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田猎的仪式制度

传说在周代时期,西岐地区有一个猎人,他非常喜欢在冬天打猎。

这一天,天气异常寒冷,他取出猎叉,穿戴得严严实实,准备到几十千米外的山林里去打猎。他到达乡间野地后不久,就惊喜地发现了有鹿留下的痕迹。他在鹿的踪迹引导下,来到了一条结冰的河边。

这是一条相当宽阔的河流,河面完全被冻冰所覆盖。虽然冰面上明显地留下了鹿走过的痕迹,但这冰面能否承受得了一个人,猎手并没有一点把握。最终,这个猎手在捕猎的强烈愿望下作出决定,他要涉险跨过河流。

猎手伏下双手和膝盖,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爬行起来。当他爬行到将近一半的时候,他的想象力开始空前活跃起来了。

他似乎听到了冰面裂开的声音,觉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跌落下去。而在这个寒风凛冽的三九天里,又是在这人迹罕至的荒野外,他一旦跌入冰下,除了冻死,不会有第二种可能。

于是,巨大的恐惧向猎手袭来,但他已经爬行得太远了,无论是爬到对岸还是返回去,都一样危险重重。他非常惊恐和紧张,他的心脏“怦怦”地跳动不停。他趴在冰面上瑟瑟发抖,简直进退两难。

就在此时,猎手听到了一阵嘈杂声。他回过头一看,河边竟然出现了一群大象。那些大象拖着笨重的身躯毫不犹豫走上冰面,一个个正悠然地走着。

猎手一阵茫然,他挠了挠头,傻笑了一声。

他站了起来,这才发现冰面很厚,果然一点事也没有。他又在冰面跳了几下,甚至拿出背后的猎叉在冰面上砸了砸,也都安然无事。他便举着猎叉快速穿过了冰面,继续去追赶鹿了。

田猎在商代渐渐成型,至周代,周武王在灭商的战争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们借鉴了商纣王的失败教训,再不敢进行大规模打猎了。但尽管如此,周文王还是有方圆35千米的苑囿,其中鸟兽鱼虫都非常丰富。

根据古籍里面记载,周代的苑囿中主要还是以驯养禽兽为主,天子的苑囿方圆可达到上百千米,诸侯的苑囿只能有20千米。这些虽然规模上要比商代小得多,但性质却一模一样,仍然是用作田猎游戏的。

他们任由苑囿中的自然林木花草生长和鸟兽滋生繁衍。

周代苑囿的景色大致是自然朴素的,内容也非常简单粗犷,距离后代以山水风景为主的苑囿还相差很远。尽管这些早期苑囿简单自然,但从人类审美经验的发展来看,它却包含着无限的生机。

这里的林木草地、野兽飞鸟等不是作为谋生手段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财富而占有,田猎者从中可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并由此产生出了一定的审美情感活动。

在周代的时候,一个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祭祀和军事,即便处于和平时期,对于军队的训练和整顿也非常必要。

在周代,每一次田猎,都相当于一次大的军事演习。如周代的夏苗活动,也就是夏天打猎活动,那简直就是一场全民的军事动员。在这些狩猎活动中,都是以军事规则来要求那些参加田猎的人。

将官们摇旗指挥着军民,就像在排兵布阵一样,如果军民不用全力,就一定会受到处罚,这与实战时是一模一样的。

在许多不朽的艺术作品中,这种对于人类自身童年生活的回味,往往是美的永恒魅力的源泉。而人工苑囿的出现,就是这种魅力的一种反响。因此,在苑囿中已经有了后来园林美的因素。

而田猎在古人生活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大量反映田猎的作品。

周宣王田猎的盛况都反应在《诗经·小雅·吉日》这一篇中,这便是一首田猎诗,诗写道: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

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庚午,既差我马。

兽之所同,麀鹿麌麌。

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中原,其祁孔有。

……

在后来,汉代佚名所著的《毛诗序》中说,《吉日》是一首赞美周宣王田猎的诗歌,后代的学者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吉日》全诗4章,艺术地再现了周宣王田猎时选择吉日祭祀马祖、野外田猎、满载而归以及最后宴饮群臣的整个过程。

《吉日》第一章写周宣王田猎前的准备情况。周代天子打猎是如同祭祀、会盟、宴饮一样庄重而神圣的大事,也是中华民族尚武精神的一种表现。

天子田猎的仪式非常隆重,事先必须选择良辰吉日去祭祀马祖和整治田车,还有很多必不可少的程序。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就绪了以后,就只剩下天子在正式打猎时,率人登上丘陵追逐群兽了。

