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田猎的礼法

传说在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一个叫司原氏的人,他在一次夜间打猎时,发现了一只鹿。

这只鹿听觉很敏锐,它听到野地里传来猎人的声音,突然警觉起来。当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准自己的时候,撒腿就朝东面方向跑了。

司原氏并不气馁,他知道在黑夜里鹿是跑不快的,于是他便跟在后面紧紧追赶,并且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地喊叫,试图以此把鹿吓住。

正在这时,西面来了一伙追赶野猪的人。他们听到司原氏的喊声,以为是东面有人在堵截这头猪,于是就跟着喊叫起来。

司原氏并不知那伙人在喊叫什么,他看到那边喊叫的人很多,心想必定也是在追赶猎物,于是他放弃了自己追赶的鹿,朝着众人喊叫的方向跑去,并且在半路上找了个灌木丛隐蔽起来。那伙人一面叫着喊着,一面从司原氏隐蔽的地方快速跑过来了。

过了一会儿,司原氏竟然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一头浑身黄色、肥肥胖胖的动物。他十分兴奋,以为自己遇到了一只吉祥的珍贵动物,他以为是传说中的麒麟。

司原氏扑上前去把野兽捉住,然后带着这只吉祥的动物回了家。

司原氏回到家后,由于天黑,他也没有仔细去看清楚,就拿出家中所有精米来喂养这只动物。这只动物也十分亲近司原氏。它一见到司原氏便摇头摆尾,便朝司原氏发出可爱的“哼哼”声,因此司原氏越发喜爱它了。

第二天早上,天空突然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暴雨淋在这头黄兽的身上,将附着在它身上的黄色泥土全都冲刷掉了。

司原氏仔细一看,这才发现它原来是自己家里丢失的一头黑猪,因为黄土粘在了身上,竟然被自己当成吉祥的动物,还用精米去喂养。

司原氏无可奈何,他懊恼自己在追猪人的喊叫声中随声附和,放弃了自己所追的鹿,结果一无所获。

这是古代一个打猎的小故事,其实打猎很早以前便就出现在我国了,它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代男人们通过打猎体现了自己的阳刚之气,他们借助打猎强身健体,练熟了弓马骑射,希望做个将帅之才。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记载,在《诗经·郑风》中的《叔于田》一诗这样写道:

……

叔于狩,巷无饮酒。

岂无饮酒?不如叔也。

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

岂无服马?不如叔也。

洵美且武。

诗中的这个叔,其实就是春秋时期一个年纪轻轻、帅气十足的青年。

这位青年的本事高强,又温和谦逊,周围的人那没法子和他比,他一出去打猎,巷子中所有少女的眼光都集中在他身上,至于其他人,全都被少女们忽视了,所以在女孩子眼中,那便是“巷无居人”了,这充分体现出了猎人的阳刚之美。

而《诗经·郑风》中的《大叔于田》一诗中又写道:

……

叔在薮,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

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叔在薮,火烈具阜。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

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显然,这一篇写的还是春秋时期的那个叫叔的青年,主要描写他在打猎的时候,展示他驾车和善射等多项技能。尤其是在描写他驾驶战车的时候,“执辔如组,两骖如舞”等体现了他驾驶水平的高超。

狩猎活动,在我国春秋时期已经被称为“田猎”了,也称作“畋猎”或者“佃猎”。古代在表示打猎、耕种的时候,“田”、“畋”、“佃”3个字是通用的。

而田是个象形字,一看就是表示田地、土地的字,但为什么打猎也可以称为田呢?

据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学者公羊高所著的《春秋公羊传·桓公四年》中说:古人以肉为主食,穿动物的皮毛,狩猎就像种田一样,所以管打猎叫做“田”。

这种说法似乎有点牵强,而东汉时期群儒们合编的《白虎通》中却说,因为田猎一年四季都有,每个季节都需要驱除田里的野兽,这是为田除害的意思。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经常会有战争发生,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往往决定这个国家的存亡与否。所以,每个国家都把军事放在重要位置。

而田猎就是训练军队、检查战备最好的手段,这一点可以从《周礼·夏官大司马》里面看出来。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田猎就是一次模拟的实战演习。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情节。

