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轮美奂——宋辽金元琉璃器
宋代琉璃工艺继承了隋唐五代的工艺,并略有发展,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
辽代琉璃器造型实用性强,粗犷、质朴,富有民族特色。
金代琉璃器一方面由于女真族在契丹辽代及北宋地区大量掠夺珍宝,刺激了金代琉璃器的发展;二是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琉璃器的发展。
元定都北京后,在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先后建立了许多琉璃作坊,主要供皇宫建筑使用。
承上启下的两宋琉璃器
宋代是我国书画艺术和陶瓷、玉器艺术都很发达的一个时期,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艺术家。琉璃工艺也很大提高,继承了隋唐五代的水平,并略有发展,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有一首《琉璃瓶歌赠晁二》:
火维荒茫地轴倾,下有积水潜鲲鲸。
……
兽肌鸟舌髻翘撑。万金明珠络如绳,
白衣夜明非缟缯。以有易无百货倾,
室中开橐光出楹。非石非玉色绀青,
昆吾宝铁雕春冰。表里洞彻中虚明,
宛然而深是为瓶。補陀真人一铢衣,
……
烂然光辉子文章,清明无垢君肺肠。
比君之德君勿忘,与君同升白玉堂。
张耒的诗原以简淡平易为特色,但这一首却风格特异,大约这一件玻璃瓶的确来历不凡,持之以赠同门晁补之,又更多一点儿感情色彩。不过在缤纷的文字之下,依然是写实的。
中原地区的琉璃制作虽起始很早,但同瓷器等相比,却始终称不上发达,在生活中也不是很常见,诗中所谓“择人而归”,是不轻易赠与的,也可见其珍罕。
宋代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蕃使,几乎均携有琉璃制品入贡。984年,大食“国人花茶来献花锦、越诺、拣香、白龙脑、白砂糖、蔷薇水、琉璃器”。
993年,大食人李亚勿、蒲希密来贡,所携物品有象牙、乳香、宾铁、红丝吉贝、五色杂花蕃锦、白越诺、琉璃瓶、无名异、蔷薇水等,数额巨大。
999年,大食蒲押提黎“来贡象牙四株,拣香二百斤,千年枣、白砂糖、葡萄各一琉璃瓶,蔷薇四十瓶,贺皇帝登位”,此琉璃瓶不只是盛装千年枣、白砂糖、葡萄的容器,而且也应为进献的贡品之一。
此外,1011年,大食陁婆离“进瓮香、象牙、琥珀、无名异、绣丝、红丝、碧黄锦、细越诺、红驼毛、间金线壁衣、碧白琉璃酒器、蔷薇水、千年枣等”。
1071年,大食国使臣层伽尼等“奉表贡珍珠、龙脑、乳香、琉璃器、白龙黑龙涎香、猛火油、药物”。
1089年,“大食麻罗拔国进奉锦布、象牙、琉璃等物,蕃、唐章表二道”等。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记述当时大食所贡物品计有28种,而琉璃为其重要的贡物。赵汝适还在大食属国层拔、弼琶罗、注辇国、白达国、吉慈尼国、芦眉国物产中,载有其所产的“碾花上等琉璃”等。
周去非《岭外代答》也谈到大食白达国、吉慈尼国产碾花上等琉璃。
佛典《如意宝珠金轮咒王经》记载:
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玻璃众宝等造作舍利。……行者无力者,即至大海边,拾清净沙石即为舍利,亦可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作舍利。
可见,舍利可以用其他材料仿制或代用,称之为影骨舍利,它与从佛肉身上遗留下来的真身舍利具有同等功德,应受到与真身舍利相同的供养。
