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正始

古四大汗国建立后,欧亚大陆上与它抗衡的就只剩下南宋帝国了。南宋是在忽必烈手上灭亡的。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第四个儿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

忽必烈的哥哥,拖雷的长子蒙哥继任蒙古大汗后,把沙漠以南的汉族地区的军政事务都交给忽必烈处理。忽必烈注意使用汉族的读书人,对汉文化有浓厚兴趣。他叫人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翻译成蒙文,孜孜不倦地攻读。他请王鹗(音 è)讲解《尚书》、《易经》、《孝经》等儒家经典,常常一听就是一个通宵。谋士许衡对他说:“北方民族到中原当统治者,一定要推行汉人的统治方法,才能维持长久。”谋士徐世隆对他说:“当中国皇帝的人, 要按中国的方式办事。”他听了都很赞赏。

忽必烈对蒙古军事贵族乱杀人的行为很反感。蒙哥任命了一个管理天下财赋的官员,名叫不只儿。不只儿到任的第一天,就杀了 28 个人。有一个人被指控为盗马贼。不只儿将他打过板子,就释放了。过一会,有人献给不只儿一把环刀。不只儿想试试刀的锋口,就赶快派人将已释放的那个盗马贼又抓了回来。不只儿手起刀落,将他斩首,高兴地称赞:“果然是把好刀!” 忽必烈听说这件事,把不只儿叫过来责备道:“凡是有死罪的人,一定要慎重、详细审理清楚后才能执行死刑。你一大就杀掉 28 个人,肯定有很多是无辜被杀的。已经打过板子放掉的人,你又抓回来杀了,这算什么刑法?”不只儿回答不上来,愣了一阵,退了下去。

南宋宝乾元正始 - 图1六年(1258 年),蒙哥亲率主力攻合州(今四川合川),另派忽必烈率军去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合州军民在城中坚守了 5 个月。蒙哥见久围不克,十分气恼。他亲自出马督阵,却被城上发射的砲石击中,受了重伤。回到大营不久就死了。消息传到已经挺进到武昌对江的忽必烈军中。有人劝他赶紧回兵,争夺汗位。他拒绝道:“我奉命南来,哪能够没有一点结果就匆匆忙忙回去!”

宋朝的大船扼守在长江南岸渡口。忽必烈派人夺来两只大船,连夜做好渡江准备。第二天,天刚亮,忽必烈就来到岸边。此时正碰上又刮风、又下雨,天色阴沉沉的。部将们都以为渡不成江了。忽必烈却严令按计划执行。风雨中,蒙古军擂起战鼓、挥舞战旗,拉开风帆,向对岸冲去。船至江心, 云层中透出一束阳光,蒙古军士气大振,直抵南岸。

忽必烈正部署下一步进攻行动时,留在开平(今内蒙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的王妃弘吉刺氏派亲信送来紧急消息:一些大臣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由阿里不哥继承蒙哥的汗位。这阿里不哥是拖雷的第七个儿子,蒙哥在位时派他留守都城和林(在今蒙古国境内)。他长期生活在蒙古本土,力主墨守蒙古奴隶主贵族的成规旧法,因此受到一批保守派大臣的拥护。

忽必烈听从汉族谋士郝经的建议,一面派人到合州方向迎接蒙哥的灵车,接收大汗的宝玺;一面与南宋贾似道议和,签定密约,从鄂州撤军。布置妥当,便轻车简从,火速北上。

南宋景定元年(1260 年) 3 月,忽必烈在另一批蒙古军事贵族的头面人物的拥戴下,于开平即汗位,历史上称他为元世祖。他按照汉人封建王朝的惯例,颁布了即位诏书,称皇帝,定年号为“中统”。他的即位诏书中说:

“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意思是:效法《春秋》,讲究堂堂正正的开始,体现《易》经中的“乾元”精神(刚健宏大的精神)。忽必烈的这些做法,表明他把自己看作是中国封建皇朝更替的正统继承者。至元八年(1271 年),忽必烈又下诏将国号定为“大元”,并在诏书中解释道: 这是取《易》经中的“乾元”的含义。

忽必烈当了元朝的皇帝后,集中全力攻宋。元至元十三年(1276 年),元军攻下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将宋恭帝赵◻(音 xiǎn)和他的母亲全氏抓到大都(今北京)。

忽必烈灭了南宋,在上都开平举行庆祝宴会。宴会上,人人兴高采烈, 只有皇后弘吉剌氏面有忧色。忽必烈问她:“我现在平定了江南,以后就用不着再打仗了。众人都喜欢,你一个人不高兴,是什么原因呢?”弘吉剌氏跪着回答:“我听人说过,自古以来就没有千年不灭的皇朝。您可不要让我们的子孙有朝一日也落得像南宋小皇帝这样的下场啊!”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 35 年,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去世。在他的统治期间,国家比较安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史书上称他“能以夏变夷”,也就是说,能用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的政治、文化制度来改变蒙古奴隶主的落后统治方式,这是他最大的历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