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海东青和木兰围场

据说在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五台山上礼佛,当时他住在台麓寺的行宫里。

黄昏时分康熙带着侍卫们在山下散步,突然一只斑斓猛虎从对面的山上一步一步走下来。

康熙见了,问随身的侍卫:“老虎会不会伤人呢?”

侍卫们回答道:“当然会了,伤人是老虎的本性嘛。”

康熙听了,他便从侍卫手中取过弓箭,一箭射死了那只老虎。

老虎死后,康熙后悔了,他立即责备随身的侍卫说:“你们遇事就是不动脑子,一般的老虎应该是从山上窜下来的,而这只老虎是一步一步从山上走下来的,很明显这只老虎是前来迎驾的,你们怎么说它是伤害人的呢?”

侍卫们都觉得有道理,为了向这只老虎表示歉意,康熙下令把死去的老虎抬进寺内庭院里,摆在一个特制的木架上供起来。他还下令在供桌上摆放堆积如山的供品,并每日与侍卫供拜它。

后来,康熙还将红崖村改为射虎川,当老虎肌肉腐烂后,人们用草木填进虎皮之中,用宝石镶嵌在虎眼里,还把它移到天王殿内供奉,这就是五台山“射虎川”的由来。

清代满族人有传统的狩猎习俗,他们的鹰猎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与内涵。

满族使用鹰猎狩猎的习俗历史悠久,之前唐代,满族所属的北方少数民族就开始向宫廷贡奉猎鹰了。而从金代至清代,皇帝、朝廷大员和贝勒们都爱把海冬青架在肩膀上,他们耀武扬威地出门,很是威风。

海东青是一种性情凶悍的猛禽,它是禽中之王。海东青又有“海东青鹘”、“海青”、“海青少布”、“白鹰”、“玉雕”、“玉爪雕”、“白玉爪”、“青雕”等称谓。

“鹰达”制度也就是捕鹰人要捕鹰、驯鹰,然后上交皇贡,同时用鹰去捕猎天鹅、狐狸和大雁等珍禽走兽,同样为了上交皇贡。清代的鹰猎八旗,他们要长途跋涉到远东库页岛去捕捉雏鹰。

鹰巢一般都建在峭壁之上,人们捕鹰很是危险,后来康熙帝不忍心让鹰猎八旗再遭苦难,于是下令裁撤了这项徭役,改为捕捉成年鹰了,至清代末期,捕鹰习俗逐渐消失,但猎人还是会为了狩猎而去捕鹰。

在清代的皇室宫廷里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流放到辽东边地的犯人,若能捕捉到一只海东青,就可以无罪释放。可见当时的皇族重臣为得到海东青不惜重金,捕捉到海东青的犯人,除了可免除罪刑之外,要是有幸得到白玉爪献给皇帝,不仅死罪可免,而且还能一夜暴富。

在顺治十四年,京师内务府在东北专门设立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辖区面积7000平方千米,这个机构是专门为皇帝贵族采捕朝廷贡品的,同时也设立了捕鹰丁,也就是专门负责捕捉贡鹰的机构。

清代也曾有这样的规定,据说白玉爪的鹰类只能由皇帝豢养把玩,就连皇亲贵族也绝对不许染指,从中可见清代人们对猎鹰的使用也是有阶级性的。

康熙帝特别喜欢打猎,他尤其喜欢鹰,曾经赋诗赞美自己的爱鹰,诗写道:

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

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星。

从这首诗表明了,康熙皇帝宣扬了武德,激励了军勇,更夸耀了海东青性情刚毅而激猛,说它的品质的优秀可与天上的星星遥相辉映,他的力量之大,如千钧击石,飞翔速度之快,如闪电雷鸣。由此可见海东青在清代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而乾隆在他的所写的《海东青行》诗中也说:“鸷鸟种不一,海青称俊绝。”继康熙、乾隆以及后几代皇帝,都有喜欢田猎并豢养把玩海东青的嗜好。

