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透亮的东汉琉璃器

到了东汉,烧制琉璃的技术已经比秦和西汉时更加进步了,同时,琉璃也给世人带来了生活的喜悦和创作的灵感,它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非常神奇的物质。

东汉时的文学家们利用它晶莹透亮冷峻而坚固,同时具有折光反射的特点,在艺术创作上达到变幻莫测、光怪陆离,令人难以预想的艺术效果。

如东汉王充在《论衡》一书里,就说,五月丙午日中,用古代一种取火器阳燧,就可“消炼五石以为器……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论衡·率性篇》中更记载了琉璃仿玉的制作过程,因此琉璃二字流传后世,均作玉字旁。

但王充同时指出,琉璃绚丽多彩、晶莹璀璨,但清脆易碎,不耐高温,难以适应骤冷骤热的环境。

而后世所称之“玻璃”,是低廉的全透明制品,而琉璃是融合多种色彩烧制的高品质艺术品,因此琉璃亦是玻璃中间的一类。而且“琉璃”这个古代名称,是传承有序的,这个名称比“玻璃”更具文化含义。

总体来看,琉璃是一个名称,玻璃表示一种材质,它们不可以混称,尤其在我国古代琉璃这个范畴,它们的价值来自于历史、文化、艺术与创意。

琉璃本是冶炼工匠所发明,但民间传说却把琉璃的发明权归到汉代陆毒的头上。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后,各地农民揭竿起义。有一位叫陆毒的绿林好汉率军几次打败王莽的军队,被激怒的王莽派十几万大军围剿陆毒,陆毒只得突围,准备投奔刘秀。

半路上,陆毒躲进一处山口,被王莽的军队所包围。陆毒众人正用石头架锅做饭时,敌人冲上来,只得丢下饭锅,与敌激战到半夜。山谷中突然腾起一片光芒,将王莽的士兵吓跑了。

事后,陆毒查来查去,才发现是架锅的石头被烧得透明时,发出了强光。强光迫使敌军不敢再进攻。

最后陆毒终于盼到了刘秀的援军,双方会师。事后陆毒向刘秀汇报了情况,并向刘秀献上烧得透明的石头。刘秀视为珍宝,就封陆毒为王,并让陆毒继续烧制这种宝石。这种石头就是琉璃,而陆毒也就被传为琉璃业的祖师了。

传说只能是传说,到底有多少历史的真实性,很难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琉璃的发明,离不开那些无名的陶瓷与冶炼工匠。

东汉时期,琉璃与陶瓷是并行发展的,在我国广东、湖南、广西、河南、江苏、河北、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发现。

东汉时,琉璃器不仅表现为高透明度,而且品种多样,其中琉璃珠有圆、椭圆、棱形、橄榄形、网坠等五式。色彩以蓝色为主,也有青、淡青、绿、乳白、月白、红、紫褐、黑。

装饰品类有珠、管、耳珰、环、璧等。如北京发现的东汉琉璃耳珰,高2.4厘米,直径0.9至1.2厘米,耳珰为一对,均呈深蓝色,半透明。器作圆柱状,上端稍小,下端略大,中部束腰,中有穿孔,可用以悬挂。

广东、广西墓葬中所发现东汉琉璃珠以单色琉璃珠为主,还有少量的玻璃耳珰。如广州龙生岗43号墓发现有1965颗玻璃珠,球形,蓝色透明或绿色透明。

日用品类有碗、杯等。如广西合浦县黄泥岗发现的东汉湖蓝色玻璃杯,高5.8厘米,口径9.2厘米,湖蓝色,半透明。圆唇,口微敞,上腹较直,下腹弧成内凹平底。

还有广西贵县东郊南斗村东汉墓中,发现有淡青色琉璃杯盘一套,淡青色透明,托盘内底有一圆形凹槽,高足杯的足可套入凹槽中。杯高8.2厘米,口径6.4厘米,盘底径 9厘米。同时还有一些球形花琉璃珠和绿色琉璃盘。

