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改革

世宗朱厚熜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去世后,他的第二个儿子朱载垕(念 hòu)继位,史称明穆宗。朱载垕当了 6 年皇帝就去世了,他的第三个儿子朱诩(念 yì)钧继位,史称明神宗。朱翊钧继位时,还只有 9 岁。在此后的 10 年里,主持国家大事的人,实际上是宰相张居正。

张居正是江陵(今湖北荆沙)人。他为人机敏,敢于负责,处事干练, 城府很深。严嵩当政时,对张居正颇为器重。严嵩的政敌徐阶任首辅期间, 对张居正更是倾心任用。明世宗朱厚熜去世,徐阶起草遗诏,他不找其他大学士商量,只把张居正叫去参与研究斟酌。明穆宗朱载垕在位时秉政的首辅高拱,也把张居正当作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徐阶离位以后,把三个儿子托付给张居正照应。高拱与徐阶有很深的矛盾,他提任首辅后,借着追查徐阶儿子问题的事由来报复徐阶。张居正在高拱面前替徐阶的儿子求情。高拱听人说,张居正接受了徐阶儿子 30000 两金子的贿赂,他就拿这件事来堵张居正的嘴。张居正听到高拱提起这一流言, 脸色大变,对天发誓,说自己绝对没有接受过贿赂。高拱见他情绪激动,也就把这件事带过去不再提了。从此以后,张、高两人之间产生了裂痕。

穆宗朱载垕病重时,太监冯保秘密地嘱托张居正预先起草一道“遗诏”。高拱知道此事后,当面责问张居正:“我是当朝的首辅,你怎么能背着我同宦官商议起草遗诏这样重大的事情呢?”举行神宗朱翊钧的登极仪式时,冯保紧随着朱翊钧,寸步不离。群臣向朱翊钧朝拜时,冯保居然也站在皇帝宝座旁边,形成一种群臣同时向朱翊钧、冯保行礼的尴尬场面。高拱布置一些官员上疏攻击冯保,准备由内阁配合,以皇帝的名义下诏驱逐冯保。张居正得知高拱的计划后,密告冯保,冯保又向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慈圣太后) 作了汇报。朱翊钧召集群臣,宣读两宫(仁圣、慈圣两位太后)和皇帝的诏书。高拱以为一定说的是驱逐冯保的事,高高兴兴进宫去,准备好好庆贺一

番。没想到,诏书里的话都是列举高拱的罪行,指责他专权擅政、蔑视年幼的皇帝,并下令罢他的官,驱逐出京城。高拱跪在殿前,惊恐得起不了身。张居正上前把他搀扶起来,送出宫门,又雇了一辆骡车,将他送出北京城的宣武门外。高拱被赶下台,张居正当上首辅。

张居正当上首辅后,把督促年幼的神宗朱翊钧的学习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对“日讲”作了细致的安排。规定,除每月三、六、九日的常朝外, 一年四季,每天都要举行日讲。日讲分早讲和午讲。早讲在清晨举行,由儒臣、讲官讲解经典。早讲后,朱翊钧要阅读重要的奏章。随后开始午讲,讲解《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书,直到午膳时才结束。下午是朱翊钧的自习时间,他要复习功课、练习书法、默记经史。张居正经常出席日讲,亲自为朱翊诩钧授课。在万历六年(1578 年)大婚以前,朱翊钧随生母李太后同住乾清宫。李太后出身寒微,好胜心强,教子十分严格。朱翊钧贪玩不读书,李太后发现了,就罚他长跪,当面数落。日讲之后,李太后要亲自检查儿子对功课的理解、掌握程度。逢到早期的日子,李太后五更即起,亲自叫醒朱翊钧,督促他按时上朝。朱翊钧还是皇子的时候,冯保就负责照料他, 被称为“大伴”。朱翊钧即位后,冯保升为司礼监太监,是地位最高的宦官。他经常向李太后报告宫内外的各种情况,李太后把他当作耳目。朱翊钧有什么不合礼仪的举止行为,冯保也会向李太后报告。冯保与张居正的关系也处得很好,两人在重大事情上,互相通气,互相配合。张居正当宰相,李太后、冯保运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加以支持,宫廷和政府之间协调一致,实现了“宫府一致”的体制,这是张居正得以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条件。

