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
在中国历史上,于谦是民族正气的代表人物之一。
于谦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 年)。他是永乐十九年(1421 年)的进士。宣德元年(1426 年),明宣宗朱瞻基亲征朱高煦,朱高煦慑于中央政权的威势,出城请罪投降。于谦当时任御史,随同朱瞻基出征。他声音宏亮,言辞流畅,思维敏锐,颇受朱瞻基的赏识。朱高煦投降那天,朱瞻基叫于谦致词声讨朱高煦的罪行。于谦讲得义正词严,气势逼人。跪伏在地的朱高煦听得汗流浃背,战栗不已。随从百官、三军将士听了,个个神情振奋。朱瞻基从此认定于谦是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难得人才。于谦在山西、河南等地任过巡抚,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中央政府里
的杨士奇、杨荣、杨溥(史称“三杨”)等大臣对他的工作十分支持。于谦向朝廷建议的事情,都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他进京办事,从来不向当朝的权贵送礼物、通关节。他居官廉洁自守,不向百姓妄取一物。他从河南巡抚任上回京时,写过一首诗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土木之变”后,于谦更成了挽救危亡局面的众望所归的关键人物。朱祁钰摄政时,有一次,群臣集会议事。有人倡议严厉追究王振党羽的责任。王振的死党马顺跳出来对倡议者加以斥责。给事中王竑(音 hóng)按捺不住自己的义愤,冲上前去,揪住马顺的头发,痛斥道:“你一贯仗着王振的势力作威作福,到今天还敢这样嚣张!”其他议事官员也就势拥过来,你一拳, 我一脚,将马顺当场打死。当时,现场秩序混乱,朱祁钰不知所措,站起来想避进宫里去。于谦排开众人,拉住朱祁钰,告诉他:“不能走!要因势利导,把局面稳住!”朱祁钰同他紧急交换过意见后,大声向群臣宣谕道:“马顺罪有应得,本该处死。大家要镇静下来。今天的事情就不再追究了。”现场秩序这才恢复过来。此时,于谦身上穿的官袍早已在混乱中被拉裂了口子。会议散后,吏部尚书王直紧紧拉着于谦的手,赞叹不已:“国家这个时候正要依靠您这样处变不乱的人才。”
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于谦为他策划了一系列扭转危局的措施,并按照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一再提醒朱祁钰和朝中众臣: “敌寇扣留了太上皇,得志猖狂,我们不能让他们在这件事上卡住筋,被他们要挟住,不然,他们就会长驱南下,轻而易举地扫荡全中国!”
也先裹挟朱祁镇,大军直逼北京城。总领五军大营的右都督石亨提议收兵进城,坚壁固守。于谦不同意这种战略方针,指出:“这样会显得懦弱, 敌人会愈加轻视我们。”于谦以新任兵部尚书的身份,将 22 万守军分头部署到北京城的九个城门以外,他亲身到德胜门外临阵督战。他把兵部事务交付给侍郎吴宁处理,并下令将九个城门全部关闭。他传令各军:临阵作战,将不顾军,先向后退,就斩将;军不顾将,先向后退,后队斩前队。
也先以朱祁镇的名义要明朝派大臣迎接皇帝的大驾。代宗朱祁钰派了两名小官出城朝见朱祁镇。也先不让他俩见朱祁镇,要他们回去叫于谦、石亨、
王直等大臣来。于谦根本不予理会。也先又提议讲和。明朝朝廷中有些大臣也想讲和,派人到城外军营中征求于谦的意见。于谦回答道:“事到今天, 我只知道带兵打仗,别的事情我一概不听!”也先派兵进攻德胜门外的明军。于谦、石亨在民房中设下伏兵,派出几名骑兵引诱上万名瓦剌骑兵进入伏击圈。于谦一声令下,明军火器齐发,几名瓦剌将领当即中砲身亡。民房中的伏兵呐喊着冲了出来,把瓦剌骑兵分割包围,打得七零八落。德胜门外的居民们登上屋顶,向瓦剌骑兵投掷砖瓦石块。明朝的援军也及时赶到,会歼瓦剌军。这一仗打掉了也先的威风,打灭了瓦剌军的锐气。