第二章写天子选择田猎的良马,这才开始正式出猎。祭祀马祖后的第三天是庚午日,天子依据占卜得知这天也是良辰吉日。他选择了良马之后,就率领公卿来到打猎之地。

那里群鹿聚集,军民们沿着附近河水的岸边设下重重围阻,他们将鹿群赶向天子守候的地方。

第三章写天子随从们驱赶群兽,以供天子田猎。天子眺望原野,望着广袤无垠的苑圃中水草丰茂、野兽出入,心中无比畅快,他的随从们再次驱赶兽群以供天子射猎取乐。

第四章写天子射猎得胜后返回朝廷,开始宴飨群臣。随从们将兽群赶到天子的附近,天子张弓挟矢,大显身手,一箭射中了一头野猪,又一箭射中了一头野牛,这些表现出了他英姿勃发、勇武豪健的君主形象。

而打猎结束后,因为猎获的猎物很多,天子高高兴兴用野味宴飨群臣,全诗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关于古代“猎”这个字,后来东汉时期文学家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说:猎就是放狗追赶飞禽的意思。而当仔细观察“猎”这个字后,也可以看出狩猎时候人们架鹰唆犬、引弓搭箭的模样。

关于周代的田猎,在不同的时节还有不同的名字,具有不同的名字,这虽然是共识,可是到底应该是什么名字,在什么时节,那就众说纷纭了。

后来,春秋时期著名文学家左丘明在他所著的《左传·隐公五年》里认为,田猎分为4种,分别是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这里的春、夏、秋、冬用的都是夏令。也就是说,周代皇帝一年要进行4次打猎。

而西汉时期著名礼学家戴德在他所著的《礼记·王制》中,却有不同的简介,他认为周代天子在诸侯没事的时节,一年只需要打3次猎,分别是春苗,秋蒐和冬狩。为什么他认为夏天不用田猎呢?因为夏天不是农闲,所以一年中打猎的时间只能在其他3个季节。

这几种说法,各说各的,但都有一些道理,也不好判断周代的天子田猎到底是3次还是4次。不过史学家大多都多采用唐代杜佑编写的《通典》中的说法,那也就是一年4次田猎,名字分别是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狩猎曾经是非常困难的谋生手段,是一种推进文明发展的艰苦经历,但是当它演变成田猎后,竟然成为了在广阔天地享受自由的游戏了,这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旁注]

西岐 也称“岐山”,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相传西岐是炎帝生息之地,也是周王朝发祥之地,在西周400年里,岐山一直是西周的中心。后来这里有许多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周代文物,其中以青铜器最为著名。

三九 我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也称“三九天”。我国俗语有“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一说法。与三九天对应的是三伏天。“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也就是冬至后的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也是“三九”和“四九”相交之日,是我国传统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武王(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3),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姬发是周文王的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推翻商朝,夺取了政权。他建立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祭祀 我国传统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其对象主要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古代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去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周宣王(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1年),周厉王之子,我国周代第十一位王。在位时间46年,他即位后,整顿朝政,使已经衰落的周代一时复兴起来了。他主要功业是讨伐了侵扰周代的戎、狄和淮夷等,推动了周代的发展,史称“宣王中兴”,死后被追谥为世宗。

《毛诗序》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的大序和小序。小序是指传自汉初的《诗经》305篇中每篇的题解,大序则是在首篇《关雎》题解后所作的全部《诗经》的序言。这里所说的《毛诗序》即指小序。它为后世人们了解诗经提供了便利。

尚武《易经》中“天行健”的最佳注释,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动力的源泉。我国传统文化认为,文和武,正如一阴一阳之道。文武结合才是国家强盛的不二法正所谓文武之道。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把整个民族牢牢凝聚在一点之上,这是意志与智慧的表现。

许慎(约58年~约147年),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著有《说文解字》和《五经异义》等。其中他所著的《说文解字》备受推崇。《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后人研究语言文字学、文献学是唯一的经典著作,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左丘明(公元前556年~公元前451年),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他是春秋末期鲁国人。相传他曾经做过鲁国的史官。他晚年双目失明,著有《左氏春秋》和《国语》,对后来文学历史等方面影响巨大。

《通典》唐代文学家杜佑所著,共200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治书籍,它记述唐代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它对于历代典章制度,都详细地叙述了它们的源流,有时不但列入前人有关的议论,而且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阅读链接]

在两周时期,帝王君主们出去田猎,并不都是奢靡荒诞的标志,他们的田猎活动其实是有根据的。

《礼记·王制》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子诸侯要是没有祭祀征伐、婚丧嫁娶这类的大事,那么每年必须要田猎3次。如果没有什么大事,却不去田猎,那就是对祖先的不敬。

不敬就是没有礼节,在唐代著名文学家杜佑编纂的《通典》中,不敬在十大罪中甚至还排在不孝之前,可见它的罪行有多严重。因为有这样的法典规定田猎,于是商周的皇帝们乐此不疲追求田猎的快乐和愉悦,对后世田猎活动和园林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