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曲艺形式

鼓曲

鼓曲是曲艺中的数以百计的唱故事的曲种的总称。关于鼓曲的起源,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根据艺人中间的传说,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古代。云游客

《江湖丛谈》说:

江湖人管唱大鼓的行儿调侃叫“柳海轰”的,据他们说大鼓的起源是很早的,大约有几千年了。在尧舜的时代,朝堂里设立谏鼓,虽是以下谏上, 亦是一种教化的意义。敝人向他们鼓界的人探讨,他们为什么都供周庄王呢? 是不是周王列书了?他们说:周庄王曾在古时击鼓化民,他们唱大鼓亦是正风化俗,劝化人民的。本着周庄王击鼓化民的意思,就以周庄王当做祖师了。北平的各杂耍场子、各坤书馆,后台都有一张神桌,桌上设着个牌位,上边写得是“周庄王之神位”。他们的大鼓,若按规矩应当是有一百个铜钉,其中的意义是仿着文王百子图的。

江湖艺人笃信周庄王是大鼓界的祖师,但仅以“击鼓化民”为据,是不充分的。其他一些说法多由此引申而来,也不便作为依据。当然,江湖艺人的心情不难理解,如同“数来宝”艺人以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山鼻祖,山东快书艺人拜邱乙真人为祖师爷那样,不过是光宗耀祖,夸示于人,其实就是自惭社会地位卑下的微妙心理的曲折反映。

东汉的说书俑,胁下夹着一面大鼓,手舞足蹈,神采风扬,显然是在作艺。他以大鼓击节,但未表明其他伴奏乐器。如果论定它为鼓曲类的源头, 仍嫌证据不足。

宋代说唱艺术盛极一时,涌现了许多唱的形式。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鼓子词是北宋赵德麟《候鲭录》里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原作者不详,据文字推测,可能出自文人手笔。

到了明代,就出现了与今天大鼓相同的鼓词,最早的当推明末《大唐秦王词话》,又名《秦王演义》。名为“词话”,实际上是鼓词。它的韵文采用了十字句的形式。

清代,鼓曲艺术盛极一时,涌现了大批技艺卓绝的鼓书艺人。

探讨鼓曲的源流,应当强调的是,鼓曲来自民间。尽管有些鼓词出自文人之手,也不妨碍这一基本论断。譬如,人们论及鼓曲的源头常常提到“莲花落”,就是流传民间的技艺。鼓曲伴奏少不了大鼓,而大鼓也是鼓曲来自民间的例证。

鼓曲种类繁多,数以百计,这里简略地介绍京韵大鼓、单弦、河南坠子和山东琴书。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又名“卫调”、“京音大鼓”、“小口大鼓”。之所以叫做“卫调”,是因为当初在天津(旧称“天津卫”)改革定型;之所以叫做“小口大鼓”,是因为用京音演唱,“京”字下方由“小口”构成。京韵大鼓形成于清末,主要流行在京津一带。它由木板——鼓、民间小调和清音子弟书合流发展而成。

京韵大鼓曲调丰富,调子高亢,既以细腻刻画见长,又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传统节目里,既有《长坂坡》、《战长沙》、《闹江州》一类的武段子, 也有《大西厢》、《探晴雯》、《剑阁闻铃》一类的文段子。

京韵大鼓艺术流派较多,最著名的有刘(宝全)、白(云鹏)、崔(子明)、张(小轩)以及少白(凤鸣)、骆(玉笙)、孙(书筠)等,50 年代初期在台湾献艺的京韵大鼓艺人章翠凤是刘宝全的弟子,著有《大鼓生涯回忆》一书。当今京韵大鼓艺术名家有骆玉笙、孙书筠等。

单弦

单弦,又名牌子曲。关于它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与青海“平弦”、甘肃“赋子”有渊源关系。主要依据是,都是长短句,曲牌也很接近。特别是青海“平弦”,略加改动即可作为单弦演唱。有人认为单弦从“元人小令” 发展而来。“元人小令”中的许多曲牌,如“寄生草”、“罗汇忽”、“耍孩儿”、“银纽丝”等,今存于单弦之中,据此推断单弦与“元人小令”有着渊源关系,也是聊备一说。

其实,清代兴起的“岔曲”确与单弦有着渊源关系。“岔曲”名目繁多。清王廷诏《霓裳续谱》里有“平岔”、“慢岔”、“数岔”、“西岔”、“起字岔”、“垛字岔”等。“百本张”书目则分为“长岔”和“小岔”。“长

岔”俗称“赵板”、“赵座”;“小岔”又称“脆岔”、“小八句岔曲”。单弦曲牌有 100 多个,但目前所用的有“曲头”、“数唱”、“太平年”、 “南城调”、“农家乐”、“南锣北鼓”等。单弦的艺术特色是通俗易懂、

活泼诙谐,颇受群众欢迎。

单弦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承前启后的名家,如随缘乐、德寿山、荣剑尘、常澎田、谭凤元、曹宝禄、石慧儒、张伯扬、阚泽良、赵玉明、马增蕙等。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在流行发展过程中,分为东路坠子、西路坠子和北路坠子。表现方式也有自拉自唱、一拉一唱和对口坠子三种。河南坠子以坠子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因此得名。坠子弦已改名“坠胡”、“坠琴”。河南坠子曲调清新、风格幽默,地方色彩浓郁。传统大书有《张廷秀走访》、《大红袍》、《杨家将》等,短段有《双锁山》、《小黑驴》等。

当今的河南坠子名家有郭文秋、马玉萍、刘惠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