在实际发现中真身舍利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是影骨舍利。一些舍利瓶中的细碎珠粒,有荧光,类珍珠,就是琉璃等影骨舍利。
用瓶盛装舍利,其习由来已久。两宋墓葬与寺塔地宫都曾发现过装舍利的琉璃器,其中有数量不算太少的琉璃瓶,如河北省定县北宋静志寺塔地宫,如辽陈国公主墓,又浙江省瑞安北宋慧光塔,安徽省无为北宋塔,天津蓟县独乐寺塔等塔基均发现了形制近似的琉璃瓶。
其中以976年封藏的河北省定县静志寺地宫发现的为最早,定县的一座塔基,原系净众院舍利塔,建成于995年,塔基中共发现琉璃器34件,包括8件葫芦形瓶、2件长颈瓶和1件绿色侈口碗。还有琉璃葡萄、大口钵、小口大腹瓶、磨花瓶、银盖小瓶等。
其中有一件高颈刻花琉璃瓶,浅蓝色,清澈透明。高9厘米,腹径6.8厘米,口沿平坦、长颈、球腹,足沿外侈。颈至腹部设弦纹三周,其间刻有卷草纹图案。纹饰舒卷自如,掩映生妍,布局虚实得体,刻工深浅有度,装饰效果和谐、优美、柔和。
琢磨琉璃小口圆腹瓶,高9.8厘米,腹径6.5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5.8厘米,瓶直颈,稍向外撇,斜肩以下斜收,平底,纹饰为磨制,颈周饰排列均匀的6个竖长方形,下饰凹弦纹一周,腹的上下部各饰凹弦纹一周,中饰以兽面纹。口一侧高出另一侧0.2厘米。
蓝色玻璃小口卵形瓶高17.5厘米,腹径9.8厘米,口径1.2厘米,体薄透明,深蓝色,呈不规则长椭圆形,似鸡卵。小口,管形颈,口部稍粗,留有吹制时的痕迹。
静志寺另一座塔基发现琉璃葫芦瓶,高4.3厘米,腹径3.1厘米。
定县静志寺地宫中,也发现有深蓝胆形瓶和“小白大碧”一大一小两件直桶杯,小者浅色无纹,大者色蓝,有简单的竖线磨纹。
还有一件花瓣口杯,呈淡绿色,半透明,表面附着有黄白色锈蚀,器壁有小气泡,口径16厘米,高10厘米。
在出自宋人之手的一轴《观音》图中,可以见到与之相近的杨枝瓶。“兜罗宝手亲挈携,杨枝取露救渴饥”,琉璃瓶本来有着想象的依据。
定县静安寺的又一座塔基还发现有许多琉璃葡萄,最大径1.82厘米,长2.15厘米,最小径1.3厘米,长1.4厘米,葡萄粒大小不一,有圆形、椭圆形。腹壁极薄,中空。颜色以棕色为多,白色和绿色的较少,均半透明。料质略显不纯,杂有白色的旋状纹,表面有黄色锈蚀斑块。
河北省定县除静志寺外,还有一座净众院,净众院塔基地宫位于定州城内中山汉墓南侧,地宫呈不规则方形,穹庐顶,共发现了34件琉璃器,除一件花口钵外,余均为瓶,且大多为葫芦瓶,也有连体瓶,还有一件淡绿色花式口沿琉璃碗和一串琉璃葡萄。
河南省密县法海寺塔基发现的琉璃数量较多,其中能看出器形的约50余件,有葫芦瓶、细颈瓶、蛋形器、宝莲形器、壶形三足鼎、鸟形物等。
其中琉璃瓶高7.2至4.2厘米,口径1.3至1.4厘米;壶形三足鼎口径3.1厘米,高8.8厘米。
特别是一件琉璃鸟形物,高6厘米,此件玻璃鸟形物以深绿色透明玻璃制成,鸟颈细长,鸟头如鸡,圆眼钩喙,身体为圆球状,球下平切,体内中空。
球体应是无模吹制法制成,体外腹中部饰有一道凸起弦纹,在腹部两侧由凸弦上生出双翅,翅为棒状,向上弯曲至鸟首与腹部交接处,两翅上各套有一个大圆环,似能响动,尾部短小。
整体分析,除球形鸟体外,其余部分均以拉条捏塑然后与球体热熔而成,鸟冠、鸟喙结合部留有明显的沟痕。
玻璃宝莲形物径4.5厘米,高6厘米,此器胎薄如纸,制作技艺精良。可能是佛塔塔基中的供奉物品。
此外,甘肃省灵台舍利石棺、江苏省连云港海清寺阿育王塔各发现3件葫芦形琉璃瓶,江苏省镇江甘露寺塔另有一件薄壁小琉璃瓶。
浙江省宋代琉璃瓶仅见3件,其中瑞安县慧光塔内发现了两件。其中一件蓝色磨花高颈琉璃瓶尤为精美。该瓶通高9厘米,颈高4.5厘米,外口径3.6厘米,内口径1厘米,腹部最大径5厘米,底径3.2厘米,重57.8克。