另外,贵县另一座东汉墓还发现了两件平底琉璃杯,一件绿色,半透明,外壁饰二道阴弦纹,高3.2厘米,口径5.8厘米。另一件蓝色,不透明,外壁饰一道阴弦纹,高4厘米,口径7.7厘米。

贵县5号东汉墓的绿色琉璃盘,高3.5厘米,口径12.5厘米,厚0.4厘米;贵县南斗村东汉墓发现的淡绿色玻璃托盏,由杯、托盘两部分组成,杯高8.3厘米,托盘口径12.2厘米,略有破损。

东汉的琉璃葬具有鼻塞、口琀。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汉墓发现的东汉琉璃琀,长4.5厘米,宽2.6厘米。

还有东汉琉璃精雕瑞兽,这件琉璃独角瑞兽呈深褐色,在光线下发出深红色的光,造型古朴而又灵动。

从商代造型生动、形象逼真的玉蝉到汉代简练八刀、丧葬琀蝉,形神毕肖的玉蝉佩饰,皆彰显了国人不仅推崇美玉,而且对蝉情有独钟。

首先,蝉能脱壳再生。是生命延续不断的象征。初冬入土,来年夏季幼虫从土中钻出,羽化成蝉,栖息于丛林树干之上,“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古人死后,口中含蝉,多少寄托了希望像蝉那样能够再生的愿望。

其次,蝉不食人间烟火,古人谓之:“饮而不食者蝉也”。人们佩戴蝉则意在表现佩者的廉洁脱俗,高雅清逸,不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品质。

再次,蝉还是一种候虫,每年到庄稼蓬勃生长或成熟之时,必鼓翅长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南方有“蝉鸣稻”七月熟。汉代亦有“蝉鸣黍”的记述,可见蝉还是农业丰收的希望呢!

汉代除了葬礼用的含蝉外,还有小量缝在帽子上的冠蝉与佩蝉,同样用琉璃所造,不限于玉蝉。

如东汉琉璃佩蝉,造型简拙,线条为阴刻,双目隐起,富时代风格。呈淡蓝色、有光泽,有铜绿色沁,刀法似“汉八分”。

在江苏省宿迁,也发现有东汉代琉璃珠。琉璃珠位于墓葬西侧的随葬品堆中,珠体直径约2厘米,圆柱中空,整体呈深蓝色,周身镶嵌宝蓝色琉璃片。其镶嵌部位局部脱落,在嵌槽底部还残留有白色的黏合剂。

从外形推断,这件琉璃珠应是墓主随身佩戴的挂件。琉璃珠历经2000多年,依然耀眼生辉,殊为难得。且其镶嵌工艺特点鲜明,更是研究琉璃工艺史的重要素材。

山东省烟台莱山南沙子村、望杆墩村的东汉古墓中,发现了一对蓝色的琉璃小饰物,虽然上面沾满了灰土,但看上去色泽纯美,做工非常的精美。

特别是江苏省邛江甘泉墓发现的3件紫红色和白色相间的琉璃器残片。残片的复原器形是竖凸梭条装饰的平底钵。钵的器形、装饰和两色玻璃搅胎的技法与1世纪前后地中海沿岸的产品非常相似。

钵后来成佛教专用器具。大约在两汉之际,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开始传入汉地。据文献记载,一些诸如佛像、佛珠等用具可能与此同时传入。

佛教的传入,使珠串被赋予了佛教的意义,形成了佛珠。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是僧人和广大信众念佛的法器之一,按用途可以分为挂珠、持珠和戴珠。

如东汉琉璃佛珠链54粒,直径1厘米,是表示修身的境界: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54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古琉璃佛珠,在地下受到腐蚀而呈现多彩美丽的外观,这种随着岁月的积累而产生的银化和多彩的外表,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感染力。

[旁注]

王充 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年少时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里学习,拜扶风人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刘秀 东汉王朝开国皇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25年,刘秀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在位33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齐民要术》 北魏时期的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我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钵 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

[阅读链接]

战国两汉时期可以说是我国早期琉璃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形式多样,技法成熟,产品众多。但其后历经战乱,使得以往积累尽数失传。

汉代之后,传统的玻璃铸造技术被西方吹制技术所替代,我国琉璃工艺逐渐进入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