明军与瓦剌军在北京城外相持 5 天。也先在军事上连吃败仗,在政治上也没讨到便宜,又传来攻打居庸关的瓦剌军三战三败的消息,明朝各路勤王兵马也在昼夜兼程向北京进发,也先既沮丧,又惊懼,只得灰溜溜地裹挟着朱祁镇向北撤退。于谦组织指挥的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也先退兵后,于谦继续整顿京师防卫力量,并坚决反对与瓦剌议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方和彼方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从道理上讲,不可言和。彼方一向贪得无厌,满足他们的要求,会使我方坐遭损失,越来越弱;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又会制造事端。从形势上讲,也不能言和!”于谦的态度一坚决,也先反倒无所施其伎,只得频频派遣使者,表示要将朱祁镇送还北京。王直等大臣主张派遣使者将朱祁镇迎回北京。代宗朱祁钰怕哥哥回来, 自己做不成皇帝,很不高兴地说:“朕本来就不想当皇帝,当时可是你们这班大臣推戴朕登位的啊!”于谦从容答道:“陛下的皇位已经坐定,不会再有什么别的变故。但从道理上来说,应当从速将太上皇迎回。万一是瓦剌人没有诚意,我方也有话好说。”一番话打消了朱祁钰的疑虑,他连连对于谦表示:“听你的!听你的!”
朱祁镇回到北京后,被朱祁钰送到南宫当个名义上的太上皇。朱祁钰不但无意将帝位让给哥哥,而且还废去朱见深的皇太子封号,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弟兄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天顺元年(1457 年),朱祁钰得了重病,性命危在旦夕。提督石亨,都督张軏(音 yuè)、副都御使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结成一伙,策划拥立朱祁镇复辟。徐有贞原名徐理(音 chéng),“土木之变”后力主迁都南逃, 为舆论所不齿。代宗朱祁钰看到报送的官员名单上有“徐理”两字,就觉得讨嫌。徐理为了做官,把名字改成了徐有贞。这徐有贞懂得一点星象,择定正月十六晚上为发功宫廷政变的好时候。这一伙人带领家兵随从来到南宫, 用巨木撞开宫门,将朱祁镇接了出来。他们拥着朱祁镇向东华门进发。东华门的守兵不让他们进去。朱祁镇出面对守兵说:“我是太上皇!”守兵这才放行。朱祁镇走进奉天殿,登上皇帝御座。石亨等人击鼓鸣钟,召集百官上朝。徐有贞高声呼叫:“太上皇复位了!”朱祁镇对百官宣布:“景泰皇帝
(指代宗朱祁钰)病重,群臣迎朕复位,你们各人仍担任原来的官职。”一夜之间,一场宫廷政变成功了,史称“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英宗朱祁镇复辟后,毒死了朱祁钰,恢复了朱见深的皇太子位,并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怂恿下,横加给于谦一个“谋逆”的罪名,将其杀害。
于谦遇害后,家产被抄没。抄家的人翻腾几天,也没抄出什么财产。于谦家有一间正房,锁得严严实实的。抄家人打开一看,里面存放的只是代宗朱祁钰赏赐的蟒衣、宝剑。石亨的死党陈汝言接替于谦当了兵部尚书,一年
后,因贪赃枉法被抄家,抄出的脏银有上万两之多。英宗朱祁镇对石亨说道: “于谦死后,家里找不出多余的财产。陈汝言的家财为什么有这么多!”石亨低着头,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北方边境传来警报,朱祁镇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说了一句大实话:“要是于谦活着,贼寇就不会如此猖厥了!”朱祁镇听了,默不作声,内心又惭愧,又后悔。
英宗朱祁镇死后,朱见深继承帝位,史称明宪宗。他平反了于谦的冤狱。于谦的遗体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赖有岳(飞)于(谦)双少保(岳飞于谦均曾得到‘少保’的封号),人间始觉重西湖。”他的英名,永远与神州山河大地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