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儒利玛窦
利玛窦(Mathew Ricci)是向中国人正式介绍西方宗教与学术思想的最早、最重要的开拓者,对发展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流产生过历史性的影响。
他是意大利人,后半辈子却在中国生活了整整 28 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1552 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中部教皇邦安柯那省的马塞拉塔城。19
岁时,在罗马加入了天主教耶稣会。耶稣会是西班牙人依纳爵于 1539 年创立的一个天主教修会。这个修会在宗教生活上强调顺从,特别是顺从教皇,并积极在非天主教地区,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开展传教活动。利玛窦在耶稣会办的学校学习哲学和神学,并跟随当时著名的数学家丁先生学习天文和数学。26 岁那年,他志愿到印度果阿(葡萄牙殖民地)传教。4 年后,他又来到澳门,开始了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万历十一年(1583 年)9 月,利玛窦和另一名天主教神父罗明坚一起到了广东肇庆。他们在肇庆城东崇禧塔附近盖了一座小教堂。为了接近中国人, 他们穿上了中国的长袍,并认真学习中国的语言和书法。他们收的第一个信徒是一个得了不治之症、被家人抛弃在街头的穷人。这个人接受了洗礼,几天后就死了。肇庆知府王泮友好地接待了他们,并赠送给教堂两块匾,上面分别题写的是:“仙花寺”、“西来净土”。
利玛窦在教堂接待室的墙壁上挂了一幅世界地图,他用中文在上面标出了世界各大洲、大洋、大国的名称,向人们传授世界地理知识。他把这份地图起名为《山海舆地全图》,反复修改、校订、重绘,送给知府、送给总督, 后来还送入北京城里的皇宫。利玛窦的“地图外交”取得了成功,他同很多中国官员结成了朋友。此后,他又制作天球仪、地球仪、日晷,将它们作为赠送给中国官员的礼物,并向他们讲解天文、地理知识,从而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万历十七年(1589 年),新任总督刘继文将利玛窦驱逐出肇庆,转送到韶州(今广东韶关)。利玛窦在韶州光孝寺附近修建房屋住下。两个在澳门学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一个叫钟鸣仁,一个叫黄明沙,被派来协助他传教。利玛窦在韶州收留了一个官僚家庭的子弟瞿太素当学生。瞿太素学习了欧基里德几何学、制图学,并用中文向当地的官员介绍这些先进的科学知识。瞿太素心灵手巧,用木、铜、银等为材料,制作了如天球仪、罗盘、星盘、象限仪、日晷等科学仪器,使韶州人大开眼界。瞿太素还认真钻研了基督教的神学理论,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死去的父亲曾是明朝的状元、尚书。他利用父亲的声望,帮助利玛窦结交了很多官员,争取到他们对传教工作的支持。南京礼部尚书王弘海还专程到教堂拜访利玛窦,请教一些数学问题。利玛窦的解答使他十分高兴,他向利玛窦表示,要设法推荐利玛窦到北京去参加历法的修订工作。
为了同和尚在外形上有所区别,利玛窦向教廷建议,到中国传教的神父要留起胡子,蓄起长发,并穿上丝绸长袍,看起来就像一个中国的读书人。过去,人们习惯称欧洲传教士是“洋和尚”,但对于利玛窦,人们则称他是“西儒”,意思是,虽然来自西方,却颇似一位儒家的学者。
兵部尚书石星的儿子科举考试失败,得了精神抑郁症。石星请利玛窦来探望他的儿子,用祷告和陪伴来恢复儿子的精神健康。利玛窦成了石星一家人的亲密朋友。石星批准利玛窦访问南京。南京工部侍郎徐大任在广东当兵备道时,曾参观过利玛窦的教堂,利玛窦曾送给他一个天球仪和一只砂漏。利玛窦到南京后,就携带礼物去拜访徐大任,希望他能支持自己在南京建立
传教中心。徐大任对他说,南京不是外国人能住家的地方,他到南京来会引起骚乱。徐大任还恐吓利玛窦的房东,利玛窦只好离开南京,转赴南昌。在南昌住了一段时间后,才随老朋友王弘海二次赴南京。恰好王弘海要到北京向明神宗朱翊钧祝寿,利玛窦也跟着上了北京。
利玛窦住在王弘海家里。王弘海想通过他所认识的太监,将利玛窦介绍给皇帝。太监原来听说利玛窦会一种“炼金术”,能把水银变成真银,所以对他还颇为热情。利玛窦告诉太监,他并不掌握什么烧炼银子的魔法。太监顿时就改变了态度,拒绝向皇帝推荐这个洋人。
利玛窦三赴南京,在那里广交朋友,并讲授西方科学知识。在南京,利玛窦同已削发为僧的中国著名思想家李贽结识,两人成为好朋友。南京城里崇礼街上有一处房子,据说经常闹“鬼”,没人敢住。利玛窦买下这所“凶宅”,作为传教的据点。他在这里办了一个展览,展出准备送给皇帝的礼物: 自鸣钟、八音琴、耶稣像、圣母像、玻璃三棱镜等等,在南京城造成很大的轰动。
万历二十八年(1600 年),利玛窦再次启程进北京。路过济宁时,同李贽又会面了,他想劝李贽受洗入教,因为行色匆匆,未能如愿,两年后,李贽被捕,于狱中自杀。
万历二十九年(1610 年) 1 月 25 日,利玛窦的礼物送进皇宫。神宗朱翊钧派太监田尔耕接见了利玛窦。利玛窦应邀在宫中讲课,向太监们传授自鸣钟的维护保养知识,并回答朱翊钧通过太监向他提出的有关欧洲风土人情、帝王疆域的问题。朱翊钧对利玛窦进献的礼物喜欢得着了迷,他想见见送礼的洋人,但又不愿意破坏他几年前立下的规矩,除了后妃、宫女、太监以外,他不在任何人面前露相。于是,他派了两个画师为利玛窦画像,通过观看画像来满足自己对洋人的好奇心。
利玛窦用中文写了一系列的著作,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的科学与学术,如
《交友论》、《四元行论》、《畴人十篇》等等。他还在钟鸣仁的协助下, 研究了汉语音韵,编制了《平常问答词意》。他还把《四书》、《五经》翻译成拉丁文,使欧洲得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
万历三十八年(1610 年),利玛窦在北京逝世。临终时,他对守护他的耶稣会士们说:“我把你们留在一个大门洞开的门槛上,它可以引向极大的报偿,但必须经过艰难险阻才行。”
明神宗朱翊钧批准赐给利玛窦一块坟地,将他的遗体埋葬在中国。利玛窦的墓地在北京阜成门外二里沟。400 年的沧桑岁月过去了,利玛窦的墓地保存完好,成为中外人民友好往来的一个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