后来,清代贡鹰的习俗逐渐结束了,在民间捕鹰、驯鹰、放鹰的习俗也很少见了。

而有关清代御用猎鹰“海东青”的图片和绘画作品非常多,其中清代著名画家朱耷的《双鹰图》等作品最为著名。

清代人鹰猎的生活非常艰苦,首先是捕鹰和驯鹰。每到秋分前后,几场秋雨,东北天气渐渐寒凉起来。风吹落树上的叶子,拨薄了天上的云层,草开堂的时候就要到了。

草开堂是残酷的季节,往往一昼夜间,寒霜就使万物凋零,所以寒霜又叫“酷霜”、“毒霜”。霜落草死之后,动物们却到了捕食的黄金季节,这时候,猎鹰人也要去捕鹰了。

捕鹰是生离死别的岁月,清代人通常都要到遥远的库页岛悬崖上去捕鹰。他们要冒着寒冷,到山上去搭建窝棚。窝棚其实就是在山上挖的坑,上面盖着树枝,中间拉出两根绳子。

捕鹰人在10米开外的地方把网支起来,网下拴着鸽子或野鸡。如果老鹰盯住了鸽子,飞进了窝棚,那猎手就会“啪”地扣住了网,鹰就被捉住了。

因为隔得比较远,捕鹰人还要注意隐藏不被老鹰发现,所以捕鹰人其实是看不到鹰,他们只能听。所以无论怎样的酷寒,他们必须都要把耳朵露在外面,若是一个鹰把头的耳朵分辨不出老鹰的叫声是公是母,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猎手。

在清代时东北地区,猎户驾鹰出猎一定要选在快到中午时分。一是为了缓解昨日驾鹰出猎的疲劳;二是为了躲避北方的冻雾。

冻雾是长白山松花江沿岸特有的一种冻气。这种雾是透明的,人肉眼看不见,但能明显感到它融汇在气流中,使空气变得湿冷无比。

冻雾往往是在后半夜才开始有的,如果人一早出门的话,就好似一下子掉进了冰洞里,他的头发和皮肤立刻被冻得邦邦硬,胡子眉毛也立马挂了浓霜,那时的寒气吸进肚里像一把尖刀扎进肠子一般。人们在冻雾侵袭下,时间长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无法忍受了。所以清代人捕鹰都要尽量躲避冻雾。

清代人捕到了鹰,他们就要开始驯化这只老鹰,又叫“熬鹰”,这个过程也是相当繁琐和困难的,而猎鹰每日的伙食也相当丰富,每只鹰一天要吃8两牛肉。

在清代,捕鹰人虽然捕鹰却不杀鹰,因为他们一直谨遵祖先遗训,还有捕鹰人杀鹰也是触犯吏法的。在每年春天,他们都要将鹰放飞,放飞鹰的时候,鹰和捕鹰人都会落泪,而鹰三四天都不离开捕鹰人的院子。在鹰的留恋里,有着人与动物的深刻情感。

田猎中除了特殊海东青文化之外,还有一些有名的围猎场所,其中最有名的是“木兰围场”,这个木兰自然不是花名,也与我国古代女将花木兰无关。

清代初期,木兰围场里有很多鹿,中秋节前后,猎人头戴鹿帽,吹起木制的笛哨,模仿鹿的声音去捕鹿,满语称之为“木兰”,其实就是“哨鹿”的意思。

清代人们在木兰“围场”狩猎时,猎人要潜伏在草丛中,戴上假鹿头,口中吹木制的长哨。他们吹出仿效雌鹿求偶时发出的呜呜声,或者他们用桦皮做的狍叫子,吹出小狍的“唧唧”音,引诱鹿狍以便捕捉。

“秋狝”是清代皇帝打猎时的专用词,鹿熙曾写下“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的诗句,用来赞誉木兰围场。

1677年秋天,康熙首次出巡塞北,他看中了这块地方。1681年,康熙第二次来围场,他划定了塞北这些地方,总共140000多平方千米的围场,还划分了72个小围场,并且每年举行“木兰秋狝”,并制订成祖制,定为家法。

木兰围场在塞北坝上草原,那里山川陡缓交错、草原丰美广袤,自然风光在这里构成了一幅绮丽的画卷。木兰围场的开辟大部分都是蒙古族的游牧地,后来蒙古族将这片土地献给清代,再加上西部原属清廷的领地,这才构成了阔达1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北方“木兰”猎场。

1683年,康熙第三次北巡塞外时,他第一次远上围场巡猎,自此开辟了木兰围场。自从康熙开围至1820的138年间,清代历任皇帝总共举行了大型的“木兰秋狝”105次。

“狝”其实就是田猎的意思。帝王秋狝也不是纯粹地为行猎而取乐,在我国经典《国语》中就有“秋狝治兵”的说法,所以木兰秋狝也称“木兰习武”,借以训练满族八旗将士,这也成为了清代的定制。

清代道光帝即位前,他曾经12次跟随皇帝进行木兰秋狝,可他即位之后却因晚清内忧外患,一次也没有到过围场。显然,100多年的“木兰秋狝”曾经对于清代朝廷的强兵固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衰败和封建王朝的衰败一样,是大势所趋的。

木兰围场,也就是坝上草原,它是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云的故乡。森林草原美景,骑马狩猎让清代帝王们尽情领略纯自然的魅力。

夏天的木兰围场,茫茫草原,繁花似锦,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9月的坝上,红叶满山,霜林叠翠,白桦幽幽。而在冬季,林海雪原莽莽,万籁俱寂,春天的坝上,落陌荒凉开始孕育着生机更是一种悲壮的美。