宽平折沿,细长颈,圆肩,球形腹,喇叭形圈足,小平底。颈自下而上略有收狭,上部磨刻二道凹弦纹,下部磨刻四个大小略有不一、不甚规整的圆拱形图案。
琉璃瓶的肩部磨刻一道凹弦纹和一周12个排列不甚规整的橄榄形磨饰。腹部磨刻的曲线及橄榄形构成三组折枝纹,简洁而粗放,与金银器上装饰的枝蔓缠绕的缠枝纹明显不同。器底厚而呈深蓝色,与器身的浅蓝色形成鲜明对比,底部中心留有制作过程中使用铁棒技术的疤痕。
该瓶几无风化,光洁无锈,透明度很好,气泡和杂质极少,具有很高的玻璃熔制水平。瓶内壁为光滑的自由表面,外壁有水平纹理,特别是平展的口沿部位纹理非常明显,可知此瓶是采用模吹成型的。瓶内贮白色细珠粒。
类似用途的琉璃瓶,如安徽省无为塔基发现的北宋琉璃舍利瓶,口径4.6厘米,底径7厘米,高12.2厘米,此瓶行质为圆长颈圆体平底,透明着色玻璃,虽内含较多的气泡,但并不影响其透明度。
其颈、肩、腹部均磨刻粗壮挺拔的阴线几何纹。用作盛佛陀舍利的宝瓶,埋于佛塔地宫。
无为塔还发现一件高颈磨花琉璃瓶,推测其亦为蔷薇水瓶,专为供奉礼佛。
安徽省寿县发现北宋孔雀蓝葫芦形琉璃舍利瓶,通高10.3厘米,腹径2.5厘米,色甚光鲜,质地清脆,器壁薄如纸,明如晶,色泽鲜丽,反映了琉璃制造术的水平。
从纹饰特点上看,这几件玻璃瓶无一例外在颈或肩部磨饰圆拱形、椭圆形、菱形、橄榄形、矩形等几何图案,腹部磨饰或繁或简的几何曲线,繁缛的曲线配上各种几何形往往构成一定的图案纹饰,如漩涡纹、菱形纹、折枝纹等。
琉璃瓶常见于佛事,多用来珍藏置放佛舍利,但此类很少见诸吟咏。唐宋诗歌或提到琉璃瓶用作盛酒,如北宋孔平仲《海南碧琉璃瓶》:
手持苍翠玉,终日看无足。
秋天常在眼,春水忽盈掬。
莹然无尘埃,可以清心曲。
有酒自此倾,金樽莫相渎。
诗歌也偶言用琉璃瓶来观赏游鱼,南宋吴芾有诗题为:“偶得数琉璃瓶置窗几间,因取小鱼漾其中,乃见其浮游自适感而有作”。不过此琉璃瓶,很有可能是一种桶形杯。
宋代的琉璃器虽然仍是供帝皇贵族赏玩与寺庙供佛之需,但传统的玻璃压铸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民间。“药玉”琉璃也进入了舆服制度,成为君臣冠冕、朝服上的装饰。宋人常咏“药玉船”、“药玉杯”,说明仿玉的玻璃酒器已经深入士大夫生活。
如杨万里《秋凉晚酌》诗:“古稀尚隔来年在,且釂今宵药玉船。”再如陈造《赠傅商卿》:“下帘小炽萁炉火,煨芋聊持药玉杯。”
华丽的珠翠装饰在宋代成为风尚,使中原的琉璃吹制与灯工技术在民间流行,除瓶、壶、盏等容器外,簪钗珠环等首饰产量极大,文学作品中多有民妇广泛使用琉璃簪钗的记载。
如湖南省长沙发现北宋蓝白色琉璃发簪、钗3件,其中一件簪长14厘米,头径1.2厘米,蓝色与白色条纹相间于其上,十分雅致。
另外两件U形发钗长12.8厘米,通体天蓝色,晶莹剔透,共两股,大小形状基本相同,并排并行,一端弧形转折,另一端尖,两股尾端半截比较粗大,由尾向前由粗变细,前端半截较为均细,头梢尖小,透明,琉璃中可见许多小气泡。
安徽省六安东门外护城河也发现宋代琉璃钗,长19.6厘米,直径0.4厘米,钗呈双股,乳白色,不透明,头部略向上弧形弯曲,尾部尖状。
浙江省衢州南宋史绳祖墓发现有琉璃饰品,方胜形长2厘米,宽1.4厘米,瓜子形长1.1厘米。
另外,还出现了大型的琉璃制品,如五色琉璃灯等,说明宋代琉璃业的兴盛使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琉璃灯为我国古代花灯的一种,采用木架结构,纱和琉璃料器,宝石等作为装饰,中有转心的大型灯具,主要用于节日庆典。
关于琉璃灯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周密著《武林旧事》:
灯之品极多,每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经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种种奇妙,俨然著色便面也。
其后福州所进,则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近岁新安所进益奇,虽圈骨悉皆琉璃所为,号“无骨灯”。
禁中尝令作琉璃灯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机关活动,结大彩楼贮之。又于殿堂梁栋窗户间为涌壁,作诸色故事,龙凤噀水,蜿蜒如生,遂为诸灯之冠。
前后设玉栅帘,宝光花影,不可正视。仙韶内人,迭奏新曲,声闻人间。殿上铺连五色琉璃阁,皆球文戏龙百花。小窗间垂小水晶帘,流苏宝带,交映璀璨。中设御座,恍然如在广寒清虚府中也。
《武林旧事》还载有这时来自域外的琉璃圆盘子、琉璃花瓶、琉璃碗等,在该书中,他还提到了一个名为“琉璃毽”的精美工艺品。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则记载:1151年,宋高宗至张俊府第,张俊乃设席供进御筵,筵席所用餐具中,即有琉璃圆盘子、琉璃花瓶、琉璃碗等。田汝成之所以载录这些餐具,除说明张俊生活的奢华外,也表明这些琉璃器物的珍贵和不易获得。
新疆地区在若羌县瓦石峡遗址曾发现了大量琉璃残片,经拼对后可以看出是长颈凹底瓶和纽形器。该遗址虽未发现原料和熔化玻璃的坩埚,但从大量的吹制玻璃的废料和玻璃器种类单一来看,显然当地存在着一个制造琉璃器皿的作坊,年代应属宋代。
[旁注]
苏门四学士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周去非 南宋地理学家。字直夫,通判静江府。代归,撰《岭外代答》,分地理、土风、物产、边帅、法制、财计等20门,记载当时岭南的山川、古迹、物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习俗等情况,兼及南海诸国和大秦、木兰皮国等。为研究当地史地的重要文献,条分缕析,足补正史之缺。
卷草纹 我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因盛行于唐代故名唐草纹。
兽面纹 即饕餮纹,我国古代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
缠枝纹 我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做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
折枝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以折枝花鸟为题材,构成与周围纹样无连接关系的单独纹样,习称“折枝花纹”、“折枝果纹”或“折枝花果纹”,统称折枝纹。常见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枇杷、折枝石榴、折枝荔枝等。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存诗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
[阅读链接]
在浙江省瑞安慧光塔中发现的一件蓝色磨花高颈玻璃瓶,以其别致的造型而备受瞩目。
慧光塔建于1034年,那么该瓶的相对年代下限应为11世纪。
这一时间正值我国的宋代,中外往来陆路上继续沿用古丝绸之路,海上交通的发展使海路成为一条联系中外的繁忙通途。可见这件玻璃瓶:一是受西方的工艺影响;二是从海路输入的舶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