其本为芮城县永乐宫大殿上的构件。
螭吻为何物?这里晕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说,螭吻是龙的第九个儿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吸纳各种民族、宗教等因素,形成了以龙为图腾的文化传统。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力量,在封建社会更是皇权的象征。
然而,没有缺点的文化符号实在不够生动,所以,想象力超群且幽默风趣的古代先民,把出现在生产、生活细节中的带有龙形象的构件,都熔铸于“龙子”中,只是这些“龙子”们全都没能继承父亲的神威和魅力。
一个个“怪模怪样”,且多多少少都有些奇怪的癖好,所谓“龙生九子不成龙”,比如因为爱好音乐而蹲在琴头的“囚牛”;喜杀好斗而置于兵器之上的“睚眦”,成语“睚眦必报”即来源于此;喜好负重而背驮石碑的“赑屃”;喜欢鸣叫而用作撞钟长木的“蒲牢”;喜欢诉讼虎虎发威、立于狱门的“狴犴”,民间俗称“虎头牢”;偏好美食大嘴吃遍天下而立于鼎盖的“饕餮”……
螭吻,即是这九子中的老小。据说它龙首鱼身,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有兴雨灭火的神通,所以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两只螭吻各咬住房屋顶上正脊的两端,遥遥相对,很是威风。
螭吻,又名鸱尾,它的形态最早出现在汉武帝修建的“柏梁殿”上。当时,有大臣建议说:大海中有一种鱼,尾部好像鸱,也就是猫头鹰,它能喷浪降雨,不妨将其形象塑于殿上,以保佑大殿免生火灾。武帝应允。
等到大殿建成之时,群臣争相询问殿脊之上为何物,汉武帝不知如何作答,便以它长得像鸱的尾巴给起名“鸱尾”,后来渐渐演化成了谐音的“螭吻”。
又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羯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有一件元代大螭吻,高187厘米,宽124厘米,厚47.5厘米,琉璃斑斓,保存良好。它正大张其口,似乎正欲咬住正脊,整件文物体量庞大,做工精细,气魄慑人,令人叹为观止。
山西省是琉璃器的发源地,烧造历史最久,以黄、绿、紫色为主,色分深浅,与三彩、珐花器大同小异,遗存较多。
平遥县东泉镇百福寺有元代“延三年”款的宝顶,形制以立牌为中心,内塑合掌童子,牌上用两个盘旋式绿琉璃狮子,驮着莲座宝瓶,牌左右是两个东西向的吞脊吻,粗缸胎,黄、绿、白、黑釉,釉汁较厚,是琉璃中之重要作品。
五台县豆村佛光寺文殊殿顶有“元至正十一年”立牌狮子,仍以红泥为胎,施黄、绿、蓝色釉。
芮城元永乐宫4个殿顶所安置的彩釉琉璃,完整成组,是极其高超的艺术杰作。
到元代时,皇宫建筑大规模使用琉璃瓦,琉璃瓦按形式分为筒瓦与板瓦。其他屋面用的琉璃瓦为屋脊、兽头、人物、宝顶等。
琉璃筒瓦用于宫殿高级亭榭。与瓦的主轴垂直的截面,呈半圆弧形,制造时将瓦坯土包围在筒装木模上制成筒状坯,分切两半,入窑烧制而成。
用于屋檐口的琉璃筒瓦,一头呈半圆弧形,在靠近半圆弧的一头,有钉孔,供固定檐口琉璃筒瓦之用;另一头则是有花纹装饰的圆形瓦当。
琉璃板瓦用于中等档次建筑。与主轴垂直的截面呈四分之一圆弧形,将筒状坯分切成4片或6片后烧制成。
琉璃檐口板瓦用于装饰檐口的琉璃板瓦,一头呈1/4圆弧形,靠屋檐的一头则有垂尖式或鱼唇式装饰。
琉璃当沟瓦用于屋顶两坡相交处。
琉璃正吻用于屋顶正脊与垂脊相交处,多为龙头式样。
琉璃走兽铺盖在垂脊下端,有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狻猊、押鱼、斗牛、獬豸、行杂等。
除了琉璃建筑构件,甘肃省漳县汪世显家族墓里的蓝色莲花形琉璃托盏,也是元代典型的琉璃器代表作。盏高4.9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3.4厘米;盏托高1.2厘米,口径15.2厘米。玻璃托盏为蓝色琉璃制成,半透明,胎内含气泡。
盏为七瓣莲花形,饼形足,底心略凹;托也为蓝色,比盏颜色稍浅,体内含气泡较多,口为平口,边沿呈八瓣莲花形,平底,腹壁呈正八角形。托盏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工艺精湛,是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琉璃托盏。
江苏省苏州张士诚母曹氏墓中的大型涅白色琉璃圭,长42.5厘米,下宽6.8厘米,上宽6.5厘米,是最大的元代琉璃器。
[旁注]
博山炉 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我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文殊 即文殊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
狻猊 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圭 我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长条形,上圆或剑头形,下方。
[阅读链接]
西域琉璃制品在元代的社会生活中亦处处可见。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有《和许昌张彦升见寄》诗一首,其中有“何日安车蒲轮诏公入北阙,葡萄佳酝烂饮玻瓈缸”之句,描述西域人以所酿葡萄酒贮于琉璃瓶中。
这种贮藏葡萄酒的方法,后亦为元廷御制葡萄酒所效仿。
据《元史·祭祀志》的记载,琉璃瓶还为这时太庙中重要的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