明代的文官有四种出身:进士、举人、贡生、吏员。进士出身的人,提拔得快,担任的职务也高。万历四年(1576 年),由东昌邑知县孙鸣凤贪污勒索的不法行为被揭发,受到查处。张居正对神宗朱翊钧说:“若要天下太平,须是百姓得安;若要百姓安生,须是官不要钱。”朱翊钧提出一个疑问: “孙鸣凤是进士出身,怎么竟这样不知廉耻?”张居正回答道:“这个人正是因为自恃是个进士出身,资格过硬,才敢如此放肆。今后皇上用人,应当只考虑他的能力和政绩,不必拘泥于是什么资格出身。遵法纪、守本份、不要钱的人,即使是进士以外的途径出身的,也该委以重任。不廉政,不守法的人,即使是进士出身的高级官员,也要严加惩处!”

张居正按照“不拘资格”的方针,破格提拔了一批人才。万历三年(1575 年),山东郯城、费县两地知县出缺,分别由同知杨果和判官赵蛟代理。这两个人精明强干,完全可胜任知县职务。只因为他们是吏员出身,按惯例不得扣任正印官,山东巡抚、巡按上奏,请求另行委派知县。张居正认为:“这两人才堪治民,可升知县,何必拘泥于什么资格!”指示委任这两人为实授知县。

明朝中叶以后,驿站制度败坏。出差官吏讲究排场,索要财物,非公差人员也违法使用驿站,占国家的便宜。张居正决心整顿驿站。他懂得,推行一项政策,当政者必须自己做出表率。他送儿子回乡应试,弟弟回乡养病时, 都自雇车马,不让他们使用驿站。保定巡抚张卤(音 xī)把使用驿站的凭证 “勘合”主动送上张居正的家门。张居上立即将勘合退回,并写信给张卤, 希望他帮助自己约束家人,千万不要满足家人的非份要求。张居正的家奴路过高邮,要求使用驿站,被高邮知州吴显拒绝。家奴一气之下,闯入州衙, 破口大骂。后来又将吴显骗到自己船上,抢走吴显的官印。吴显态度严正地

对他说:“我执行的是你家相爷规定的法令,你能把我怎么样!”家奴自知理亏,只得将官印送回,并向吴显赔礼道歉。

张居正的改革,涉及到财政、税收、教育、国防等各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明朝的衰败趋势得到扭转;一时之间,全国颇有一派向“国富民安”的目标前进的好气象。

万历五年(1577 年),张居正的父亲病逝。按照当时的制度,张居正应当立即上疏请求辞职,为父亲守丧 27 个月,这叫“丁忧”,也叫“守制”。皇帝可以下诏特许应当“守制”的官员在职视事,这叫“夺情”。但夺情对象,一般限于军职官员,而且还要是在战争期间,才能援引这一条款。神宗朱翊钧、李太后、冯保都不愿张居正去职,张居正的亲信们也不愿失去他这个靠山。户部侍郎李幼孜等人出面请求神宗朱翊钧,让张居正夺情视事。朱翊钧果然下诏,要张居正夺情,在北京守满七七丧期后,即入署办公。张居正两次上疏请求守制,遭到拒绝,就同意“在官守制”,但辞去岁俸,表示与照领俸禄的“夺情”不是一回事。朱翊钧批准了张居正的“辞俸”要求, 但指示有关衙门按月给宰相府送柴送米,直到服丧期满。

“夺情”一事,引得朝野议论纷纷,酿成一场政治风波,使张居正的威望大为下降。张居正此后的行为也有很多值得非议的地方,如在科举考试中, 替自己的儿子做手脚;对家入、奴仆管束不严,使他们得以倚仗自己的权势、名声,招摇撞骗,欺凌百姓。万历十年(1582 年),张居正病逝,享年 58 岁。张居正一死,政局就发生突变。神宗朱翊钧摆脱了张居正的约束,一心要做个威福自专的真皇帝。冯保被谪居南京,并被抄了家。朱翊钧看到从冯保家抄出不少金银珠宝,不禁又打起了张居正的主意,派专人到江陵去抄张居正的家。抄家的专使还没到,荆州地方官就封了张府的门,将张府上下软禁在府中,以防他们转移财产。等到正式启封抄家时,张府的人已饿死了 10 多个。朱翊钧发布诏书。公布张居正的罪行,并说:没有对他剖棺戮尸就算饶了他。张居正的长子自杀,弟弟和次子被发配到烟瘴之地充军,他所推行的改革,自然也“人亡政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