其实,清代木兰围场的秋狝田猎活动,与元代蒙古族田猎颇有类似。首先,清代皇帝们先从御林军中挑选3000名优秀的弓箭手,并让他们按着一定的顺序和间距,列队绕着山峰向山峰两侧扩展,使他们围成一个直径三里的环形。

等所有的位置都固定了以后,让全体弓箭手成一条线向前进。前面无论是谷涧,还是荆棘深丛,甚至是险陡的山崖,弓箭手们都必须攀涉,不准他们左右窜动和离开队伍。就这样,3000名弓箭手便横越了谷涧和山岭,他们把兽类围在这个环网中,再渐渐地围到一块没有树木的低地。

然后,3000名弓箭手连同王侯百官,步比步,肩比肩地穷追那些从栖息地赶出来的野兽。那些野兽东窜西逃也找不到逃路,终于力竭就捕。

康熙曾经用这种办法,仅半日间就抓住了300多只牧鹿、狼和狐狸以及其他野兽。很明显,康熙打猎,模仿了元代成吉思汗田猎的方法,只是田猎范围相比小了很多而已。

其实,清代王室源起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麓,他们世以“狩猎”作为练武和谋生的手段,后来,皇帝为了防止八旗军贪图安逸,荒废骑射,清代帝王便恢复了古代狩猎和阅军的制度,不过这时不是用的射驭,而是骑射。

特别是康熙、乾隆两朝,更为非常重视狩猎,他们每年都要进行一两次大的狩猎活动。康熙还把几次平定叛乱的功绩,都归功于围猎训练的缘故,这说明了他本人的确是从练武的角度出发进行田猎的。

[旁注]

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从1661年至1722年。“康熙帝”,清代第四位皇帝。康的意思是安宁,熙的意思是兴盛,取自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清圣祖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贝勒 清代皇室的爵位,满语音译而来,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后以贝勒为清代宗室封爵的一个等级,贝勒为第三级。两宋时期金国贵族也有贝勒这个称号,如金兀术是金国贝勒。

八旗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01年正式创立的军制,初建时只设有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等各族军队。

顺治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年号,从1638年至1661年,顺治帝,满族,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6岁继位,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在位18年,陵寝清孝陵,庙号清世祖。

武德 古人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和“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人为乐”等作为武德的信条和定义。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武”主要指一种外在的要求,“德”则指内心的情操或境界。而在我国传统武德内容中,仁义是最重要的。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从1711年至1799年。乾隆寓意着“天道昌隆”。乾隆帝是清代第六位皇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退位后当了3年太上皇,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他在发展清代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朱耷(162年~1705)。明末清初画家,我国山水画一代宗师。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代灭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在南昌青云谱道院。擅长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宗,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练沉毅,风格雄奇隽永。

塞北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的长城以北,也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清代的塞北大约是漠南蒙古、漠北蒙古、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与阿拉善盟等以蒙古人居住为主的地理区域。塞是指边塞、要塞,这里所谓的塞长城以北。以长城为界,以北的部分已经算出了边塞,故名塞北,偶尔会与塞外一同使用。

阴山 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这里历史非常悠久,是我国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山脉间宽谷多为南北交往的通途,古人以其路口千余米土色灰白,所以命名为阴山。这一地区真实地记录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匈奴、敕勒、柔然、鲜卑、蒙古等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历史。

道光(1782年~1850年)清宣宗皇帝,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是清代唯一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在位30年。病死,终年69岁,葬于今河北省易县西部墓陵。

御林军 也称“羽林军”,是古代护卫皇帝、皇家和皇城的特殊军队。始于汉武帝刘彻时期。此后,历朝历代的御林军多有变化,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在我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的都城中,围绕着皇宫展开的各种军事活动、警卫内容颇为频繁,而这支军队更是发挥了许多特殊的作用。

长白山《山海经》中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是东北第一高峰,号称“东北屋脊”,位于我国吉林和朝鲜两江道之间。广义的是指长白山脉,是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绵延上千千米的一系列山脉。这里是我国满族的发源地。

[阅读链接]

木兰围场最初叫兴安。1863年,康熙陪伴祖母第一次来到木兰围场,他自己写下的纪事诗,名字叫《夏日奉太皇太后避暑兴安》,随后他行猎围场一个多月,也写下8首诗,题为《驻跸兴安八首》,而且在诗序中记述了围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

不过,这个兴安仅是一种对木兰围场的泛称。“木兰”却是从满语“哨鹿”的发音衍生而来的。

围场的满语译音为“辉罕”,所以如果完全用满语译音,就读作“木兰辉罕”了。在清帝及文人的诗文中,也用阴山代称木兰围场的,因为塞罕坝在他们看来是阴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