有一天,魏公子与魏王下棋时,有侍卫突然报告说北方边境告急,赵国大军正在侵犯边境。魏王很是慌乱,站起身准备去找大臣们商议对策。

魏公子马上说:“父王,不要慌张,这不过是赵王在田猎而已。”可是魏王仍然害怕,一连几天都安不下心来,每日忧心忡忡。

果然,没几天,侍卫又来报告说赵王确实是在田猎。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田猎的动静着实不小。而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战争的基本技能就是射箭、驾车和格斗等,这些在田猎活动中,都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

同时,田猎活动还可以起到挑选优秀将领,储备战斗、指挥人才的作用。

还有,诸侯们在准备田猎的时候,通常都要把战车从城里行驶出远郊。这事因为他们要确保战争来临的时,战车可以立即投入使用,而不会出现破损或者朽坏的情况。所以说,诸侯们每年的田猎活动,其实就是一次检验与检修战车的机会。

此外,在《左传·隐公五年》里面还提到田猎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遵习礼仪,昭示贵贱,因为只有天子、诸侯以及士大夫们才有资格出去田猎,他们出行显示出了自己的尊贵身份,使得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得到一次公示。

可见,田猎在春秋战国时期,绝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娱乐休闲活动,而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军事价值。

但是,古人们为什么还有觉得封建帝王去田猎是一种腐败的表现呢?

这可能是由于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的一句话所产生的影响,他说:“驰骋田猎,会使人心发狂。”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远郊,渐渐都被开辟成田地了,而各种田猎活动会毁坏田苗,所以也有不少人反对田猎。

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军队都是藏军于民,所以需要田猎来时时检验和锻炼,但后来的军队已经成为长期性的武装力量,战士们天天锻炼,不再需要田猎这个活动专门检验了,于是田猎就变成了一种纯粹性的娱乐消遣。

最后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封建社会早期军民不分时,帝王田猎,那就需要国家中很多农民参与田猎,尤其是在农忙期间,这会造成耕种和收获的不及时,从而会导致粮食减产等严重后果。

而关于田猎到的猎物该如何分配呢?

在《礼记·王制》中提到了收获猎物的用途,一种是祭祀;一种是赠与宾客,最后一种为“充君之庖”,也就是留着自己吃。

在考古佐证方面,也有成都百花潭地区出土的一件战国铜壶,铜壶上精美的造型和极具想象力的铜壶图案令人惊叹,尤其是铜壶上刻的一幅田猎图,生动描绘出了战国王公贵族们田猎嬉戏的场景。

而在战国时期,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够使用铜器。程度出土的这件精美铜壶,无疑是属于战国时期贵族的奢侈品。铜壶刻上田猎场景,也显示出成都贵族十分钟爱田猎这个游戏。

据说战国时,诸侯们外出田猎,必须由管理山泽林圃的官吏预先选择林木葱茏、有山有水之地。

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常璩在他所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古蜀国鱼凫王朝的末代女国王,到湔山,即今都江堰一带田猎。按照蚕丛、鱼凫、杜宇分别对应夏、商、周的说法,可见早在殷商时期,西蜀也有颇具规模的田猎活动。

根据《礼记》记载,天子、诸侯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每年都要组织3次田猎。此类田猎带有军事演习性质,使用的器械与作战相同。但是,娱乐性田猎却可以随时随地举行,而“弋射”更是娱乐性田猎的专用武器。

在成都出土的战国铜壶弋射场景中,有山、有水,有猎犬在阻挡鹿逃跑,还有被长矛刺中的猛兽,而被射猎的野鸭是由一根绳子绑起来的。这些猎物显然是一次田猎所捕获的,这便是战国时期田猎场景的真实再现。

最后,提到田猎,就必须要联系到野生动物。其实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诸侯们,他们在田猎的时候,也特别注意这些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田猎的基本礼法。

在《左传·隐公五年》中还说:

如果打猎时碰到了鸟兽,如果它们的肉能够用作祭祀,它们的皮革、牙齿、骨头、角、毛发、羽毛有用,那么可以射杀。如果没什么用的花,就必须放过它,要饶它一条性命。

即便是有利用价值动物名单中,那也不是遇到就可以随便杀害的。还有其他一些规定,《礼记·王制》记载:

田猎者不能捕猎的对象还包括幼小的动物、动物的卵和蛋、怀孕的动物,当然,也绝不能去肆意破坏动物的巢穴。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对田猎的时间、田猎的方式也是有严格限制的,那些限制和举措都已经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提醒人们不要竭泽而渔,也不能赶尽杀绝。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田猎无疑是非常重视的,而对被田猎的对象,也是持有一种爱护和保护的心理。

如果田猎不讲规矩,那便是违背了儒家礼法。人们不能随心而遇,对动物一网打尽,而是一种“适当利用”。也可以说,这些仁慈的举措和这种悲天悯人、敬惜生命的心理,都是很值得后人去学习的。

[旁注]

郑国 春秋时期的国家之一,也是周代分封的诸侯国之一,起初是在陕西地区,西周末年迁移到东面河南地区,都城新郑,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诸侯国。公元前806年,周厉王封幼子于郑,史称“郑桓公”。公元前375年,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强盛起来了,韩国攻占了郑国,郑国灭亡,国土并入韩国。

麒麟 简称“麟”,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据说它是神的坐骑,古人把它当做仁兽和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是一种吉祥的神兽,主宰太平和长寿。因为它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吉祥 好运的征兆,一般解释作祥瑞和吉利等。在我国,吉祥是一个常用的传统名词,意义深远,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也有了其他的涵义。

将帅 将领,也就是将军和元帅的统称。我国古代善于用兵的人,可以做将军,而善于用将军的人,则可以做元帅。在春秋时期通常以卿统军,所以称卿为将军,而一军之帅也称将军,后来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而南北朝后,元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

《诗经·郑风》是《诗经》国风中的内容。春秋时代郑国的统治区域大致河南的北部一带地区。“郑风”就是这个区域的民间诗歌。春秋时期,郑国人民创造了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新曲调,激越活泼,抒情细腻,也有较之迟缓凝重的“雅乐”,它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的齐国人。相传是春秋时期著名学者子夏的弟子。他所著《春秋公羊传》最初仅有口说流传,在西汉景帝时,传到玄孙公羊寿时,才把这本书写在了竹简之上,开始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是古代经学的重要典籍,在我国儒教书籍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周礼》儒家经典,是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从他的思想内容分析,说明儒家思想发展至战国后期,已经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流派的思想,《周礼》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魏公子 也就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信陵君。他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因为被他父亲封于信陵,所以后世都称他为信陵君,他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他是四公子之首。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古代,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是我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也就是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它是我国社会特有的产物,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

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代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著作有《道德经》等,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对我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王公贵族 最初指的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包括军事贵族、世俗贵族、宗教贵族。贵族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而王公指皇室出身的成员被皇室册封为王,并因此建立了家族,实现了血脉延续的家族统称。

常璩(291年~361年),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青少年时期广读典籍,掌握了极其渊博的知识。常璩晚年著写《华阳国志》,本想赞誉巴蜀文化悠远和人才济济,却因为书中资料新颖可靠,叙述得法,成为了对于后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

长矛 我国古代兵器名,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通常长柄,有刃,用以刺敌。出现在周代或周代以前,历史非常悠久,使用之法也很简单,它的使用方法大多是用双手握柄,用在以直刺为主的战斗中,是我国古代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 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我国古代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我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态。

[阅读链接]

提起春秋战国时的田猎,还必须提到一种被称为“弋射”的田猎活动。所谓的“弋射”,就是发射带绳箭矢的射术,可用弩或弓作发射工具。由于那时候的弓箭制作大多比较简单,而弋射的弓箭制作确实既繁琐又考究的。

西汉淮南王刘安在他所著的《淮南子》中说过:喜欢弋猎的人,要事先准备缴与矰。矰就是系着丝绳的箭,箭镞上有倒刺,以防猎物挣脱;箭铤中有孔槽,用于系丝绳。缴就是系在箭上的丝绳。

弋射还有一个重要的器械称作“磻”,最初是作为“缴”下端的坠石,用以避免中箭后的飞鸟将箭带走,后来改用木头做成的,它的作用是缠绕丝绳。因为“弋射”有如此繁多的零件,所以它只在贵族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